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是傻是对是错,是看破是软弱?

5月13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在推特上秀了一把存在感,称将“找到快速恢复中国大型通讯公司中兴业务的办法。”他还补充说:“在中国丢失了太多工作。已下令商务部着手解决!”

隔了几天,又连发三条推特,对中美谈判颇为严厉,称“会谈还没开始,但美国能出让的非常少,中国需要付出更多”。

中美谈了几回合,当外界都在猜测、等待之时,这些推特足以震动各国外交、财经人士,也令他的形象、意图更难捉摸。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总有很多人、甚至学者,一直从较为单一的角度评价特朗普。没有治国经验如果还算是“客观的评价”,那么斥其无知无能、情绪不稳定,恐怕有点过于意气用事;同样地,正面评价中,既有对其笼络基本面、与建制派灵活抗衡的肯定,也有认为其“一切尽在掌握”的夸张言辞。

可他真像推特上表现的那样,是有一搭没一搭吗?

特朗普是看破,还是软弱?

贸易战阴云密布,不仅中美两国的有识之士,连各路池鱼,都把道理说尽了。美国政府仍故意把“狮子大开口”的样子,先在全世界露一把,连后槽牙扁桃体都看见了。中国国内的舆论,则较为集中地认为,美国是要对中国制造2025动手。

之前中方没有公开任何明确让步的情况下,特朗普先说要恢复中兴业务,中国国内不少人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有趣的是,美国国内的政敌,也没有放过这个抨击总统的机会,打贸易战说你错,放点软也不会说你对,总之你就是一直傻。

但推特背后没有什么实际证据支撑这种态度转变,难道说他终于被“道理”说服,姿态放软了?是他对中方在朝核问题上的努力感到满意,有所表示?还是他看破中国不可能在核心问题上让步,于是找个台阶下?

特朗普的最新推特,已经解答了。这一切都只是谈判前的“热身”,放软话放硬话,都是在向国内外各方显示主动。

但还要注意的是,特朗普虽然以“推特治国”“推特外交”闻名,可推特只是他的工具,而不是事情的全部。中美还在谈还在磨,特朗普推特的松动或强硬,都只是谈判的一部分。

至于对中美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特朗普能看破多少,恐怕是没有人能准确推断的事,作为中国民众,只能仰仗中方谈判团队的拼搏,在舆论上全力支持中央的决策。但从特朗普就职以来的表现看,有几件事情还是可以聊一聊的:

1. 特朗普通过推特直接对接基本盘,力保在中期选举前,从胜利走向胜利。

500

国内政敌的攻击,根本不会动摇基本盘。在推特读者的眼中,只能见到特朗普口中的行动,和特朗普口中的结果。事情本身的联系,仅存在于特朗普的推特间。

所以,无论中美谈判和朝核问题多么复杂,都将被特朗普包装为自己的胜利:特朗普要搞中兴,掌握了主动,那么放中兴一码一定是得到了可以满意的交换;特朗普对朝鲜放了狠话,朝核问题有曙光,一定是狠话见效了。

在基本盘面前,政敌和媒体攻击的无效性,特朗普是很明白的,他也很擅长把所有“功劳”据为己有。

这种“包装胜利法”在美国倒是一直传承着,比如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从古巴撤导弹,美国从土耳其撤导弹,但结果普通人只知道苏联吃瘪。特朗普只不过把这种伎俩进一步个人化、推特化了。

在朝核问题上,这是一大优势,双方国内舆论场的割裂,有助于各自包装胜利,反而容易各取所需,维持脆弱的稳定。

而中美之间的舆论虽然因为语言不通,也有很大的隔阂,但流通渠道众多,中国媒体、自媒体如果跟着特朗普的推特上下起舞,在舆论上对本国决策形成不必要的反向压力,反而不好。

政治和外交有太多动作需要在台下暗暗较劲,天下兴亡,匹夫不如悠着点。

2. 美国从精英到民间,整体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在增长,特朗普一定会加以利用。

美方焦虑的增长,我们倒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这是中美实力接近时的自然现象,担心也没用。

