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一直在寻找阻碍中国发展的“侧翼”,比如香港

文/威廉·琼斯

(William Jones,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华盛顿分社社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

500

因反对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Carrie Lam)提出的引渡法修改而引发的抗议暴力事件震惊了全世界。数十名香港青年砸碎商店橱窗,用燃烧弹和其他临时武器袭击警察,这些行为在任何守法的社会都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尽管如此,国际媒体几乎立即站在了暴力示威者一边,谴责使用最小武力镇压示威者的政策。8月17日所谓“和平示威”的规模之大,加之很多对香港现状不满的人也完全反对过去几个月里无法无天的行为,现在看来,仍然存在一种就争议进行对话的可能性。

展望未来,有许多事情需要考虑。游行示威的规模表明,香港市民在引渡法问题上有很大的不满,虽然引渡法已被搁置,但尚未完全撤销。香港人的不满可能有很多原因:不断上涨的房地产价格、许多香港年轻人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人口过于拥挤——其中许多早在1997年回归前就存在,但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其次,香港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在文化上,英国的影响依然存在。很多生活在殖民时期的人从未见过被大肆吹捧的“自由”,然而现在,当看到英国国旗被示威者挥舞时,一些没有经历过那段现实的年轻人对这个问题有着相当怀旧的看法。

第三,许多西方政治人士对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新角色很不满意,他们认为香港是中国的“软肋”。由于香港的开放性,他们更倾向于建立反华共识,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而且,香港在英国时期是大陆许多持不同政见者的避风港,其中很多人仍有能力在香港自由运作。此外,有一些“惯犯”,比如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其首要目标是推动所谓的“人权议程”。在许多其他国家的“颜色革命”中,国家民主基金会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香港也非常活跃。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西方政治精英瞄准正在崛起的中国并推动一种“紧张战略”,寻找可能给中国带来麻烦的“侧翼”(比如香港、新疆和西藏)。英国和美国官员没有人谴责示威者的暴力,反而不断抨击香港警方,并警告中国称,如果他们在某个时机不得不介入以恢复秩序,这一切都是为了鼓励他们所支持的暴力分子。而西方主流媒体也或多或少地效仿,把这种情况描绘成合法的抗议,得到的却是警察的“镇压”。

500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显然,香港商业、社会、教育和文化各界的主要人物,包括那些上街游行示威的人,已经开始就一些真正的根本问题展开对话。香港年轻人不像大陆年轻人那样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有很好的了解,香港的制度可能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据说很多香港青年甚至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显然,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计划”的概念为香港青年的未来带来很大希望。然而,这个项目必须以一种不会给人留下这是一种试图让香港融入中国政治体系的尝试的印象,这或许是香港的一些人会担心的。“两制”必须继续作为“一国两制”的一部分,因为香港还没有任何其他选择的文化基础。加强香港与大陆学者之间更多的交流,将有助于加深对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解,也将有助于在香港更广泛地开展一些中国的重大项目,如“一带一路”和减贫计划,以及这些项目对香港发展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香港当局必须密切关注西方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开展的一些行动。香港应该保持开放,但如果有颠覆活动正在进行,那么这将对香港的稳定构成威胁,应该加以遏制。至于这些西方非政府组织在许多学生暴力行为中的明显协调,应该对这种协调是如何进行的,以及谁在进行这种协调进行调查。

(翻译:杨清清、路雅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