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舌头,全身各处竟然都有“味觉”!

大家好

我是大脸喵

美食令人愉快

而食物好吃的关键之一就是调味

各种味道的搭配调和

能够给人带来各种不同的体验

500

然而

我们是如何感受到味道的?

我们可以品尝到的味道又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

味觉

500

人的基本味觉

我们舌头的背面和侧面分布着4种乳头状突起,它们分别是轮廓乳突、叶状乳突、蕈状乳突和丝状乳突。

除丝状乳突外,其他3种乳突表面分布着味蕾,这些长得像洋葱似的味蕾,就是我们能尝出味道的关键。

500

©wikipedia 丨 味蕾

味觉是通过味蕾里的味觉细胞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分子溶于水后,与细胞内的味觉受体结合,引发神经冲动,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一路传到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这时人就感受到了味道。

因此,想要确定一种味觉,就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找到引起这种感觉的特定化学物质

找到这种物质能激活的味觉感受器

找到这种味觉的“用途”(例如在演化过程中提供了某些优势)

根据这些标准,目前科学家们找到了这几种味觉:

▶ 甜味 

500

©soogif

甜味是基本味道中最令人愉悦的味道,这是由于糖中含有大量能量,而且它的化学键很容易破坏,因此成为所有生物的能量来源,但在自然界中,比较集中的糖分来源很少见(主要是水果和蜂蜜),所以糖成为了饥饿生物的主要目标。

为了让人们更加努力的寻找糖,进化使甜味成为了人类最渴望获得的味道,即使如今我们的能量足够,人们依旧喜欢吃糖。

甜味通常是糖引起的感觉,但某些蛋白质(神秘果蛋白)和一些其它非糖类物质(糖醇类物质)也同样会引起甜味感觉,这主要与连接到羰基上的醛基酮基有关。

▶ 咸味 

500

©soogif

咸味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味道,由于盐分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所以适当的盐分能给人带来愉悦,但当盐分过多时,又会带来痛苦的感觉。

钠离子是咸味的主要来源,其它碱金属离子也能使人尝出咸味,不过离钠越远的元素咸味就越不明显,钾离子与钠离子的大小最为接近,因此咸度也最接近,氯化钾也是食盐的重要组成之一。

有趣的是,咸味还能让其他味觉体验变得更好,例如盐和糖的搭配,可以使糖变得更甜,这是因为舌头上有一些甜味受体,只有当糖分和盐同时存在时才会活跃。

▶ 酸味 

500

©soogif

酸味是由氢离子引发的,对于大脑来说,这是一种不令人愉快的味道,因为它标志着食物可能坏掉或者不适合食用。

这是植物刻意产生的物质,由于酸味令人厌恶,且足够强烈,可以赶走大部分的动物,这就给植物留下了生长的时间。

当种子成熟,需要被传播时,酸味才会被甜味伪装起来,使味道变得可口,吸引生物来食用,并帮助它们传播种子。

▶ 苦味 

500

©soogif

苦味在我们生存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一种警示信号,可以避免我们吃掉有毒的食物。苦味也是味觉中最敏感的一个,目前已知我们拥有25种苦味受体,这比甜味受体要多的多。

很多食物都含有苦味,例如咖啡、原味巧克力、苦瓜、啤酒、橘皮等,在金鸡纳树树洞积水中发现的奎宁,被用来作为评断苦味的标准,奎宁的苦度被定为1,目前已知最苦的物质是苯甲地那铵,苦度为1000,常被当作厌恶剂加入到有毒物质中,避免误食。

但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对苦味还存在着很多主观的认知,当我们知道这种苦味并不会杀死我们时,就会开始尝试这些苦味的食物,并从苦味食物中获得一些乐趣。

▶ 鲜味 

500

©soogif

鲜味是基本味觉中,最后被发现的一个,20世纪初,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发现了它,正是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味道。

鲜味主要由谷氨酸引起,人们天生就喜欢鲜味,因为这代表着构建身体所需的蛋白质,海鲜、牛羊肉、奶酪、生抽、西红柿中都存在谷氨酸,在钠离子的共同作用下,谷氨酸是最鲜的。

