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胜时刻”看某些“知识分子”之尴尬

对历史事件的观照不但需要对历史趋势、脉络的理解还要具备敏锐的感受力与品味,古人经史并称,良有以也。

“主旋律”电影往往很难上下共赏,其根本原因在于:主创者即便有充足的有形资源也很难有一以贯之的明朗见地与诚挚情感,其结果就像一桌满汉全席却没有一个地道可口的菜。

电影《决胜时刻》大体如此,似乎面面俱到却没有恳切顺畅的情绪逻辑。只举一例,任弼时告别其同事战友拉小提琴,旋律居然是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且不说历史事实是否如此,即便是真实都不宜在电影中表现。无神论的以民族独立自由为己任的政党领袖“沉浸”于信徒拜服神祇的宗教旋律之中,无论以何种角度观察,都是近乎荒谬的逻辑冲突的场景。主创者文化敏感性之缺乏是惊人的。

近代以来中国某些“知识分子”心理之漂泊无依仍在流转,期望随着中国的文化成长有所改变。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