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举之战后,吴楚之间的地缘形势

500

中央之国的形成<先秦篇>

 作者:温骏轩

长篇连载,每周更新

500

现在我们要交待一下,柏举之战后,吴楚之间的地缘形势了。首先那个位于随枣走廊的唐国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在失去了吴军的庇护后,秦楚联军首先就灭掉了唐国。

而位于唐国之南的随国却赌对了自己的命运,因为他们在楚昭王跑去避难的时候收留了这位落难的楚王。虽然随国人告诉吴军的理由是占卜的结果是如果交出了楚王,对他们不利,也就是说老天要收留楚王。这个理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是随国人懂得审时度势。或者说随国人清楚,楚国并不会那么容易被灭的,最低限度楚人还是能够保有大别山以西地区的。而到了那个时候,楚人就算暂时没有实力恢复他们在江淮地区的势力范围,但做个内部清理的实力还是有的。500

在两个实力接近的对手进行博弈时,其他国家尤其是小国根据自己的情况站队是很正常的。随国人最终选择站在楚国一边也属正常,因为作为汉阳诸姬的主要国家,随国在楚国向北扩张的过程中总是首当其冲。

最开始随国也并不愿意服从于楚国这个蛮夷之邦,但在经历过数次打击之后,随国已经很清楚自己无法同楚国对抗了。即使是吴国这次有机会灭楚,随国人也不再愿意冒险了。随国这种紧跟楚国的态度也得到了回报,在春秋末年各大国开始大规模兼并小诸侯国时,随国成为了汉阳诸姬中仅存的诸侯国。

与唐、随两国相比,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尚能够得到吴人的庇护。在吴军退出江汉平原后,他们并不会轻易放弃在江淮地区所拓展的势力范围。事实上这也是吴人此行的真实目的。

不过楚人也并不甘于就此放弃他们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在柏举之战后楚军也试图发动反击。一方面楚国的水军顺长江而下,希望通过攻击江东地区来迫使吴军放弃江淮地区。

之前我们也分析过,如果吴军不能在长江下游取得优势,那么他们也就很难保有在江淮平原所拓展的势力范围。因此楚人的这次攻击从战略方向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并且顺江而下的楚军具有战术上的优势。只是当时的吴军势头正盛,并且作好的充足的准备,楚人的这次报复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而在陆地上,吴、楚两军在蔡国北部又进行一场战役,结果仍然是吴军取胜。在水、陆两线的反击都失败后,楚人终于认识到,即使地缘优势在他们一面,在那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恢复到旧有的实力。

并且反击的失败让楚人成为了惊弓之鸟,为此他们甚至将国都迁至汉江通道之中(鄀地,因成为新都被称之为“鄀郢”,现宜城市),以作好依托南阳盆地抵御吴军再一次入侵江汉平原的准备。

当然,后来事情的发展表明楚人有些多虑了,相比于楚国已经整合好自己的核心区,吴国还必须在他的后方面对越国这样一个实力对等的国家。只要不是太急,楚人还是有机会慢慢恢复他们在江淮地区的势力的。

而对于吴国来说,以江东地区作为支撑,希望控制整个江淮地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吴楚双方后来虽然没有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但吴国的势力还是逐渐退至淮河中游,按现有的行政区划看,基本算是淮南——合肥一线。从地缘的角度看,吴国控制住了江淮丘陵地区以和楚国达成地缘平衡。而在后来的历史中,能否控制住江淮丘陵地区,也成为了江东地区是否强盛的重要标志。

吴人的这种战略后撤,应该说是符合地缘规律的,只是当初站队在吴国一边的蔡国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于蔡国人来说,如果继续留在原地(新蔡),那唐国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因此蔡国人也只能随着吴军沿淮河向东迁移,并最终移至吴国边境的“州来”(现安徽中部的淮南市凤台县),史称下蔡。

500

蔡国人的这次迁移时间是公元前493年,与柏举之战相隔13年。而后经二十年的休养生息,楚人开始乘越甲吞吴的机会继续向东推进(吴国于公元前473年为越国所灭),东迁的蔡国撑到公元前447年终于撑不下去了,再一次被楚人攻破后,蔡国算是真的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再也没有机会异地复国了。

通过对柏举之战的解读,相信大家已经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缘结构有所了解了。在今后的历史中,江汉——江淮——江东几大地理单元还将无数次的上演类似的悲喜剧。这三大地理单元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始终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地缘博弈的关键基本锁定在长江上了。

毕竟,面对淮河流域那近乎一马平川的地形,江东平原的政治力量要想重现吴军破楚的攻击路线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使是江汉平原的政治力量想通过江淮平原攻击江东地区,到了最后也还是要面对长江天险。因此长江成为两大平原地缘博弈的主战场也就有其必然性了。到了那个时候,彭湖——鄱阳湖将成为地缘博弈的关键点。

在下一节中,我们会回到江东地区,去解读春秋故事中最为精彩,最具有戏剧性的“吴越春秋”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