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成“二等消费者” 长期遭食品跨国企业区别对待

来源:欧洲时报  2019-8-17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布列达编译报道】如果您要去欧洲其他国家,这是个品尝异域传统饮食的机会,当然您也可以购买全球超市大同小异的汽水、饼干、奶制品、速食汤,速溶咖啡等等。但是您有没有发现,即使您购买的是同一品牌的同一款食品,其口味与您在法国买到的相比常常是不同的。不仅如此,如果您再细心一点会发现,同一产品在法国、斯洛文尼亚、丹麦、希腊的成分列表都是不同的。

含量、品质均不同

每法国《6000万消费者》杂志网站7月26日报道,在中东欧国家的压力下,欧盟委员会展开了分析食品成分的研究,包括某一种成分有或无,某一食品的质量级别。今年6月,该研究得出结论:根据对欧盟境内19个国家128种食品1380份样品的研究分析,在产品品牌、类型完全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下,其中1/3的成分,质量是不同的。

这些不同涉及产品中鱼、肉的品质不同,脂肪质量、甜味剂的种类等等。但是这些差异性与“相关的地理环境差异”或“使产品品质有差异的目的”没有直接关系。

被点名的名牌产品

500

-芬达香橙味汽水

芬达(Fanta)是可口可乐公司的著名果味汽水品牌,不含咖啡因。饮料包装颜色绚丽,消费者主要为青少年。芬达配方实际上产生于纳粹德国背景下的偶然发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口可乐公司在德国的市场很好,然而到了1940年代,随着美国与纳粹德国的关系开始紧张,可口可乐的主要糖浆配方越来越难获得了。1938年,可口可乐公司德国业务的负责人死于车祸后,新的负责人马克思·凯特开始利用德国仅可以获得的原料——乳清和色素,创建了这款新饮料,也就是芬达。他通过新的这款饮料维持了这些工厂的运作以及工人们的生计。战后,这一款新饮料连同利润一起转交给了可口可乐公司德国分公司。

欧盟报告指出,根据国家不同,芬达橙味汽水实际上提供9种不同产品。在苏打水的基础上,溶解的物质大有不同: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是浓缩橙汁;而中东欧几个国家(捷克共和国、克罗地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是糖或者更糟糕的果糖-葡萄糖浆。另外,芬达在各国使用的添加剂差别很大。

果糖主要是由转基因玉米制造,成本极低。现代医将果糖比喻为“不会醉的酒精”,不但会造成脂肪肝和肥胖,而且有成瘾性,可导致代谢综合症。果糖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使人罹患心脏病、糖尿病及痛风的几率增加。另外,果糖也可能会诱导胰脏癌细胞分化,因而促进胰脏癌细胞生长。美国犹他大学医学研究在2015年3月号《营养学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中发表的报告指出,食用果糖浆的实验母鼠,死亡率比食用一般糖分的母鼠高出1.9倍,一胎生育幼鼠的数量也减少26.4%。报告同时指出,在197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改用高果糖浆的食品潮流,这个改变刚好与糖尿病与肥胖症在美国盛行的开始时间高度吻合。

500

-家乐牌蔬菜浓汤宝

家乐(Knorr)是一家由联合利华拥有的德国食品及饮品品牌。主要产品是脱水汤粉、酱汁及调味料。

该产品的首要成分是盐,所有成分含量取决于您的购买地。除了法国和丹麦,其他欧洲国家和地区销售的产品均含有棕榈油和味精。蔬菜成分也因国家而异,洋葱、芹菜和胡萝卜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有,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的浓汤宝含有番茄粉,波兰是番茄酱,塞浦路斯版本还含有芦笋。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菜籽油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但同时应注意,市场上最容易获得的24度熔点棕榈油虽然价格低廉,然而其饱和脂肪酸含量确超过了50%,远远高于其他植物油平均10+%的水平,甚至比高于猪油的43%。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发胖,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LDL)水平升高,继而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另外,棕榈油也被称为“雨林杀手”,为了大规模的单一栽种油棕所需的范围广阔,拥有高保护价值的热带森林和其他生态区皆遭破坏和清除土地。

500

-达能Activia草莓酸奶

达能(DANONE)业务遍及130多个国家,在全球乳品行业排行前三,新鲜乳制品销量全球第一。达能集团一半的营收几乎都是来自鲜乳制品,而总营业额中Activia、DANONE和Light&Fit三个酸奶品牌贡献最大。达能旗下最大的酸奶品牌不是DANONE,而是Activia。Activia诞生于30年前,如今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酸奶品牌,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也就是中国市场的“碧悠”。

达能Activia草莓低脂酸奶并没有欧洲统一标准,存在多种配方。在普遍层面上,所有产品均含有牛奶、草莓和糖;但在希腊销售的产品除外--这里是脱脂奶粉、糖和草莓。至于添加剂,希腊产品含有明胶,法国、丹麦、荷兰和匈牙利产品中均有增稠剂。为了保证口感和卖相,天然香料和浓缩黑胡萝卜汁汁必不可少的选择。

