超越时间的诗歌,任何时候读它都是新鲜的

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以表彰她“以百科全书般的激情展示生命形式的跨界色彩,展现叙事与想象的张力”;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以表彰他“以绝妙的语言形式探索人类感知的边界和独特体验”。

今天,造就邀请旅日诗人、日本文学博士、翻译家田原,带领大家感受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诗歌的魅力。

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多次被诺奖提名,也被宫崎骏、村上春树、荒木经惟、北岛等推崇和喜爱。谷川先生的知音译者田原先生写道:“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引导我捷足先登,通过他多彩的文学世界使我跨进了日本现代诗的门槛。”

500

田原

旅日诗人、日本文学博士、翻译家

我是一位矮个子的秃老头

在半个多世纪之间

与名词、动词、助词、形容词和问号等一起

磨练语言生活到了今天

说起来我还是喜欢沉默

我喜欢各种各样的工具

也喜欢树木和灌木丛

可是,我不善于记住它们的名称

我对过去的日子不感兴趣

对权威持有反感

我有着一双既斜视又有乱视的老花眼

家里虽没摆有佛龛和神龛

却有连接室内巨大的信箱

对于我,睡眠是一种快乐

梦即使做了,醒来时也全会忘光

写在这里的虽然都是事实

但这样写出来,总觉得像在撒谎

我有两位分开居住的孩子和四个孙子但没养猫狗

夏天基本上是穿着T恤衫度过

我创作的语言有时也会标上价格

——谷川俊太郎《自我介绍》

造就:如果要您介绍一下自己,您会怎样介绍呢?

《三万年前的星空》是谷川俊太郎晚年集大成的一本诗集,我觉得这本诗集对他非常重要,他的开篇之作就是《自我介绍》,这首诗很现实地写出了谷川的形态,他的爱好,包括他的世界观。

500

谷川俊太郎

但如果让我介绍我自己的话很简单,我叫田原,来自于中国,现在在日本的一家私立大学任教,我的专业是日本战后文学,更详细点说是研究日本战后诗歌,其实再详细点就是研究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

造就:诗歌翻译的工作给您带来了什么启发?在日语诗歌翻译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诗歌翻译的话,我觉得它让我领略和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让我越过母语,站在另一种语言的立场上更客观的看待我的母语。

日语是比较缠绵、暧昧、不确定的一种语言,我们的母语一般是伦理性比较强的语言。在做翻译的时候,我首先要越过日语的缠绵和暧昧性,同时还要考虑怎么把日语原文的情绪性带到自己的母语之中,这是我在翻译中很难对付的一件事情。

造就:您一直强调诗人最好学习一门外语,您如何看待精通一门外语对文学家的意义?

我觉得掌握一门外语对一个诗人和作家来说,可以让他多看到一个世界,能打开自我的封闭性,这大概是懂一门外语和不懂外语的区别。

在中国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和诗人,他们几乎都不会外语,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外语的机会,但现在的80后、90后,包括00后有了新的机遇,有机会都要学习外语。

500

田原接受造就专访

尽管有十几亿人都在说汉语,我觉得到了欧洲,汉语还是一个小语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精通一门外语,并不只是说几句简单的对话,精通是能说、能写、能演讲,可以自由的没有障碍的演讲。

造就:您如何评价谷川俊太郎的诗歌艺术作品?

谷川俊太郎有三顶帽子:第一是宇宙诗人,第二是教科书诗人,第三是国民诗人

他一直在追求用美丽的日语在写作,而且他写完每一首诗的时候,并不是写完就不动了,还要反复的修改,这可能会让他诗歌的完成度更高,更接近和抵达诗歌的普遍性。

在读谷川俊太郎诗歌的时候,每读一遍,都会带给你新的启示,这就是具有普遍性价值诗歌带给人的意义。

造就: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三万年前的星空》,您会选择哪三个词?

第一个是应该我觉得是普遍性

第二个我觉得应该他的无意识

第三应该他的想象力

500

谷川俊太郎

我觉得普遍是第一,因为他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把大家都有的生命经历用诗歌表达出来,让人有先声夺人的感觉。

第二个我觉得他的无意识,其实谷川先生的很多诗歌并不是主动创作的,而是处于一个被动状态,比如有了约稿再写,但这本《三万年前的星空》诗集,我觉得他一半以上都是在主动创作的。

第三是想象力,其实我们在读谷川的初期作品到现在,会发现他是个充满宇宙想象的诗人,很多诗人是站在一个社会的层面上创作,并没有广袤广阔的宇宙想象,这样就会造成诗歌的社会、时代局限性。

某种意义上来说,谷川俊太郎的诗歌,建立了他的宇宙想象之上,越过了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性,他的伟大可能跟这一点有关系。

造就:谷川俊太郎喜欢用“宇宙”一词来描述自己的世界观,您如何看到人和宇宙的关系呢?

宇宙其实是一个笼统、抽象的精神概念,世间万物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我觉得这种想象对诗人来说,可能会使他的文本更开阔。

造就:谷川俊太郎的诗歌为什么会引起中国读者的强烈共鸣呢?