精英阶层的焦虑增长,对于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团结一心”有一定推动作用,可力度有限。因为中美利益高度相关,在不同领域却深浅不一,中美之间的摩擦,不存在对美方绝对有利的结果,中方仍有利用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MAGA的口号说出了美国人的心声(尽管政敌表面上不能认可这口号),但解读如何对美国有利,希望中国做什么让步,在美国各群体中仍是大相径庭的。

如果刻舟求剑,认为美国仍然在“睡觉”或者一厢情愿地指望“和平演变”,肯定要吃亏,但也不能过于夸大美国的团结。料敌从宽应当有理有据,否则很容易把对手塑造得过于强大,不利于自己筹谋对策。

不是把问题写得越严重,就越爱国;也不是把阴谋铺陈得越多,就越深刻。实事求是最重要。


特朗普是为自己,还是为美国

特朗普当选之时,不少中国学者、网民洋溢着乐观情绪,认为美国选出如此总统,又送中国一个战略机遇期;

也有些人认为这个商人总统将会为自己牟利,安稳度过任期,争取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当特朗普与许多国家不大对付时,这些看客更是乐于验证自己判断是如何准确,觉得形势大好;

待到中兴挨了一记闷棍,很多人却都哑巴了。

作为白宫的主人,特朗普早早地进入备选状态,确实有其“自私自利”的一面,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几十年一以贯之,也是事实。

特朗普早就有当总统的野心,起码不甘于只当富翁、而要当“名人”,但其早年的言论,并不完全是为了在政治上博出位的戏码。他对美国无疑有感情,恐怕还要比大部分普通政客要多些。他的老派爱国方式,既是选举的需要,也是个人经历的印迹。

500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特朗普要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就要确保在国内政治上的胜利。前面所说的美国无法团结一致,就是因为各利益集团即使都要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每个的“爱国解决方案”,并不相同。这背后既有决定性、基础性的利益因素,也有理念因素的反作用。各方力量,最终还是要在国内政治上一较高下。

而在美国的各种“爱国解决方案”中,干扰“中国制造2025”进程,只是一个次要方面。因为美国在航空航天、制药、材料,以及这次涉及的芯片领域,实际上仍保持着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优势。但这些产业的优势,无助于解决美国国内制造业空心化后带来的种种社会、经济问题。

破坏“中国制造2025”,解决的是将来的问题,对解决当下问题,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现在美国的民怨虽然不能说沸腾,但已经足以把特朗普这样的非主流政客送进白宫了。

归根结底,中美这样的大国都要占据高端制造业的高地,主要是为了不被卡脖子,保证国家安全,或者对美国来说方便敲竹杠。高地必须占领——或拼杀之后共享,但占领高地,不等于就实现了中国梦,或者美国梦。

因为国家大、摊子大、人口多、事情多,高端制造业的红利,难以溢出辐射大部分人口。不像荷兰等小国,若干个科技前沿加上其他个别特色产业就能吃饱。中美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对于一个超级大国而言,精准扶贫、劳工待遇、社会矛盾的消弭等等,也极度重要。

所以,这次特朗普作势打“中国制造2025”,其如意算盘是:真能干扰一下,最好;如果不行,也要换取其他让步,而这些让步,有可能给一些利益集团,以及美国整体,带来更大的实惠。这样,政客们爱己爱国的小心思,也能同时满足。

既然明着用“阳谋”拿中兴开刀,也说明为了换取让步,即使敲醒中国,使我们更为坚定高端产业独立自主的决心,美方也在所不惜了。单就高端产业竞争讲,长远看美国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美国的重点在交换利益,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扔出狮子大开口的清单;同样可以理解,为什么商务部明确表态“不会拿中方核心利益做交易”。

和中国已经打过些交道的特朗普,肯定知道,我们说话算数,核心利益是要不到的。其他和中国打交道更久的建制派与企业,应该也不会相信自己的非分之想会实现。那么剩下的“交易”就是很具体的东西了,所谓“谈钱伤感情”,在美国国内也未必能摆平。

弄到最后,明面上美国各方最容易取得一致的,反而还是“中国制造2025”这个靶子,以此起彼伏的调查与罚款,证明政客们是多么的为国为民。

但这对特朗普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他真正的底线还是中期选举和下届连任,如何在漫长的谈判中,依靠推特“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他的强项。而守住底线,不惧讹诈,恐怕正是中国的强项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