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还是西进:战国早期魏国战略浅析

500

东进还是西进:战国时代早期魏国战略浅析

 作者:胖达真人   

校稿:戴硕雷 /  编辑:尘埃

500

       战国初期,魏国继承了晋国以运城盆地为核心的地区,运城盆地也是晋国没有分裂之前最关键的板块,向东可以进入中原地区和河北平原,向西走崤函道或者蒲坂津的黄河渡口可以直取关中,继承了春秋霸主晋国核心区的魏国,在战国初期时期短暂成为霸主,却又很快衰弱,本文以魏文侯和武侯时期地缘战略为核心,浅析魏国在战国早期地缘博弈中的成败得失。

500

   

魏文侯时期

魏国在西线下出了称霸的第一步棋,从公元前413到公元前409年,文侯以吴起为将,攻略秦国河西。这第一步倒很有想法,既封堵了秦国东进的大门,剪除了侧翼威胁;还直接威胁秦国腹地关中。可惜没有谋求进一步发展,便在西线设西河郡,转而进入守势。

但第二步魏灭中山就得不偿失了:魏国本就被韩国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中山国又在赵国邯郸郡以北、太原郡以东,与魏国并不相连。魏国向赵国借道,帮赵国灭亡不断骚扰其的中山国。

苦战三年,魏国于公元前407年居然灭了中山国。现在邯郸郡被南边魏国东郡和北边中山郡同时夹击,太原郡代郡又被魏国南边河东郡与东边中山郡封堵,于是赵魏有了裂痕。

魏国有东郡这块飞地就已经够头疼了,东郡在战国时代比较富裕,又不舍得拿它换赵国的太原郡,自从打下中山国,又多了块飞地。三部分国土互不交界,还非常遥远,不能相互支援。虽然赵国这时候还比较弱,但也不是短期内能够灭亡,再加上赵国可能会暗中支持中山国的反叛,又要保留一定规模的军队镇守,必然分兵,这样会削弱西线与南线的军力、财力、物力。早期赵弱魏强还好说,以后赵强魏弱就显然无以为继,况且中山国地处平原,无险可守,以致处处漏风,进一步加大了防御的难度。

500

公元前405年,齐国内乱。此时三晋联盟虽貌合神离但关系也未破裂,击败齐国趁势扩张领土,且逼迫齐国引荐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晋为诸侯,也符合三晋的利益,于是双方交战,三晋大胜。这样作为三晋盟主的魏国又结怨于齐国。此役中魏国虎口拔牙,从齐国夺取了赵国垂涎三尺的漳水南岸邺(今河北磁县东南邺镇),加厚了东郡的纵深,但进一步威胁到当时赵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中牟西方是太行山,没有拓展空间,东北方是魏国邺,东方是魏国宁新中(今河南安阳),东南方是魏国朝歌(今河南淇县),基本上被魏国包围。不得已赵国迁都邯郸,这深深加重了赵魏的矛盾。

500

公元前400年,三晋又联合伐楚,一直打到桑丘,逼迫楚国归还榆关(今河南中牟县南)给郑国,于是魏国又与楚国交恶。

 

 

魏武侯时期

公元前396年,魏文侯去世,武侯即位,起初依然维持着三晋联盟。先是在公元前393年,魏国两线作战,打击郑国与秦国。有鉴于老爹四面出击而无所得,武侯决定调整战略,于是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秦国偏居西陲,虽有八百里秦川,但国贫民瘠,雍都又太远,挥师西进后勤压力太大;南方楚国河南地,距离适中,一马平川,运输便利,良田广陌,户口殷实,于是选择南下击楚。

公元前391年,三晋再次伐楚,楚国大败,魏国夺取大梁(今河南开封市西北),袭占襄陵(今河南睢县)。楚悼王力不能支,于是贿赂秦国,秦惠公趁三晋主力集中于南线,避实击虚,出击三晋侧翼——重镇宜阳(韩国,今河南宜阳西)。韩魏联军担忧腹背受敌,不得已东返,与秦激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双方僵持不下。见秦国独木难支,楚悼王又连横齐国,齐国也是枕戈待旦,想一雪前耻,集中兵力击破东线魏军,拿下襄陵城。西线秦军迟迟不能取胜,与戍守河西的魏将吴起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形成对峙。第二年,秦军怕战事旷日持久影响农事,决定速战速决,再次集中兵力,主动出击阴晋要塞,无奈吴起技高一筹,武卒锐不可当,秦军惨败。接着吴起尽起河西之兵反击,魏军势如破竹,直达关中腹地武下(今陕西华县东)。只是由于魏国中了秦国的反间之计,迫使吴起逃亡楚国,魏国才停止西进的步伐。