添了水果,同时意味着添了更多添加剂,比如防腐剂、增稠剂、染色剂。法国1988年12月30日通过的no88-1203法规规定了发酵奶允许的特有成分。所有没列进这一清单中的成分都是禁止的。然而这条法规的表述有漏洞。其第3条规定:“发酵奶中可以添加以下成分--不得超过成品本身重量30%的香料、糖和其他增味剂”。然而“其他增味剂”应该怎么理解呢?执法部门听任一些厂家去定义,就产生了很多模棱两可的配方。许多大品牌酸奶均含有大量的添加剂:着色剂、增稠剂、酸味剂甚至防腐剂。

500

-飞想果味茶饮

同样是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飞想果味茶(Fuze Tea Evasion),其包装上言之凿凿的浓缩桃汁,在研究的16国产品种只有法国、荷兰和丹麦达到含有5%;在其他大多数国家仅含0.1%,低于糖和果糖含量。

这款茶饮料在法国、德国、丹麦和荷兰使用普通糖,但在其他国家使用果糖。

500

-乐事薯片

乐食薯片(Lay's)在不同国家的区别主要在于所使用的油。在德国、比利时和丹麦,乐事使用葵花籽油;而在法国和荷兰,乐事使用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混合物;中东欧国家,比如捷克共和国、匈牙利、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乐事选用的是棕榈油。

乐事公司声称正在欧盟所有国家重新制定含盐量和天然配方,使用饱和脂肪含量较低的油代替现在的油,同时降低含盐量。

为了适应当地口味?

如果这些厂商的理由是“适应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口味”,研究看来这是无稽之谈。厂商的另一个理由是:配方变化尚未推广到所有国家。

根据欧盟法律和统一市场原则,厂商有一定的自由可以根据市场不同调整产品。但是,欧盟委员会同时规定,在缺乏合法性和客观原因的情况下,厂商不能用外观相同、而实际不同的产品误导消费者。

然而另一边,诸多全球知名品牌,比如Nutella榛子巧克力酱、哈根达斯香草味冰激凌、亨氏(Heinz)番茄酱、哈瑞宝(haribo)彩虹糖,均在不同国家采用差异性配方。总体来说,31%的产品在包装和成份列表相同的情况下,配方并不相同。

欧盟委员会委托的专家比较了每种产品的包装外观、不同成分及含量,以及营养信息。专家们同时就观察到的差异提问厂商。我们选择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其在法国和欧洲邻国销售的同款产品具有差异性。

……………………相关新闻……………………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布列达编译报道】今年4月中旬,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旨在加强欧盟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尤其是“打击食品质量双重标准”,并在商业行为法中就此做出规定。2017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称“我不能接受,中东欧国家的人民只能买到比欧洲其他国家质量更低劣的食品,尤其在品牌和包装相同的情况下。”欧盟的表态是中东欧国家斗争数年的结果,但同时,该法律并未明确禁止企业在不同国家提高不同产品的做法。

500布拉格斯米霍夫购物中心的albert超市

多年存在的普遍现象

2012年2月22日,法国《国际邮报》刊文称,东欧国家的消费者协会发现可口可乐和雀巢咖啡在东欧和西欧国家销售的同款产品,其配方和口味均有区别。最明显的不同就是,这些国际巨头企业在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匈牙利等中东欧国家)使用便宜且对人体有害的果糖浆。这种糖浆使用转基因玉米制成,价格只有普通糖的一半。Kotányi品牌的香料品质差别也很大。与德国所售产品相比,其在奥地利和波兰的辣椒粉活性成分更少,胡椒粒更破碎。

实际上,早在2011年2月1日,捷克和罗马尼亚的两位欧盟议员就将斯洛伐克消费者协会的报告提交了欧洲议会。报告作者之一,来自捷克的议员Olga Sehnalova质问:“在不同国家销售的同一品牌,可以调整产品配方,因此导致质量差异吗?”欧盟委员会当时的回答是:厂商有权利在不损害公共健康的条件下调整产品配方。在欧洲之外,名牌产品因销售地不同、提供差异性产品的现象非常普遍。美国有法律明文规定,同一品牌若境内外产品品质不同,不可将境外生产的产品拿到境内销售。

差异性产品不仅存在于成品,跨国连锁餐饮业“新鲜制成”的食品也是如此。早在2009年,非政府组织“盐与健康全球行动”就在报告中指出,加拿大的双层芝士培根汉堡比英国同款产品含盐量多66%;同一款必胜客比萨饼,新西兰的食客要比在加拿大多吃一倍盐。

在当年,学界关于果糖和棕榈油有害的研究相对薄弱。在欧盟随后就此举行的“欧洲大陆因产品质量分裂”研讨会上,大部分涉事厂商拒绝出席,可口可乐公司对研究报告的结论表示反对。欧盟层面呢?当时担任企业和工业专员的Jacques Mc Millan反问道:“有差异又怎样?导致了什么不好的后果吗?”

