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杀死”鹿晗

作者 | 吴清缘 · 平台 | 法科奥夫

《上海堡垒》,上映四天,票房不足两亿,豆瓣评分3.3,彻底扑街。

而同时扑街的,还有鹿晗。

对于三十而立的鹿晗来说,他所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只是过气与否——

时至今日,他已经彻底沦为了票房毒药,在商业电影的世界里,鹿晗的价值居然是负的。

或许连鹿晗自己都不会想到,这一切居然会来得如此之快:

从巅峰到陨落,才不过短短三四年的时间。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到2015年。

彼时的鹿晗,人气如日中天,在流量和话题度上一骑绝尘。

然而当时的鹿晗其实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而大家记住的,只是一张极其俊美清秀的脸庞,还有来自EXO-M的“归国四子”的名声。

对于鹿晗而言,他红得突然而又迅速。

包装、炒作一通操作猛如虎,硬生生把他抬到了业界顶流的位置。

和吴亦凡等一干小鲜肉一样,鹿晗之所以能成为业界顶流,是因为他们吃的是华语娱乐圈第一届的流量红利——

不需要拿得出手的作品,直接靠人设和炒作就能走红,这种造星方式,在鹿晗之前,还前所未有。

鹿晗就这么红了,而广大群众是懵逼的。

大家只知道这个长相俊美的年轻人很红很有名,但是对于他有什么作品却一无所知。

15年,鹿晗参演的电影处女作《重返20岁》口碑不俗,3.64亿的票房也算是差强人意。

话说这个时候的鹿晗,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其实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的。

彼时的鹿晗红遍大街小巷,虽然并没有多少作品傍身,但是观众们多多少少会对这么一名顶流明星产生兴趣和好奇。

而这时的鹿晗倘若能继续拿出作品证明自己,那么他或许真能靠自己的本事杀出一片天。

然而实际情况则是,鹿晗一直一直一直在划水。

2015年的《我是证人》,豆瓣评分6.1,票房勉强过两亿,口碑一般,票房扑街。

2016年的《盗墓笔记》,豆瓣评分4.7,票房倒是超过10亿,但是口碑一塌糊涂。

仍旧是在2016年上映的《长城》和《摆渡人》,鹿晗各在片中打了几次酱油,而两者都是16年令人咬牙切齿的烂片:

一个豆瓣评分4.9,一个豆瓣评分4.1,可谓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2016年,鹿晗锁定了这一年一半的烂片。

17年,鹿晗重振旗鼓,电视剧《择天记》横空出世,喜提豆瓣4.1分,和《摆渡人》的分数打平。

18年,《甜蜜暴击》再度刷新鹿晗演艺生涯的下限,豆瓣评分只有2.6分,直逼豆瓣最低分。

从此以后,在广大观众心中,鹿晗再也不是没什么作品的神秘巨星,而是烂片和不靠谱的代名词,继而成为无可挽救的票房毒药,而《上海堡垒》的扑街,其实也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上海堡垒》毁掉了鹿晗,而是鹿晗“杀死”了自己。

从出道之日起,完全没有任何上进心的鹿晗,就必然会面临如今人气和口碑全面坍塌的境况。

相比较而言,常被人们相提并论的吴亦凡近几年勉强坐稳了嘻哈歌手的人设,即便唱功的提升空间仍旧深不见底。

而张艺兴虽然身陷假唱风波,但是在黄渤调教下拍摄的《一出好戏》,演技着实令人眼前一亮。

而一向被业界吐槽为“面瘫”的李易峰,也拿出了《心理罪》和《动物世界》这两部诚意之作,演技在我看来虽然仍旧一般,但进步也确实有目共睹。

而鹿晗呢?

出道这么多年,对于艺人的自我实现,完全没有任何追求。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鹿晗是这么对记者说的:

“我没有想过要留下什么,因为太难了。”

我相信这是鹿晗真诚的表达,因为这么多年来,他确实是这么做的。

而当鹿晗最红的时候,他或许以为自己能顶着业界顶流的招牌混上很久,但是事实证明,当鹿晗的流量失去口碑,他最终会被自己的流量所反噬——

而这一切,归根究底,都是鹿晗自己做出的选择。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