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抢购、ZAO换脸……如何在吃瓜中不变蠢?

500

Costco抢购、ZAO换脸、爱豆新恋情、恩爱夫妻突然分手……每天我们的世界都充斥着一波又一波的热点事件,为了不被盖章为“村通网”的原始人,我们不得不跟上热点的脚步,发表自己的一二见解。

然而,这些所谓的“热议”往往只持续两三天,因为不断有新的“瓜”等着我们去follow。

每天疾驰的信息流让我们很难对某一件事有冷静的思考,跟着大众的声音,仿佛是最安全的方式。

如何在这个充满伪科学、消费热潮和万事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保持一份自己的独立思考?

本期 #读一手# ,为你推荐5本抵抗愚蠢的新书,它们探讨科学与哲学、真相与娱乐、消费主义与独异性社会,希望能帮你拨散思考的迷雾。

500

500

先来认识一下这本书的作者皮耶尔乔治 · 奥迪弗雷迪——意大利的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科普作家和评论家,因在科普界的突出贡献,两度获得意大利科普界最高奖“伽利略奖”。

他还长年为意大利版《纽约书评》和《科学美国人》撰稿,还多次在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媒体上发表作品和参与各种科学主题讨论,被誉为“不服老的科学斗士”“国民科普爷爷”

如果你不熟悉他的风格,那一定得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他绝对是一位犀利的“怼人能手”。这本《叛逆的思想家》是他继《人类愚蠢辞典》之后,再一次“怒怼”愚蠢思想。

从甲壳虫乐队到梵蒂冈艺术,再到量子力学和怀疑哲学,皮耶尔乔治“吐槽式”盘点了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科学等8大领域的重要思想,向我们介绍了历史中那些重要的“叛逆思想家”。

这78篇文章像是一部真正的思想史漫谈,开普勒的“天文梦”、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文学”、卡拉瓦乔的“流氓史”……

你不得不接受老爷子对愚蠢大众的无情“嘲讽”,毕竟,“愚蠢会损人,但并不会利己,甚至还会害己”。而在这些“偏激”和“怒怼”之下,是一种向往真理、崇尚科学的思考,是一种拒绝随波逐流的独立意识。

500

500

当我们每天在刷微博、刷抖音、刷今日头条的时候,夸赞某款APP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算法真准”。

其实,在我们希望手机里的应用可以“个性化定制”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追求一种“独异性”

普通人追求着“不凡”,企业追求着“创新”,当过着平凡日子的普通人被看作千篇一律的面孔,万事万物的新准则,就是品位不凡、与众不同——人们越来越着迷于独异性。

德国社会学家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仔细研究了21世纪初以来,独异化进程在经济、劳动、数字技术、生活方式和政治各领域的表现,提出,当今社会正在发生一场现代的结构转型。

吃饭不只是求饱,而是要吃得“正确”“健康”;不参加“大众旅游”,而是要“旅行”;工作不应该只为稻粱谋,而应该要有意义和乐趣;恋爱结婚不只是为了尽社会义务,而是要进一步发展个人,获得“全新体验”(比如育儿)。

这场独异性的狂欢,标志着现代社会的结构转型,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的未来。

莱克维茨还将独异性放到文化产业化中,揭示了这一进程的矛盾式发展动态,也揭示了它的背面。不过他无意于批判,只是试图呈现社会变化中的结构性逻辑,以及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经验教训。

《明镜周刊文学版》这样评价:“莱克维茨写了一本特别的书,别出心裁地抓住了我们的时代。”

500

500

还记得英国的脱欧公投和特朗普的当选吗?这些事件的热议创造了2016年《牛津大辞典》的年度词汇——“后真相”

所谓“后真相”,就是真相和逻辑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被忽视,而情感煽动主导舆论的情形。被情感煽动、众筹诈骗、病毒营销包围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后真相”时代。

作家赫克托 · 麦克唐纳,在真相遭到诋毁时挺身而出为它辩护:“我相信,我们重视真相,愿意为之抗争。”在《后真相时代》中,他探索了政客、营销人员、新闻工作者、甚至政府官员等用真相误导我们的途径。

同时,他提出了“竞争性真相”(competing truth)一词——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描述一个人、一起事件、一件事物,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

比如高露洁曾经的广告“超过80%的牙医推荐高露洁”,就是一个真实的、却具有误导性的真相——消费者以为80%的牙医把高露洁排在了推荐首位,实际则是牙医被要求推荐的品牌没有数量限制,其他品牌被推荐的次数也和高露洁一样多。

阅读书中那些骇人听闻的实例,你会跟着作者逐渐认清那些误导者的惯用伎俩,也能知道我们可以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竞争性真相来证明观点、凝聚人心。


500

500

Costco的抢购大战,让不少人研究它的商业模式之余,也再度关注起了“消费者心理”和“消费主义”。

一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大潮让人无法独善其身。购物节、限时折扣、独家预售……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渠道。

《购物凶猛》紧扣“消费”这一线索,讲述了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诸多变化。在20世纪历史光影的诡谲多变中,购物和消费主义如何把这个古老的国家改造成今天的模样,消费者的集体面孔又是如何被一次次地篡改与重塑。

作者孙骁骥着眼于历史中的真实细节,比如晚清时期的商业广告、令人纠结的洋货、每个家庭的锅碗瓢盆,再到80年代的喇叭裤、可乐和肯德基,试图在其中梳理出一条商业与消费的发展线路。

作者在后记中说:“我试图说明我们现在大致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形态之下,这种社会形态是由什么演变而来,支撑它的基础又是什么,它可能会对人施加何种影响,又将把我们带往何处去。

商业的兴盛和广告的变革,也是消费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历史进程,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我们在购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并改变着这段历史。

500

500

不少人都看过尼尔 ·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书里深刻探讨了电视的出现是如何改变文化与公众生活的。

如今,我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从手游到综艺视频,这些俨然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交流方式。而这本《娱乐何为》中所讲述的,正是娱乐充满世界每个角落的当下。该怎么来理解这个现象?何为好的娱乐?如何享有好的娱乐?

作者韩炳哲分析了不同的娱乐形式,包括音乐、电影、俳句、绘画、媒介和文学,并讨论了康德、尼采、海德格尔、阿多诺和劳森博格等人的相关理论。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好的娱乐与基督的受难精神一样,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哲学意义。

作者认为,西方历史是一部基督受难史。在当代社会,功绩成为新的受难模式。倘若能够逾越这种受难的时代,不仅会产生品质优良的娱乐,还会产生令人愉悦的娱乐,即借助美好事物进行的娱乐。

韩炳哲是德国新生代思想家,被西班牙《国家报》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他兼具韩国人的浪漫气质和德国哲学传统的理性批判精神,文字中有对当代社会的洞察深刻、犀利剖判,也有宁静沉思的内在精神诉求。

此外,韩炳哲同系列作品还有《在群中》《倦怠社会》《爱欲之死》《精神政治学》《他者的消失》多本。

 互动话题 

你怎么看待“吃瓜”热潮?

你最不喜欢社交网络上的什么言论?

🎙️

编辑 = 米糕

图片来源 = GIPHY、《新闻编辑室》

商务合作  wd@unreadsky.com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