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的乡镇,看见超现实的生活

成焕发是一名生活在巴黎的中国摄影师,他从 2017 年开始回国拍摄中国的乡镇生活。他在中国乡镇长大,这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但不断破坏再重建的错位景象,又让他感到陌生和好奇。他去到山西、湖北、山东、上海等地方,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景和人物,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异的“Chinese Wonderland”。

500

500

2012 年我来到法国留学,从一个单一意识形态和思想控制的社会转到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观察中,开始反思自己对中国自身的了解是多么局限。尽管我定居巴黎,还是从 2017年开始,每年抽时间去中国各个地方旅行,从人类学的角度做一些田野调查,而 Chinese Wonderland 系列是从这些调查式的旅行中筛选出的一些照片,目前还在进行中。

作为出生在中国乡镇的我,每次回到家乡都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之快。中国乡镇的城市化发展极其迅猛,同时电子商务的极度发达让消费主义彻底席卷中国各个角落。中国发展进程之快,以至于每五年甚至更短时间产生的新一代人,都跟往辈产生很大的不一样。而老一辈则在不变和社会剧变的浪潮中徘徊。中国在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的哲学观下,经济效益指导一切,便带来了许多超现实的景观。人们穿着热闹而鲜艳,似乎是 wonderland 里的角色,但有些人看起来却越来越不属于他们所长久以来居住的地方了。我尝试拍摄不同年龄层,不同文化教育背景,不同经济条件的人的肖像,姿态和衣着风格等。对于每个被拍摄的人,我都尽量捕捉他们鲜活而原汁原味的形象,而不会去用预设的观念塑造他们。而我所遇到的各种人物,有的人非常市井却散发出不自觉的幽默感,有的生活在底层却有着努力生活的热情和尊严,有的年轻人充满活力却给政治晚会做口味烂俗的表演,有些人看起来特别自信开心而一些人却依然为生活挣扎……

中国土地上充满了二元对立的事物,这种复杂性发人深省,却也让这片土地有种充满生气而迷人的气质。我要继续探索中国不同的城市和乡镇,记录下这个时代中国更多人的肖像和风景。并且寻找一些值得长期深入拍摄的地区和人物。

图、文/成焕发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单读: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吧。

成焕发:我出生在湖北大冶,80 后,在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毕业后,2012 年来到法国留学,就读巴黎美院,并于 2017 年造型艺术硕士毕业,现在留在巴黎继续做摄影。

单读:这些照片都拍摄于哪些地方?你是怎么选择拍摄地点的?

成焕发:威海、平遥、湖北家乡大冶、武汉、上海、云南等地方。有 5 次左右专门为了一些拍摄的旅行,每次时间有长有短。其实地点选择有很强的随机性,比如 17 年朋友在给平遥电影节做事儿,推荐我过来看看,贾樟柯总是选择山西当地人作为演员,而山西是西域和中原的交界区,原住民姿势和形象特别有意思,平遥是国际旅游景点和城乡结合部的完美结合体,文化上“曾经阔过”,兴许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便立刻买了车票去了。后来 18 年又专程回国拍摄了一周平遥。17 年去过一些地方,但是没拍很多照片,更像是“踩点”,18 年重新去那些觉得有意思的地方去拍摄。

单读:你创作这个系列的最初动机来自哪里?

成焕发:我 16 年去云南玩儿,城市化发展对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原住民产生了很多改变,村寨的少年们都必须去城里打工。淘宝可以直达各个偏僻的山村,布朗族的大妈穿着印有碧昂斯性感照片的 T 恤。我在国外看中国的新闻大多是宏观层面的,而中国的改变在人们生活中的小细节里面反应出来。不过中国地理过于复杂,需要慢慢去做。目前的创作才刚刚到前餐阶段。

单读:在出国生活之前,你在中国进行过类似的观察和拍摄吗?

成焕发:我考取巴黎美院的一组作品是拍摄深圳华强东等地方的小贩。2010 年从北京的大学翘课去深圳的一个时尚摄影工作室当摄影助理。当时自己比较迷茫,跟堂哥挤在郊区的窄小出租屋里,每天跟小区所有打工仔一起坐 1 个小时公车去市中心上班,拿着 600 的实习工资。这段经历深刻体验社会底层的生活,便对深圳的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状态比较有兴趣。但那时候拍摄更多靠直觉,抓拍和偷拍。技术和美学上很粗糙,也比较讲究形式感。现在我倒想回到深圳去拍点东西,比如深圳三和大神。

单读:回到中国乡镇的拍摄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成焕发:可能因为自己生长在乡镇吧,对乡镇生活更有亲近感。城市太大而陌生,即便已经在大都市生活了很多年,总觉得不属于那里。乡镇里的人也更友好,即便是陌生人,自己对他们似乎更熟悉。

单读:你 2012 年就前往法国学习并定居,这七年国内变化非常剧烈,您再回到国内旅行的时候会明显感到一种断裂感和陌生感吗?

成焕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生活便利程度发达了太多太多,电子商务,城际交通越来越好,在古香古色的欧洲生活久了,刚回到北京上海有很强烈的视觉震撼。当今的中国就像战后的美国一样,新鲜而又充满了冲突,人们的心态很开放,什么东西拿来就用。人们的穿着,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都有很大的改变。年轻人似乎都觉得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满满的自信和早熟让我都感到惊讶。这些都让我更有创作的欲望了。


单读:每一次回国拍摄与上一次相比,创作心态上都会有更新吗?