500

三晋两次伐楚,韩、魏均有所得,赵国出工甚力,因相距甚远,却无尺寸之地,于是心怀怨恨。

公元前386年,赵国内乱,魏国接纳叛臣赵朝,帮助赵朝北伐邯郸,企图干预赵国内政,扶持更易控制的赵朝,以取代赵敬侯,被赵军击退,于是赵、魏关系彻底破裂。公元前383年,魏国本欲继续南下伐楚,赵国却突袭魏之附属国卫国,破其国、围其都,卫慎公求救于魏。于是魏军出击,败赵于兔台(今河南清丰县西南),赵不敌,求救于楚。吴起在楚变法八年,虽未彻底,但楚也渐强,跃跃欲试。趁魏军主力集中于北线,楚军偷袭魏国腹背,先后攻取州(河南温县东北)和梁门(大梁西北要塞),进逼林中(梁门之北),切断了魏国东部与西部的联系。同时,赵军南下击破犹豫不定之魏军,魏国首尾不得相顾,遂求和。

公元前380年,齐国趁三晋动乱,欲图灭燕,然后南北夹攻赵国。唇亡齿寒,赵国审时度势,同意和魏。三晋再次联盟,出击齐国,齐不敌、大败而回。公元前378年,齐国自恃强大,再次与三晋大战,不敌败北。

500

三晋主力与齐军轮番大战时,魏军主力东进,中山故地防御空虚。接着暗流涌动,中山桓公率鲜虞残部反叛,星火燎原之势。魏守军孤立无援,遂战败,最终中山复国。魏国历经两世,付出无数钱粮和军力打下的中山国,最后白忙一场。

失去中山的魏国希望从楚国获得领土补偿。此后从公元前375年到公元前371年,魏、楚多次交战,互有胜负,相持不下,陷入胶着。南下之计遂破灭。

南下不成,武侯决定转而向东谋取新败之齐,于是联络燕、卫、鲁三国。公元前373年,双方再次大战,齐国再败。祸福相依,赵国不愿齐亡,同时又想吞并卫国,趁卫军主力随魏军东进,偷袭卫国得手。武侯震怒,中断伐齐大业,西归反戈一击,赵大败。本已缓和的赵、魏、韩联盟再次破灭。

武侯热衷于中原逐鹿,与赵国、楚国、齐国轮番大战多年,不仅毫无多得,还让中山复国。尤其青睐夺取的楚国河南地也由于地处中原四战之地,无法固守,武侯四处树敌却缺少真正成果的征伐为后来魏惠王时期的霸业的破灭埋下了种子。

 

总结

 

国力不具有压倒性优势之时,用兵中原一向是大忌。魏国战国早期屡次逐鹿中原,却始终无法破局,以笔者后见之明,魏国将征伐重点放在中原和河北平原属于严重战略失策,这一错误策略也最终决定了魏国的衰败。

魏国应该采取的地缘策略首先是将维护三晋联盟作为长久坚持的国策,赵国向东可以与齐国相互牵制,韩国向南在赵、魏协助下可以与楚国相互掣肘;为了巩固联盟,自然要让利,放手赵国吞并卫国、韩国侵占郑国以换取魏国用兵秦国,这是合作。

第二是放弃进攻中山,甚至放弃对河北与中原的角逐,将讨伐重点放在西线的秦国。魏国并非没有机会灭秦国,但在这个关键时刻,魏国去灭了中山国,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增强魏国竞争力,反而进一步消耗了资源,同时得罪了赵国。

相比而言,用兵关中既能扩充国土;又能不与三晋兄弟相互冲突;何况拿下关中,还能南下汉中和经略巴蜀;对楚国也能形成居高临下之势。这才是一个斗争的方向。

但实现上述战略,需要解决魏国国土的破碎的问题。赵、魏曾经多次换地,但就是方向性错误。战国时期,魏国领土分东部和西部两个部分,两部分仅有一条道路相连。西部有河东郡、上郡和西河郡;东部有东郡、河内与大梁。而东部比较富庶,尤其是后来西门豹治邺,东部进一步发展。那时的富裕代表人口稠密、良田广陌和手工业发达,魏国一直把战略中心放在东部也是这个原因。为了给东部增加防御纵深,魏国从楚国手里夺取大梁,从赵国手里换回中牟、泫氏、平丘、兰考和首垣。但这种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使魏国反而陷入诸侯的围攻之中。

其实用东郡换太原郡、用河内郡换上党郡才是更好选择。太原郡能与河东郡、上郡、西河郡、上党郡连成一片,国土能形成一个整体,魏国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山西,借着山西表里河山,就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如此,魏国就能无后顾之忧,全力用兵关中,也能北上攻灭代国,却林胡和楼烦,收北方三郡。

500

无论是用兵关中,还是出击代国,东方诸侯也不会干预。这种化外之地、蛮夷之所,还不放在中原大国眼里;即使楚国与秦国是姻亲之国,会有所表示,但也不会有大的动作,毕竟楚国的重心也在问鼎中原;魏国甚至可以联络齐、赵、韩进行牵制。总之,这样也许才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破局之策。

                       

作者:胖达真人,热爱历史的军事爱好者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