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为什么有维吾尔族?

1935年夏天,人称小诸葛的桂系军阀白崇禧带兵来到了湖南常德沅江西岸边的黎家坡。

就在今天常德-枫树维吾尔回族乡

蜿蜒流淌过的就是沅江了

(图片来自google map)

500

在这偏僻的乡镇,作为回民的白崇禧听说附近翦家岗有一座清真古寺,连忙带人前去拜访,果然看到了一座始建于元末明初的清真寺。惊喜的军阀当即捐献了一些银元,赞助古寺水房的返修,还挂上了一块“免驻兵”的牌子,禁止官兵骚扰此寺。

白崇禧与蒋介石对老家都还是不错的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小诸葛没有算到,他走进了一座日后堪称中国移民学地标的建筑物。那些他以为和自己同为回民的村民,其实是一群流落湖南的维吾尔人。

回族还是维吾尔?

白崇禧搞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就算是翦家岗的长者也都以为自己是回族。他们的判定标准出奇得简单:“吃肉的是汉族,不吃肉的是回族。”这里的肉当然指的是猪肉,信仰伊斯兰教的族人们直到民国时期都被严格禁止吃猪肉。

村里的老人对民族观念只有汉回二元,是因为在当地的生活环境中,人口确实主要以汉族和回族为主。两者在血缘上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不同之处只在于是不是信仰伊斯兰教。和这些邻居住得久了,很容易认为自己属于一种一支。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宗教在世界广泛分布

其中的教徒其实从属于数不清的众多民族

500

不过这些族人的来历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他们的先祖,可以一直追溯到成吉思汗西征时代的西域。

今天中国新疆吐鲁番,在12世纪时仍然被称为高昌回鹘国。这是一个著名的西域国家,不过在这时候,核心地盘有限的高昌国已经沦为了大政权博弈过程中的棋子,被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国所附庸,成为了拱卫帝国东部的前线重镇。

东方的大辽已经被金所灭

辽的残部又来到西域建立有一个大帝国-西辽

高昌回鹘、乃蛮(成吉思汗的对手)等皆是其附庸

500

然而契丹人并不擅长经济营建,虽然在前期对位于交通要道上的高昌国采取宽松政策,但等到了帝国军事吃紧的时候,对高昌国压榨就加强了。同时,契丹人也尝试过消化附庸国领土,试图将高昌国的回鹘人契丹化。

双重压迫导致了高昌国的抵抗。高昌国王与心腹密谋杀死了帝国派来的监军,并向不断向西突击的成吉思汗投诚。配合高昌国王的心腹中,有一名都督哈勒勇力过人,后来被成吉思汗收归帐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其后代便被元廷封为世袭将官。

此时亚洲大陆的均势正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蒙古帝国全面扩张,南灭西夏、西灭大辽、东灭金

高昌的反抗也反映出这些立国已久的大国

其组织和统治力已完全不如改造后的蒙古大军

500

到了元末,这位都督的后人哈勒·八十又投向了势如破竹的朱元璋一方,带领自己的回鹘和回族亲兵,参与了大同、应昌(今属内蒙古赤峰,当时为蒙元王城)战役,战功赫赫。因其表现出众,于是被朱元璋赐汉姓“翦”,意为“剪除北元党羽”,并被封到南方镇守。

朕朱元璋,赐姓尔等姓“翦”

(图片来自wikipedia)

500

这是这群来自大西北的回鹘人(维吾尔人的祖先)第一次居住在长江中游一带。不过他们此后又跟随老将军的儿子参与了平云南的战役,进入了西南。只是这一次,少将军中了埋伏,没能活着走出云南。回鹘残兵回到湖南时,当家的已经是老将军的孙子了。

家族几经动乱死伤,为明朝前期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到了永乐年间,翦家后人被封为了常德卫正指挥使,并封8名副将,在翦家岗给田数十顷。这些元末走出西域的士兵,在多年征战后,终于解甲归田,成为了军屯人。

安置在常德一方面是解决了军人的就业问题

一方面也便于监督西面的云贵的诸多少数民族

(下图为现代湖南,并非明朝湖广行省)

500

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时,最终根据这段历史,确认了这里的村民其实是维吾尔族——尽管他们居住的地方和中国维吾尔族最大的聚居地新疆,相隔了千山万水。

融入本土

翦家岗所在的地方,位于今天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自治乡。初来乍到的回鹘官兵其实并不太习惯这里的气候和生活。

他们的封地在沅江边上,由于不熟悉水情,为了就地取水方便,他们直接在沅江边建设了自己的村落农地。然而在治水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沅江一到夏天雨季就会水位暴涨,吞没他们辛苦建设的家园。经过多次与洪水不成功的搏斗,官兵们终于找到了一处高地重建家园。

这就是翦家岗的前身。

明显的融入南方稻作农业环境了

但仍然保留下很多独特的地方

(图片来自google map)

