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柬埔寨都差点统一的中南半岛,为何至今难以统一?

500

NO.140

曲墨封/文

 在暹罗人狂潮般进攻下幸存下来的柬埔寨王国,只能龟缩在洞里萨湖、湄公河一带的水网中苟延残喘。

不相为谋

500

校/一条人文主义狗 画/捕风者 图/地缘谷

500

古代为什么没有国家能够统一中南半岛?想必许多朋友都有这个疑问。那么这个问题的关键,当是延续千年且接近统一中南半岛的高棉帝国,为何以土崩瓦解告终?而其它国家对此的努力,为何也不尽人意?

今天的中南半岛国家

500

柬埔寨—高棉,接近统一后崩溃

当今的蕞尔小国柬埔寨,前身竟然是庞大的高棉帝国,一度占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国及老挝大部、越南及缅甸南部,实在令人震惊。高棉帝国都城在吴哥的时期最为辉煌,被称作吴哥王朝。吴哥王朝对中南半岛几乎所有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国也奠定了中南半岛诸国的文字基础和宗教基础。

500

吴哥王朝的前身是扶南和真腊。

扶南由高棉人建立,高棉人属于孟高棉语民族。传统的看法认为高棉人来自南亚,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出孟高棉语民族很可能是由中国西南部的濮人迁徙而来后,与当地土著混血而成。

高棉人

500

扶南属国众多,后来同属高棉人建立的属国真腊崛起,将其取代。真腊一度分裂为水陆两真腊,大致相当于当代的老挝与柬埔寨,在重新统一后开始称作吴哥王朝。

500

由此可见,无论是扶南还是真腊,统治都是非常松散的。

中南半岛的地形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庞大的山地和高原隔绝了其与东亚和南亚次大陆之间的联系。

掸邦高原

500

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即交趾和占城)受到中国传来的先进文化技术影响相对略多,但西面的缅甸、南面的泰国、老挝、柬埔寨,很长时间内处于闭塞的状态,技术落后,人口分散,也没有完善的政治体制。

中南半岛地形

500

公元8世纪末叶,分裂为水真腊和陆真腊的真腊王国竟然被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所征服,成为其附庸。虽然此时真腊正处于内乱的虚弱时期,但这也足以证明真腊王国在技术文化上的落后性。

夏连特拉王朝后来与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的室利佛逝王国合并,在汉文史料中称为三佛齐王国。同期真腊也重获独立并进入吴哥王朝时代,开启了室利佛逝和高棉帝国的争霸史。

500

落后的高棉人得以崛起,终究还是依靠来自南亚的影响。重视海权的南印度强国朱罗王国派遣强大的海军经略东南亚,与三佛齐王国争战。然而朱罗国缺乏将庞大陆军投送到东南亚的能力,于是开始扶持高棉帝国作为陆地上的盟友

500

海上战争

500

本就受印度文化一定影响的高棉帝国在朱罗王国的帮助下,经济文化技术快速发展,也借助印度教建立神权统治,强化了君主的权威,提高了对各区域、部族的控制力和动员率。

遭受水陆夹击的三佛齐王国当然并非对手,经过长时间的争战,不得不向朱罗人屈辱求和。但在朱罗王国鞭长莫及的中南半岛,霸权则被作为盟友的高棉人攫取。

500

吴哥王朝拥有庞大的军队,他们拥有数百头战象,对不服从帝国威权的邦国和部落进行征伐,以扩大帝国的控制范围。

500

吴哥城是帝国的中心,周围有上千座庙宇,有大规模的灌溉系统;名列世界人类文明七大奇景之一的吴哥窟,是吴哥王朝最伟大的建设。

吴哥窟

500

但我们也能看出,吴哥王朝基于神权统治建立的帝国,远不如以王权为基础,通过君权神授来强化的东亚君主制来得稳固。不仅在帝国中枢政变不绝,周边地区也因大量人力物力被都城吴哥消耗,得到的回馈却少,而往往揭竿而起。

南亚式政治的弊端于斯显现,消耗大量资源的宗教建筑,虽然能提高吴哥城的威慑力,但并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帝国的核心只知索取,一味吸血而没有成体系的反馈机制,这既不利于集权也不利于族群同化

吴哥城中的佛像

500

高棉帝国的疆域不断发生涨缩,往往每更换一次君主就不得不重新镇压地方的分离倾向。仅仅是作为核心的今柬埔寨地区就争乱不断,而西面的暹罗人的反抗就更为激烈。

高棉人和暹罗人血缘虽近,但毕竟不是同一民族。比起高棉人,暹罗人有更多中南半岛土著血统,文化习俗也都有一定差异。他们受到帝国的压迫更多,反抗意志也非常坚决。

高棉人和暹罗人

500

拥有更先进组织和装备的高棉人一次次将数量众多的暹罗人的起义镇压下去。无谓的血流淌直到13世纪中叶,暹罗人终于取得了反抗的胜利,在湄南河流域驱逐了高棉帝国的势力,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这是因为自云南迁移而来的傣族与暹罗人融合,带来了来自云南大地的先进文化技术,提升了暹罗人的组织水平和作战能力。从此之后暹罗人开始以泰族自称,信仰佛教以对抗高棉的印度教信仰,不断侵蚀国势越来越弱的高棉帝国之领土。

