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病疫苗接种年龄的低级错误,是怎么炼成的?

前不久,某全国排名领先的疾控公众号发布轮病疫苗科普。陶医生瞥了一眼,发现一个明晃晃的低级错误,但很多专业人员都没能看出来,这事必须拿出来说道说道。

这篇科普里有个表格,错误发生在画圈部分,你能看出来么?

500

表格的画圈部分,说的是国产轮病疫苗(罗特威)的接种程序,然而这个【全程不超过3剂】的说法是错误的。

发生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专业人员对于年龄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个误区非常深刻和普遍,疾控专家甚至是疫苗厂家都无法幸免。

比如,在江苏、北京、上海三地疾控专家去年发表的《中国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免疫预防进展》中,也提到罗特威【全程不超过3剂】。

500

我们再来看看,罗特威的生产企业(兰州生物)所属的中国生物制品集团,在罗特威宣传彩页里也这样说——2月龄~3岁儿童,每年服用1次,全程3剂次。2月龄、14月龄、26月龄,一共3剂。

500

陶医生掐指一算,全程明明可以接种4剂嘛,拿去:

第1剂:2月龄

第2剂:14月龄(1岁2月龄)

第3剂:26月龄(2岁2月龄)

第4剂:38月龄(3岁2月龄)

关键就在于第4剂:请问,38月龄(3岁2月龄)算3岁么?

当然算了,只要不到48月龄(4岁)都算3岁。我们过生日不就是这样过的么?只有过了生日才增加1岁嘛。

陶医生1978年1月12日出生,2018年1月12日,陶医生是刚满40岁。只要没到这一天,陶医生都是39岁,还可以调侃自己是一个奔四的人,是不是?

一个孩子只要没到4岁生日这一天,也都只是奔四的3岁儿童,按2月龄~3岁可以接种罗特威的标准,当然可以在38月龄(3岁2月龄)接种第4剂罗特威。

陶医生认为,这个关于年龄理解的低级错误,始作俑者是厂家,疾控机构则属于把关不严。

厂家言之凿凿地说只能接种3剂,一开始就带歪了节奏,疾控专家也是万万没想到厂家会犯这种错误,都不假思索地照搬厂家的说法。如果不是陶医生指出来,这个错误很可能就像某钻石广告那样:谬误恒久远,这个永流传。

其实,关于轮病疫苗,还有一个非常隐蔽的错误,关于进口轮病疫苗乐儿德。我之前在轮病5价疫苗,想接种但并不容易一文中提到过,这里很有必要再提醒一遍。

500

乐儿德的第1剂,标准的接种年龄是6~12周龄,但绝不是说超过12周龄就不给接种。如果一定不允许这样做,必须在说明书里明示【第1剂不得晚于12周龄】这个限制性条款。

既然没有明示这种限制性条款,那意味着乐儿德第1剂可以从6周龄开始接种,最晚可以在24周龄接种。为什么最晚是24周龄呢?

24周龄接种第1剂,按各剂的最短间隔4周来安排,第3剂就刚好是32周龄接种,这样可以不违反【第3剂不得晚于32周龄】这个明示的限制性条款。

关于年龄如何计算,其实很多专业人员也是稀里糊涂的,陶医生心里可是门清啊。因为陶医生负责设计疫苗接种信息系统,必须把各种疫苗的接种年龄准确无误地转化成电脑可理解的、无逻辑矛盾的规则,电脑才能准确地给孩子安排全部的疫苗接种计划。

陶医生总结下来,对年龄的理解主要有两个误会:

第一个误会:宝宝出生的那1天,其实是0天龄、0周龄、0月龄和0岁。很多人难以接受年龄为0的概念,潜意识里认为出生第1天就是1天龄、1周龄、1月龄和1岁。民间对于年龄,也有虚岁的说法,出生就算虚岁1岁了。

第二个误会:所有的年龄,其实都是一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比如1月龄,就是从满月到2月龄前的30天左右时间。1岁就是指1岁生日当天到2岁生日前的365天。

下面这张表,以一个1月1日出生的孩子为例,把周龄、月龄、年龄(岁)的正确理解方式给穷举出来了。0月龄‖1月龄,是什么意思?那是因为4周龄时,前3天是0月龄;第4~7天就算1月龄了。在表格的1月31日与2月1日之间,陶医生用了一个|号来表示月龄转换的界限。