我觉得不管是哪种语言,谷川俊太郎的诗歌都写出了,作为人普遍的欢乐、困惑、苦恼,这大概就和谷川先生作品的普遍性有关。

造就:日本年轻人对诗歌关注度高吗?您认为日本现代诗和中国现代诗之间有什么差异?

日本的年轻人写诗的也很多,从整体来看我觉得日本的年轻人,不如中国的年轻人对诗歌更有热情,中国的年轻人对诗歌还具有狂热的一面,而日本的年轻人比较冷静和理性。

500

田原与谷川俊太郎

跟中国诗人相比的话,日本诗人更具有内心的宁静感,这点很关键、很重要。日本诗歌当然也有局限性,比如说太注重内心,缺乏跟世界的关联性,这样诗歌一般比较闭塞的,中国诗歌有时候写得非常广阔,但是有时候在语言的完成度上,有时候让人不是太满意。

造就:什么是检验一首诗是否真正伟大的标准呢?它有哪些特点呢?

时间和读者。

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某某某的诗歌在十年前流行过一阵,但是过了很多年,没人再去问了,没人再去阅读了,一个不好的文本,首先会被时间淘汰。

超越时间的诗歌,你任何时候读它都是新鲜的,而且永远不会让人感到阅读的疲劳,我们说个最简单的“床前明月光”、“千山鸟飞绝”这样的诗歌,你现在到今天读,那种完成度是没人超越的,我觉得原因在于它超越了时间。

造就:你觉得中国没有出现谷川俊太郎这样诗人的因素是什么?

有很多因素,我觉得重要的是语言感觉,有天生的、天才性的语言感觉的人,第二我觉得想象力,第三我觉得创造性。我觉得一个人的语言感觉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这种成分绝对是有的,但我不是迷信天才。

谷川的诗歌其实容易被别人误会,尤其会被一些学院派的诗人,写一些词汇比较修辞比较饱满的那种诗人误会,觉得这诗歌写得很浅显。其实不是,那完全是误读,就在浅显的背后,有非常深刻复杂的一面,恰恰有人忽略了他这一面。

500

田原与谷川俊太郎

造就:您认为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种新的发现,就是别人感觉到的,但是无法没有能力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觉,这就是共鸣的创造力。

比如说,谷川写《再见》、《自我介绍》就很简单,但你读起来很有味道,而且可以带给你很多启示启发,我觉得这是创造力。

我觉得应该我读一首《再见》,这首诗写得很简单,但在某种意义上,写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困惑,他几乎写到了每个人在离开自己的肉体的时候,所思考和想象的。尤其最后,我觉得最后他写的与什么什么在一起,是对自己的写作是非常充满自信的一件事。

再见 我的肝脏

再见 我的肾脏和胰脏

我现在就要死去

没人在我身边

只好跟你们告别

你们为我劳累了一生

以后你们就自由了

你们去哪儿都可以

与你们分别我也变得轻松

留下的只有素面的灵魂

心脏啊

有时让你怦怦惊跳真的很抱歉

脑髓啊

让你思考了那么多无聊的东西

对于你们都是我不好

因为是有了你们才有了我

尽管如此

没有你们的未来还是明亮的

我对我已不再留恋

毫不踌躇地忘掉自己

像融入泥土一样消失在天空吧

与没有语言的东西们成为伙伴

——《再见》谷川俊太郎

谷川俊太郎

日本最富盛名的当代诗人,剧作家、散文家、翻译家,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今国际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日本现代诗歌旗手。谷川俊太郎一生出版了《62首十四行诗》《关于爱》《旅》《定义》《minimal》《我》等七十余部诗集,散文集《在诗和世界之间》《爱的思考》《独身生活》等,舞台剧、电影与电视剧本六十余部,并译有童话集《英国古代童谣集》,其诗集、传记、小说等文学作品共计二百余部,并仍在创作之中。

半个多世纪以来,谷川俊太郎囊括了日本各大文学和诗歌奖,他的第二部中文版诗选集《谷川俊太郎诗选》于2005年3月被授予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他的英文版和其他语种的诗集也曾在美国和英国等地获奖。

田原

旅日诗人、日本文学博士、翻译家。1965年生于河南漯河,90年代初留学日本,现任教于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先后出版汉语诗集《田原诗选》《梦蛇》等,日语诗集《石头的记忆》《田原诗集》等,日语研究专著《谷川俊太郎论》《双语诗人的诗学》等,译著《谷川俊太郎诗选》《高桥睦郎诗选》《金子美铃全集》等数十册。2011年获得被称为“日本现代诗坛芥川奖”的第60届“H氏诗歌大奖”,2013年获上海文学奖,2015年获海外华文杰出诗人奖,2017年获台湾太平洋国际诗歌节首届翻译奖。作品曾被译成英、德、西、法、意、土耳其、阿拉伯、芬兰、葡萄牙等外国语言,先后被翻译出版有英语、韩语和蒙古语版诗集。

500

《三万年前的星空》【日】谷川俊太郎 著   田原 译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