东欧政客齐上阵谴责

对斯洛伐克报告之后,罗马尼亚和捷克共和国也进行了食品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差异主要涉及脂肪构成--用反式脂肪代替动物脂肪;罐头/火腿类产品中含肉量的差别;甜味剂的区别--斯洛伐克是人造甜味剂,奥地利是天然甜味剂;用人造香料代替天然水果;以及产品味道和包装的差异。奥地利的茶叶包装为利于保持茶叶香气铝制袋,而斯洛伐克则是纸袋。同样是标示125克的莫泽瑞拉干酪,奥地利出售的产品净重124克,斯洛伐克的却只有119.4克。

2017年3月,罗马尼亚籍欧盟议员Daciana Sarbu对媒体表示“不能对欧洲境内食品质量不平等现象放任不理”。数年前的研究报告和抗争虽不奏效,却让东欧国家更多居民了解到跨国公司的区别化生产和营销策略。Sarbu和捷克籍议员Pavel Poc每次到欧盟总部所在的布鲁塞尔开会,都要帮国内的亲朋好友代购商品。除了食品,保洁用品配方和质量也有差别,“大家都知道,看似同样的瓶子里面装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洗发水”。

2017年5月,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召开内阁特别会议,谴责欧洲食品行业的“种族隔离”。鲍里索夫愤怒谴责“同样的食品,东欧人民只能吃到比某些国家质量更次的,这是不可接受!是侮辱!甚至可以说是种族隔离主义残余!”该国政府也委托专家,对保加利亚和德国、奥地利的食品做出对比检测。

东欧国家成“二等消费者”

东欧国家政府数年来致力于谴责被跨国企业视为“二等消费者”。2018年4月欧盟修订的新法规定,执行双重质量标准的企业将被课以4%营业额罚款。但据欧盟委员会内部透露的消息,欧盟的重点并非敦促有关企业提高东欧国家商品质量,而是为他们找到“合法双标准”理由,最终使这些企业无需更换产品配方。

布拉格电台2019年5月报道,捷克籍欧盟议员Olga Sehnalová就欧盟新法分析称,如果东欧国家不改变法律规定,欧盟修法无法解决问题。根据该国现行法律,厂商无需在包装上标明生产者。捷克农业部长声称,准备对施行“双重标准”的企业另外课以200万美元罚款。据介绍,欧美大企业不允许捷克零售商购入为西欧定制的产品,而只能购买其为中东欧市场生产的产品。捷克总理安德烈·巴比表态称:“绝不容忍欧盟内存在两种成员国、两类公民。欧盟公民必须享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

捷克工商业联盟主席Marta Nováková介绍说,捷克共和国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率在欧盟排名第二。商家为了控制成本,势必要动原材料的脑筋,并且消费者可能要以更高的价格买到质量更次的商品。保加利亚的法律允许使用“替代”原料生产食品,比如当地生产的奶酪可能并不含牛奶,葡萄酒与葡萄毫无关系……这正给了跨国企业钻空子的机会。

法媒批评加工食品占据餐桌?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了节省时间,食用越来越多的速食、加工食品。法国统计局Insee发现,最近十年间法国人使用加工食品的比率翻倍。2006年,法国人的日常食品中加工食品占41%,2017年增加到80%。法国食品安全局Anses2016年的调查发现,在家吃饭时,法国人餐桌上1/3的食品为自家制作,剩下的2/3是工业制成品或外卖。自家厨房逐渐被工厂的“大厨房”取代。

2018年4月,法新社公布了名为Nutri Net-Santé的研究结果,该调查基于2009-2017年在互联网上的调查问卷完成,研究对象的年龄中位数为43岁。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要求104980名观察对象在两年期间每6个月填写一次膳食习惯问卷,然后计算其摄入元素的平均含量,将其视为8年随访期间的饮食摄入量。在此期间,科学家发现2228例癌症病例,包括108例死亡病例以及739例乳腺癌病例。他们发现日常饮食中“超级加工食品”每增加10%,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2%,乳腺癌风险增加11%。

“超级加工食品”主要是完全由糖、脂肪和其他家庭烹饪不会使用的材料--比如氢化油、变性淀粉制作,并加入防腐剂--比如亚硝酸盐制成的加工产品。比如:批量生产的面包/蛋糕/饼干、巧克力棒、甜味调制饮料/汽水、炸鸡块、速溶蔬菜汤、即食饭菜。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可的国际食品分类标准NOVA,“过度加工食品”还包括:香肠、早餐麦片、水果饮料、水果酸奶、汉堡包、人造黄油,以及婴儿配方食品--水果、蔬菜泥……

具体说来,脂肪、含糖饮料、添加剂与人类罹患癌症风险增加有关,加工甜食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科学家初步推断,原因是加工食品营养品质低,同时脂肪、糖、盐、添加剂含量高。另外,在制作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了新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