500

另外,一支古代军队远离家乡也意味着远离了可以婚配的同族女子。这对于别的移民来说可能还不成问题,但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官兵们来说,宗教禁令让他们无法接受汉家女子进入自己的社区。但后来,在明朝严格推行的通婚规定和现实需求的压力下,他们还是逐渐接受了和汉族女子通婚的现实。

今天翦家岗所在的枫树乡,民族通婚更为普遍。

2018年,《档案记忆》刊登了一篇文章 ,被记者采访的维吾尔老汉表示,家里能接受清真饮食习惯的汉族成员,可以一起吃,不愿意接受的,大不了家里备两套餐厨具,很少因为饮食问题爆发严重的家庭矛盾。

经过多年的通婚,现代的枫树乡维吾尔族在体貌特征上已经和新疆维吾尔族区别很大了。但他们与周边的回汉群众长相也有一定的区别度,眼窝更加深邃,鼻子也比湖南本地汉族更挺,鼻翼更大,面孔有很强的立体感。

当地族人的长相,也从侧面反映了数百年来民族互相通婚的历史。

更有意思的是,据湖南省农村居民社会化发展研究基地匡立波等介绍,当地的维吾尔族(新中国前认为自己是回族)群众,还有一些不信伊斯兰教的。这起源于一场清代中后期的瘟灾。

根据伊斯兰教义,穆斯林死后必须由阿訇执行葬礼。但当时乡里发生瘟病,枫树乡回维村很多村民都没能扛过去,阿訇四处奔走参加葬礼还是忙不过来。在湖南湿热的天气里,瘟疫病人的尸体又不宜长久摆放,有的家庭就请了道士和和尚来主持葬礼。

这犯了穆斯林社区的大忌,事后这些家庭被逐出教门,成为了道教徒或是佛教徒。但如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众都能和平共处,甚至穆斯林还会在古尔邦节邀请其他群众一起来庆祝。在这个奇特的社区里,宗教属性被大大淡化,人们享受着世俗意义上的生活。

从武人到文人

话说回那座白崇禧拜见过的清真寺。它一直到今天都还能看到。

枫树清真古寺

(图片来自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人民政府)

500

它确实有数百年历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朱元璋思念战死沙场的翦氏父子而建,最早被称为“镇南经堂”。经历了明清两代,直到民国,这座清真古寺经过了多次修缮,到了民国五年更名为“翦家岗清真古寺”。

对于当地穆斯林群众来说,这座经堂的意义非凡。它既是当地人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当地文化教育的载体,从建造之初,就是当地的经堂学校。经堂教育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班,一开始由老翦将军从云南聘请的毛拉、阿訇为官兵讲授宗教经文。后来随着这批人逐渐融入周边回汉生活(回族大多也是来自西北的官兵),经堂也不再局限于宗教经典,还加入了汉家儒学的内容。

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虽然这支维吾尔族移民出身行伍,翦氏更是以忠勇著称,在明朝经常有通过武举成为军官的族人。但从军是一种多少具有风险性的活动,改朝换代时前朝的军队往往得不到信任。传承文脉,才能让族人不断发展壮大,通过科举从政保护家庭和乡土利益。

果然,到了清代,翦家人失去了明朝敕封的世袭将军职务,社会地位与庶民无异。但由于经堂长期传授儒学,文教事业相当发达,翦家人仍然能在科举仕途上表现出色。有清一朝,翦家岗走出了很多贡生、太学生,甚至还有当上知县的。

这种文脉传承到末代王朝结束仍然没有断绝。民国时期,翦氏后人在清真寺的支持下,建设了大量私立小学,并建立了领先全国的“督学”制度,其中一些留存至今。比如今天的常德东升完小,就是由当年的常德清真私立高小演变而来。

不遗余力投入教育资源,也为这里带来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著名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老先生,幼年时接受的就是翦家岗的私塾教育,后来转入民族小学,随后才考上了县里的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求学求索之路。

而一直到今天,翦家岗所在的枫树乡和临近的青林乡,总计有19名青年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这样的比例,不仅在湖南省内少见,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很罕见的。

下次提起湖南常德的时候,就不要只奔着当地的牛肉粉去了。从这座城市向西驱车20多公里,就能到达枫树乡,这里有一群热情的维吾尔族人在等待着你,向你展现属于他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想在长江西南找到大西北的味道,这里不容错过。

参考文献:

李奇文. 常德地区维吾尔族族际通婚研究[D].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李未熟. 湖南枫树乡维吾尔族军移后代探秘[J]. 档案记忆, 2018 (1): 27-29.

佟春霞. 新中国成立前湖南维吾尔族民族教育的历史考察[J]. 民族教育研究, 2015 (4): 95-100.。

匡立波. 火与冰:湖南维吾尔族伊斯兰文化认同研究——以湖南桃源枫树回维村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4 (3): 32-35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