500

浅绿色底纹的单元格就是这个孩子可以服用乐儿德的全部日期范围,即从2月12日满6周龄开始,直到6月24日(24周龄的最后1天)。

如果上面这个孩子是6月24日服用乐儿德第1剂,那么后续2剂必须按最短间隔4周去服用,否则就会违反【第3剂不晚于32周龄】这个明示的限制性条款。所以,其后2剂的接种日期必须是7月22日(第28周最后1天)和8月19日(第32周最后1天)。

陶医生还了解到,最近有家长开始纠结疫苗说明书上的接种间隔。我先给大家罗列一些疫苗说明书上的接种间隔条款:

某轮病疫苗:每剂接种间隔4~10周

某白百破疫苗:……每针间隔4~6周

某手足口疫苗:……间隔1个月

某Hib疫苗:……间隔1或2个月

某四联疫苗:……每剂之间间隔1个月

某流脑AC结合疫苗:……每针间隔1月

某肺炎13价结合疫苗:……各剂间隔4~8周

……

那么家长到底纠结啥呢?

家长认为:超间隔接种也是违规操作。比如某轮病疫苗规定间隔4~10周,那么间隔11周接种就是违规……

这思维把我惊呆了!至少所有专业人员从来没有这样考虑过问题。

我们认为,说明书上的接种间隔只是一个最佳间隔。

短于说明书间隔接种,会影响到疫苗效果,接种医生不可能给孩子接种,除非是失误。

长于说明书间隔,则会影响到起效的及时性,但不至于影响疫苗在体内的免疫效果。

接种医生一般不会故意安排长于说明书间隔接种,除非是疫苗短缺或是不同疫苗之间需要排先后顺序而不得不推迟接种。因为孩子生病或是家长遗忘而导致长于间隔接种,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长于说明书间隔接种是经常发生的,但肯定不算违规操作。

陶医生觉得,家长开始纠结接种间隔是一个糟糕的信号。为何以前没有家长质疑接种间隔,现在却出现了呢?

我个人认为,很可能就是乐儿德的接种程序“启发”了家长的较真意识。

如果把乐儿德【第1剂6~12周龄接种】硬理解为【超过12周龄不得接种】,那么家长就有理由认为乐儿德【各剂间隔4~10周】意味着【间隔11周接种属于违规】,进而家长更有理由认为其他疫苗超过说明书间隔接种都是违规的。这样的话,接种医生担心违规,很多孩子就没法补种疫苗了……

实际上,除了第1剂接种年龄和各剂接种间隔,还有末剂接种年龄的问题。比如,某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年龄是6月龄~3岁,也就是说该疫苗末剂接种年龄的限制在3岁,超过3岁就不能接种了。前面提到,接种间隔可以突破最长间隔的限制,但末剂年龄通常不能突破最大年龄的限制。所以,接种间隔和末剂接种年龄,在时间判断上的默认设置不同,这也是造成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医生建议中国疾控中心尽快以轮病疫苗的接种程序为例,以红头文件方式澄清年龄和间隔的正确理解方式:

第一,各种年龄应该如何理解?需要对天龄、周龄、月龄和岁,进行明确定义。

第二,对于【第1剂6~12周龄接种】和【各剂间隔4~10周】这种表示方法,是否默认超过第1剂超过12周就不能接种,后续剂次间隔超过10周也不能接种?

第三,对于【接种年龄:6月龄~3岁】,是否需要明示超过3岁(即满4岁)不予接种?

如果不厘清年龄和接种间隔,很可能对中国整体疫苗接种工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等到家长普遍质疑所有疫苗说明书里的年龄和各剂接种间隔时,接种医生将不敢给孩子补种疫苗,这个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实际上,疫苗说明书都没错,错误的是疫苗厂家对说明书的解释,以及这种解释对公众的误导。我目前看不到厂家修正这种错误解释的的可能性,我认为厘清年龄和接种间隔上的误区,这件事中国疾控中心责无旁贷。

(完)

衍生阅读:

轮病5价疫苗,想接种但并不容易

轮状病毒变变变,疫苗还扛得住吗?

陈小舒对国产轮病疫苗的观点靠谱么?(更正版)

轮状病毒疫苗:错过时间无得吃,醒目妈妈早打算!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