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享经济与佛系消费观

聪明的中国创业者一直没有推出共享车位服务,这是为什么?

不得而知。日本已经有了。日本最大的电商乐天市场推出了手机应用Rakupa,试图解决上班族停车难的问题。

其背后的逻辑非常简单,如果有人家里暂时不用车位,可以发布到APP上,那些寻找车位的注册用户则可以预定车位,在离开之前,你可以用信用卡或者乐天市场的积分卡完成支付。

除此以外,日本也有共享汽车的服务,和我国的模式相差无几。只不过,日本共享租车服务的价格相对便宜,有些人甚至租个车在上边吃饭睡觉,走的时候只需要支付几百日元。

实际上,日本一直是共享的大国。

特别是时光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共享和分享就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你买了一个包,自己拎着有什么成就感?发到网上去,让人艳羡才过瘾。

除了信息分享,物的共享也开始出现。其实,日本一直是一个提倡节俭的民族——毕竟资源匮乏,在1973年,影响世界的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战后首次负增长。

当时,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堺屋太一出版了一本名为《油断》畅销书。书中的言论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也激发了民众对节约的再度审视:

日本石油进口中断一个月内,就会有50%的企业倒闭,两个月内将发生社会动乱,半年内国家将崩溃。

一名日本专家这样说:“我们的衣服、鞋子和包,是中国造的;吃的鱼虾是澳洲的;蔬菜也大部分进口自外国;只有大米是我们自己的。”

到了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老百姓手里没钱了,当年的财富都突然蒸发之后,更加节俭就无比重要。

于是,3.11大地震之后,共享之风席卷而来。一场大地震,多年积累的财富烟消云散、多年搭建的家也小于无形,那么物质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彼时,媒体《日经新闻》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年轻人对于身外之物的兴趣在不断减少,甚至预测在2050年,日本私家车保有量将减少到240万台。

如果你需要一些物品,不妨去买二手的。

2015年7月24日,日本环境省公布的《环境产业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二手品相关产业规模已经从2000年的39.46万亿日元(约2.38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3年的43.78万亿日元(约2.64万亿元人民币)。

共享的产品也多种多样,最受欢迎的是服装,其次是电脑和数码产品,接着是二手书,当然二手汽车也非常普遍。

甚至在东京的新桥车站,会经常举办二手书市集,而神保町更被称为旧书一条街。

可以说,共享经济就是日本经过高消费时代之后沉淀下来的佛系消费观。毕竟,在日本经济起飞的年代,一个职场女性有几个LV是非常正常的事儿,到如今,姑娘们更热衷于购买二首奢侈品。

女性确实是二手产品消费的主力军,在她们的消费图谱上,最受欢迎的二手货就是包,其次是眼镜、再次是首饰。

当然,有人说,二手产品算是共享产品吗?我觉得算吧,闲置之物分享出来而已。

当然,日本的二手产品品质无需担忧。不夸张的说,你从著名的大黑屋买一件二手衣服,跟新的也相差无几。

当然,店家会根据产品的品相来确定价格,越新的产品就越贵。

还有,日本处理家电这些大的“垃圾”要支付不菲的费用,与其如此,还不如拿出来共享。

另外,共享公寓也开始兴起。2010年,日本一家咨询公司,对居住在东京附近的20岁到39岁的单身女性做了一个调查,显示,有将近30%的女子想尝试与人合租公寓。理由是,更便于交流和分享。另外就是,随着不婚族增加、少子化倾向,买房的渴望没有那么强烈,年轻人宁愿选择与志同道合者住在一起,分享物质和精神。

这是一次消费降级吗?或许是,但没想到的是,即使是共享市场也能创造不容小觑的价值。

今日中国的共享市场也在不断兴起,闲鱼对很多人来说不可或缺。比如婴儿车、安全座椅,使用周期短,买全新的价格不菲,不如买个品相好的二手货更划算。

只不过,在日本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假货,这也确保了二手产品的品质。日本环保学者渡边宏平曾经说:“如果新品市场都充斥着假货劣货,很难想象中古品市场会好到哪里去”。

作者:旅日作家陈药师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