立佛像

500

高棉帝国内部,人民也越来越厌倦于为神权服务。太多资金被用于建造奇观而非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的统治延续数百年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很显然,高棉帝国的统治不可能整合纷乱的中南半岛,崩溃是早晚的事情。

随着暹罗人在一个又一个地区取得民族独立,曾经兴旺的吴哥王朝失去了许多富饶的地区,步入衰落。1431年暹罗军队攻陷吴哥,帝国灭亡,吴哥王城从此湮没在丛林之中。在暹罗人狂潮般进攻下幸存下来的柬埔寨王国,只能龟缩在洞里萨湖、湄公河一带的水网中苟延残喘。

500

攻陷吴哥

500

缅甸—东吁,泰缅难相融

如果不考虑南面艰难地试图吞并占城,北面则与中原王朝互相攻战的交趾的话,中南半岛此后进入了缅甸和泰国两强争霸的时代。其中缅甸东吁王朝一度吞并了泰国,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那么其统治为何无法延续呢?

500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在缅甸泰国两强争霸的时期,缅人和泰人的民族构建已经较为完善,民族之间的隔阂非常之深,难以弥合。而缅、泰两族都是人口众多的大民族,缅人事实上不可能对泰国完成吞并。

泰缅人口密集区

500

在东吁王朝雄主莽应龙的时代,缅甸东吁王朝看似吞并了泰国北部的兰纳王国和中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但缅甸根本没能力消化泰国,只是将其纳为属国,扶持傀儡国王而统治。

莽应龙

500

考虑到两国体量接近,这样的统治根本不可能长久。因此东吁王朝对泰国的统治很快被著名的黑王子纳黎萱推翻。后来缅甸贡榜王朝又一次征服了泰国并仍试图建立代理人统治,但被华人郑信推翻,建立吞武里王朝。

500

也就是说,无论是缅甸东吁王朝,还是随后的缅甸贡榜王朝,其在中南半岛建立的霸权坚实程度甚至远远比不上当初的柬埔寨吴哥王朝,迅速瓦解也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实际上,对于泰国北部的小国兰纳王国,缅甸在征服之之后,都无力对其实施直接统治,而是而是贬其君主陶梅古为副王(Uparaja),保留其统治者地位,同时派军队驻扎,勒派贡赋。此后兰纳王国在缅甸和泰国之间来回转手争夺,最终成为泰国一部分,在1892年才被泰国消化,足可见在中南半岛民族界限较为清晰之后,消化一个地区的难度之大。

500

当然,雄峻的丹那沙林山脉沿着缅泰两国交界处延伸,分隔开这两片中南半岛肥沃的平原,也是缅泰两国难以被合二为一的关键。丹那沙林山脉不是单独的一条山脉,而是包括几条南北纵列的山脊。层层叠叠的山脉、谷地和高原,阻碍了两国之间的政治影响和文化融合。

500

越南—交趾,被小国牵制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中南半岛最东部的交趾,也就是越南,以及最后被交趾吞并的占城王国。

越南素有小中华之称,受到中国文化、制度、技术的影响最多,于古代在中南半岛上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却陷入和南面占城王国的数百年鏖战,不仅难以吞并对方,也因此被牵制无法向中南半岛深处扩张。

500

不过我们看越南的地形,就知道交趾攻打占城的艰难。

长山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是湄公河与南海水系的分水岭。其东坡陡峻,不利于交趾向西进攻,因此交趾想要向中南半岛腹地扩张,就不得不拿下占城,然而占城并不好对付。

500

一方面,长山山脉在南面反而膨胀出昆嵩(Kontum)与多乐(Dac Lac)高原,占城军队能依托高地进行一层又一层的防御,令交趾向南扩张变得越发困难。因此历史上交趾南扩到占全红河冲积平原之后,就与占城陷入了长时间的僵局。

长山山脉

500

另一方面,占城并不弱。长期与拥有先进技术和优势国力的交趾交战,令占城形成了很强烈的危机意识。在交趾尚未从中原王朝分裂出来时,占城就和中原王朝数度交战,后来更是倾力学习来自交趾甚至中原王朝的先进制度技术,以对抗交趾的强势压力。

占城拥有的平原面积虽然比交趾为小,但更加偏南,气候更适于农业,且拥有高产、早熟、耐旱的占城稻,粮食生产也很可观。

500

占城还与真腊因湄公河流域的争夺而交战,多次取得胜利。1177年,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在宋朝商人的帮助下建立了骑射手军队,通过斩首行动式的突袭攻占吴哥,杀死真腊国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足见占城的实力并不可小觑。14世纪,占城国王制蓬峨还趁着越南陈朝衰弱的时期,大肆攻掠越南,一度击毙安南国君陈睿宗。

500

向西向北出击

500

另外,越南信仰佛教的同时,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与信仰印度教的占城有很大的隔阂,这也增大了越南征服占城的难度。虽然越南总体上对占城保持压制,但完成吞并却花费了500年以上的时间。交趾与占城的互相牵制,令这两个国家都无力经略中南半岛内地。

500

千百年来中南半岛始终保持着分裂的态势,没有一个国家能将其统一。包括高棉在内的各国的统一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由此告诉我们,在地形分隔破碎,文化对立,族群矛盾尖锐,以及政治体制的落后的中南半岛,实现统一并非易事。

参考资料

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古代濮人的关系 . 何平

试论宋代占城稻在我国的推广与影响 . 谷跃东

越南史略 . 陈仲金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