除了谷氨酸外,鲜味也可以通过核苷酸类的肌苷酸鸟苷酸来获得,肌苷酸在很多食物中的含量都很高,鸟苷酸则主要存在于香菇中。

第六味觉的竞争

在基础味觉之争中,我们常说的酸甜苦辣咸中的「辣」,并不在其中,因为我们之前曾介绍过,(←错过戳)是一种类似高温带来的灼烧痛感,所以并不是味觉。

不过,科学家们陆续发现了一些其他味觉,它们都在努力角逐,想晋升成为正式的「第六味」。

▶ 油脂味 

500

©soogif

当我们在吃炸鸡、啃牛排、吸骨髓时品尝到的味道,其中就有油脂味,它是一种由未酯化脂肪酸带来的味道。

虽然油脂能够带给我们快乐的感觉,但真正的油脂味尝起来其实挺恶心的,好奇的朋友可以去喝一口植物油试试看,过多的脂肪酸意味着腐坏的味道,当浓度到达一定数值时,就会让人产生恶心反感的感觉。

而且研究发现,对油脂味越敏感的人越瘦,而不敏感的人则容易食用更多的脂肪,而变胖。

不过,由于人体对于油脂味的具体反应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所以它的角逐还没有成功。

▶ 淀粉味 

500

©动图宇宙

在传统味觉理论中,人是尝不出淀粉的味道的,只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的糖后,人们才能尝出甜味。

但碳水化合物对人体如此重要,怎么会尝不出来呢?

500

于是,研究人员让实验人员吃下一种抑制甜味感受器的成分,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区分葡萄糖水、三氯蔗糖水、麦芽糖水和清水间的区别。

但有趣的是,此时人们还能明确的辨认出寡糖水溶液,被试人员形容这种味道为“米饭味”或“面包味”,而这就是研究人员所说的淀粉味。

但由于味觉感受器还没有找到,所以也还在努力角逐中。

500

除此之外,钙和镁的味道、金属味、涩味,以及吃牛奶、奶酪后长久的余味,被认为是由钙、钾、谷胱甘肽和组氨酸引起的「浓郁味」等等,也都在努力中。

全身都有味觉受体

味觉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既能让我们摄入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又能避免我们吃掉有毒的东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存机制。

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还在消化道、胰脏、肝脏、大脑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发现了味觉受体,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全身都有“味觉”,而且这些味觉对我们的健康还有不少帮助。

500

比如,科学家在人的鼻子中发现了苦味受体,当人们闻到的东西触发了苦味受体时,鼻子就会分泌出更多的黏液,这些黏液可以驱逐细菌,因此对苦味比较敏感的人,一般不大容易患鼻窦炎。

肠道中有一种叫做肠嗜铬细胞的味蕾,它拥有感知食物刺激物、压力激素和细菌副产物的受体,当暴露在这些物质中时,它就会释放出一种血清素分子,激活肠道神经末梢,大脑接受到信号后,就会加速肠道的运动。

当血清素水平过高时,还会导致腹泻或呕吐,科学家们认为,这种味蕾的作用是通过带给人不适的感觉,来告知肠道内有某种炎症正在发作。

500

动物们的味觉如何

我们全身上下都拥有味觉,单舌头上就分布着9000多个味蕾,因此对味道的感知非常敏感,那动物们又如何呢?

500

©unsplash

的味蕾不到500个,而且作为食肉动物,已经丧失了甜味受体,因此同样的食物,在它们的嘴里既没有甜味也很寡淡。

但不少猫咪都对奶油、冰淇淋很感兴趣,似乎不像是对甜味无知觉的样子。

这其实是由于味觉不好,它们更倾向于用嗅觉判断食物好不好吃,尤其是对肉中的脂肪香味非常敏感,所以给我们甜蜜感觉的奶油、冰淇淋,在它们眼中更像是一大坨肥肉。

500

©unsplash

和我们一样是杂食动物,所以味觉与人类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只有1500个味蕾,还是限制了它们通过味觉判断食物的味道,所以和猫一样,它们也倾向于通过气味,判断食物的好坏。

进化使得它们拥有对味道特殊的喜好,狼作为狗的祖先,能够闻到6公里外的腐肉中氨基酸分解的味道,在食物短缺时,这些腐肉能够维持它们的生存,因此这种味道会令它们兴奋,这种生存机制也延续到了狗身上,所以狗狗们才会对人类眼中恶臭不堪的东西,别有兴趣。

500

©unsplash

大熊猫的味觉,有着一段相当心酸的进化史。

同样作为熊科的动物,大熊猫本该是吃肉的,所以它们拥有对鲜味非常敏锐的感觉,但由于大熊猫分布的区域里,大型动物很少,如果只吃小动物,获取的能量可能还没有消耗的多,所以它们开始寻找新的食物。

化石证据表明,大熊猫从700万年前就开始吃竹子了,可直到420万年前,大熊猫感知谷氨酸味道的受体,才因基因突变而消失。

所以可怜的大熊猫祖先,在200多万年的时间里,一直怀着对肉的渴望,啃竹子。

500

以上

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

来自公众号费米科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