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協議硬脫黨,郭台銘是下一個宋楚瑜?

500

(本文已發表於時評,此為繁體版備份)

9月12日,由連戰領銜國民黨31名高層大咖連署,於台灣各大媒體刊登「團結,奮鬥,救中華民國」廣告,呼喚已與黨同床異夢的郭台銘「回鍋」與韓國瑜整合。這些「國老」們盼望郭韓能為大局「進一步」,「退一步」,「讓一步」,「跨一步」,拯救「中華民國」。

郭台銘的回應是: 即日起,退出中國國民黨。

在郭的退黨聲明中,最值得一提的部分是「這(大咖)名單上的人,有多少人是人在曹營心在漢」,以及劍指迂腐,守舊,私心自用的「百年世襲中常委」把持黨。

誰「人在曹營心在漢」?「漢」又指是什麼?綠營?還是對岸?既然郭斷開國民黨的關鍵點是黨內初選齟齬,那麼其所指自然是把持初選過程之「人」,除了吳敦義又還能有誰?郭的兩岸主張趨近於「兩國論」,難道洪秀柱也被嫌棄?抑或是堪稱黨內最綠的朱立倫?又或是其死敵「旺中」的副董事長胡志強?

誰是黨奸?沒給出明確答案的郭台銘,在媒體操作效應已顯疲態的此刻,又藉由國民黨大咖的呼喚找到了重回新聞核心的槓桿。

郭台銘批評黨中常委,確實抓到了重點,這個把持國民黨的部門,就是爛黨之所以爛的膿瘡。郭現在才開砲,顯然在成為榮譽黨員之前,他對黨的了解是很淺的。從上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前,前主席洪秀柱開放每週中常會網路直播,中常委的迂腐,守舊,私心自用與惡行惡狀,就攤在民眾面前了,洪秀柱週週遭「親吳中常委」圍剿,箝制與羞辱,並串連到「立院」黨團,郭當時顯然沒有加以關注。

中常委這個毒瘤是黨內制度的產物,也是今天國民黨的爛泥象徵,只有全面的制度翻新才能根治。前兩任主席,朱立倫被耍,洪秀柱被鬥,下場都是重傷,但他們選擇留下,郭台銘選擇「斷開」,而毒瘤還在原處。那麼,下一個受害者,就是韓國瑜。

只是,論「人在曹營心在漢」,郭台銘又有什麼資格數落之?退黨前一天,郭台銘攜手柯文哲去柯家見父母,這麼詭異荒誕的政治畫面,不也同樣令人齒冷?

脫黨正當性唯有「消滅國民黨」

郭台銘唯一脫黨參選的正當性,就是消滅國民黨或取而代之,而非「迎娶」柯文哲搞第三勢力拼裝車。台灣政治無論從制度上或意識形態上,都沒有第三勢力的生存空間。縱然外部情勢大變,但台灣缺乏外部危機的刺激,人民心態普遍苟且偏安,要以第三條路線改變內部情勢,難如登天。

柯文哲一沒有路線可言,一切隨機。二沒有實力可言,缺乏組織。三沒有情操可言,忠誠度零。郭台銘將自己插在牛糞上,併購毫無價值的空殼公司,最終要人財兩失。至於王金平,一旦脫黨就是無水之魚,亦不可恃。

從歷史經驗可知,脫黨者的下場都是泡沫化,且郭台銘這次可說是「裸退」,更無生機。須知後蔣經國時代的國民黨大分裂,第一次是「總統」兼黨主席的李登輝獲得全勝,非主流派遭邊緣化。第二次是一整批黨內中生代與新生代集體出走成立新黨,然後引入黨外人士自爆,沒幾年就由盛而衰。第三次是宋楚瑜與李登輝翻臉,再次帶領黨內部分精英集體出走,後成立親民黨想在藍綠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結果愈來愈綠,最後搭上柯文哲,亦是難堪萎縮。

所有出走的大咖們都是「帶團脫黨」,創黨一開始也都屬有共同理念之組織,即便如此,最後尚且破沫化,郭台銘單槍匹馬,無協議硬脫黨,所恃為何?次次脫黨分裂歷史的共同特徵,就是出走大咖高估了自己的號召力,而在選舉現實上又不得不與國民黨合作,最後自我萎縮。

以外部力量改變國民黨不可能,所以黨內才永遠都有非主流派伺機而動。但在外部自成一格,以消滅國民黨為職志卻不是不可能,只是郭台銘結盟之對象完全搞錯,因為柯文哲一文不值,王金平的價值亦不高。

以現況來看,郭台銘若想「併購」迂腐,守舊的國民黨,讓自己成為藍綠兩極中之一,最好的結盟對象應是韓國瑜,洪秀柱這類有深藍基層號召力,卻又被本土主流派壓抑或挾持的大咖。原因很簡單,深藍要理念有理念,要選票有選票,要民粹就給你民粹,這種政治基礎才是真實可靠的。

脫黨自外於國民黨基本盤是下下策,結盟柯王更是蠢招,形同逼迫藍營基本盤「毀郭」。新黨與親民黨之所以還能有一時之盛,靠的就是深藍反李的力量,郭台銘拿什麼與深藍選民搞對立?

誠然,深藍的票數不足以爭天下,因此新黨與親民黨皆試圖往中間挪移,但此兩黨之所以失敗,並非爭取中間選民的路線不正確,而是因其無法取代國民黨,最終在不利於第三勢力的環境裡命定地式微。

不過,當初國民黨地位難以撼動的主因,除了百年黨之歷史招牌,還有龐大的黨產,以及政治明星馬英九。但如今,民進黨掏空了黨產以及所謂「附隨組織」,馬英九也已退休,現任主席吳敦義又是「假中國國民黨」,「真台灣國民黨」主席,還以批評蔡英文的規格抨擊深藍同志洪秀柱「邪惡」,而且沒有韓國瑜與深藍韓粉,這個黨就會死。因此只要郭台銘選擇結盟的對象正確,是有足夠的條件「併購」國民黨。

況且,郭自詡「中華民國粉」,而現在台灣基層的「中華民國粉」多為深藍群眾,不選正途選歪路,也屬自打臉。

郭台銘參選與否還重要嗎?

從選情的角度看,所有真真假假的民調都顯示,蔡韓一對一,韓國瑜必輸,唯有郭台銘或柯文哲加入戰局,韓國瑜方有獲勝機會。倘若這是真實民情,則郭台銘參選對國民黨而言就是必要的,而「棄保選舉」的輸家絕對是「裸退」並為「柯黨」作嫁的郭台銘。

真正威脅國民黨選情的局面,是郭台銘既不參選也不挺韓,純作冷眼旁觀者,並自成「打綠第一戰將」。如此便會讓國民黨不得不持續拜求郭歸隊,郭也才有籌碼談判。

當然,郭台銘也可選擇以「假參選」的方式完成上述目標,到了選舉末期,只要郭始終維持兩成以上的支持度,韓國瑜也始終跨不過勝選邊緣,不愁國民黨不會求脫黨者整合。選舉歷史上不乏「假參選真挺X」的例子,代表新黨參選實則挺宋的李敖,與代表新黨參選實則挺馬的王建煊皆如此。

這種以假參選操作棄保的選舉戰術,正是陳水扁近日提醒民進黨要戒慎恐懼之處,因為一旦成功,蔡英文就是藍營內部棄保的犧牲品,「立委」選舉亦然。

換言之,郭台銘若脫黨參選,不見得是分裂,也可能是另一場整合大戲的開始。問題只在於郭參選的真實目標為何?

目標若是勝選,郭必輸。目標若是「併購」國民黨,那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而後者才是深謀遠慮的戰略,形同「反利用」柯文哲為自己拿下國民黨,讓因此而勝選的韓國瑜欠下個大人情,並完成藍營選民下架蔡英文的願望。

郭台銘瞄準的三種選民,所謂知識藍,經濟藍與中間選民,前兩者不會對柯王有感,甚至反感。中間選民則純屬搖擺族群,按歷史經驗,他們最終會在藍綠民粹對撞的高潮下各自歸隊於藍綠,郭想走理性路線拼勝選極為不易。但是,若「假參選真挺韓」,郭很可能會從讓蔡英文勝選的「頭號戰犯」一躍而成為「扶龍第一功臣」。

韓國瑜的艱難處境是,搞民粹才能維持基本盤,但也難以外擴支持版圖。往知識藍與經濟藍的區塊搶票,他那「總統層次議題」皆臨時惡補的形象,則會因郭台銘宏觀具體的政策表述,而難見實效。

白話說吧,韓國瑜需要的拼圖,都在郭台銘手裡,郭台銘需要的拼圖,也都在韓國瑜手裡。

韓國瑜是藍營難得一見的選舉催情高手,看韓粉之死忠就知道,連陳水扁與其扁迷都瞠乎其後。問題是,台灣人民有務實轉向的趨勢,選舉僅靠意識形態情緒綁架已然不足。

今天的台灣民情與馬扁時代相較,確實多了一塊厭惡藍綠的選民版圖,只是這種情緒尚未形成堅實的選票基礎,與整齊的意識形態,「郭柯王」雖貼合潮流,但基礎不牢,因此郭台銘獨立參選輸面較大。

藍營真的分裂了嗎?下此定論恐怕還太早,因為畢竟郭台銘不能與當初的宋楚瑜相比。彼時宋個人號召力頗有略大於國民黨之勢,國民黨深藍基本盤也對李登輝極為不滿,因此勢有可為。「裸退」而「去藍就柯」的郭台銘,並無堅實的選民基礎,且與其「中華民國」意識形態自相矛盾。

由於這次選舉過度複雜,郭台銘還有許多抉擇空間決定自己的政治生涯是劃下句點,或是未完待續。政治之敵友,往往在一念之間,一念之差,韓郭並沒有深刻的矛盾與冤仇,就算已不是「鐵打的兄弟」,至少也不像「李宋」,「馬王」或「洪吳」那樣針鋒相對。更何況,韓郭都是傳統國民黨做派的邊緣人,不是沒有聯手清黨的合作空間。

柯文哲?王金平?郭台銘的非典型拼裝車若缺乏併購國民黨的大略,也不過是平庸之人而已。今天宋楚瑜有多難堪,日後郭台銘就有多難堪。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