成焕发:会对之前拍的东西有很多质疑,想这一次要做的更好。拍摄会有各种各样难预料的困难,拍摄达不到预期的深入程度,时常有挫折感。不过还是很享受孤独旅行拍摄的感觉,这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之一。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单读:拍摄中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或者有碰到什么困难吗?

成焕发:最期待拍摄本是拍摄昆明郊区的小人国,里面都是小矮人在表演,17 年好奇去看过一次,跟小矮人和园区里面的人聊天,让我重新审视人权问题,好的人权环境必须有健全的社保系统来保障,而中国这方面还是很落后,小人国看似不人道,但矮人们确实能够赚钱养活自己,许多矮人之间也找到了爱情,结婚生小孩。18 年便专门过来拍摄,在那边呆了一个星期,跟园区的小矮人们都混个脸熟。可惜题材敏感,没有得到园区许可深入他们的生活来进行拍摄,最后只是拍了很简单的一些照片,是我最大的遗憾。

单读:怎么看待拍摄中的一些符号性的东西,比如佛像?

成焕发:佛像是在湖北老家殷祖拍的,老家向全国输出很多古建筑,雕塑,我爸爸经常去全国各地建神龛啥的。而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古建筑和神像,是各个地方发财致富的门面。人们对神像更多是有求必应的实用主义的信仰,和我在藏区看到的藏族佛教的庄严感完全不一样。而乡镇的生活我没看到有任何关乎精神上的追求。拍摄佛像,更多的是想拍到国人精神的缺失感。

单读:你在近似随机的拍摄过程中,哪种特质的人物或者事物会特别吸引你记录下来?

成焕发:我一般选人都看眼缘,喜欢拍摄那些比较“可爱”的人。我偏向于拍摄有血有肉的底层普通人。拍摄的时候我没有想太多,看对方愿不愿接受我的拍摄。比如在平遥街上遇到的老大爷,摆摊卖廉价玩具,挺可爱的,长得像我爷爷,我买了个飞机,让他拿着拍了几张照片,后来每次路上遇到他,他都跟我点头致意。


单读:你怎么定义您镜头下的“魔幻”?

成焕发:最强烈的魔幻感是昆明彩虹桥村被移为平地,几座破败的钉子户耸立在瓦砾山头上,就像是飞机轰炸后的废墟。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房地产和政府勾结的强拆行为,村民带我参观了各户钉子户,让我多拍点照片给外地报社,希望有朝一日还他们公道。一个钉子户的男孩拖着一株假花回家,便让他站着拍几张照片。那束假花就像是缥缈虚幻的希望。

当然,中国土地上五彩斑斓的魔幻风景更像是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下的产物,黑猫白猫能用来赚钱的就是好猫,便有了很多不协调的风景。

单读:异国生活的经历让您和家乡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带来的新视角是什么?

成焕发:在中国城市里大家都不太友好,我本来脾气很好,回国就容易变得戾气很重。回到家乡探访过去居住过的村子,大家都会急切地问你一个月收入多少。大家对很多陋习归结为“农村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所感受到最大的差别是,国内的价值观过于单一,在强调的多元化和思辨性的法国生活久了,回到国内就会有种强烈的不适感。不过回来之后换了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一些事物。开始用文化经济等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和行为。不过中国本身的差异就比较大,我在北京五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让我对湖北老家感到陌生,而从欧洲回到北京,发现北京的生存环境,人们的生存状态、政治环境,竟然如此可怕。其实,从熟悉的东西中发掘不平常的一面,这种艺术更有洞见。这也是我为什么又重新对中国乃至家乡和家庭这些素材感兴趣的原因。而那些不同都可以从生存哲学,家庭观念,经济状态,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历史等等方面得到解释,出国学习和与国外的对比,帮助我从逻辑上弄清楚这些,而不是简单用国民性解释一切。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单读:在拍摄时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进入到他们的生活的呢?是单纯的观察者吗?

成焕发:这涉及到拍摄方式问题,我一般不会去偷他们的肖像,一般都会先跟拍摄对象聊天,得到拍摄许可,拍完照片经常会加微信发给他们照片。当然,有的时候不涉及拍摄肖像,一些有意思的瞬间还是值得快抓的。

单读:你无目的、无计划性的拍摄会有造成某种遗憾吗?还是带来了更多的惊喜?

成焕发:这会让摄影师和拍摄人物的关系只是留在一个比较远的距离,而且拍摄主题不够集中。不过这也让拍摄有比较大的广度,涉及到很多人和物。另外,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比你的想象力要丰富,出去走走看看,总有意外收获。而不带偏见和预设地进行拍摄,画面会更丰富,更含混。

单读:在国内旅行时,除了拍摄之外,你的大部分时间在干什么?

成焕发:见见朋友,到处走走,先观察,看有没有有意思的东西。16 年去电子垃圾拆卸镇贵屿旅行了一个多星期,没拍一张照片,去当地住下来,像当地人一样购物逛街聊天,生活一段时间也是很有意思的。但也很奢侈。

单读:你个人作品的不同项目之间有什么共享的内核吗?或者是完全不同的?

成焕发:拍摄人物最重要的是摄影师跟被拍摄者的距离。在欧洲我拍摄的更多的是朋友和私人生活,而在国内的拍摄更多是陌生人。但是态度是一样的,尊重每一个人,看到每个人的特点,抓到他们在我面前的鲜活而原汁原味的形象。

单读:接下来该系列的拍摄准备做出什么改变吗? 

成焕发:以后的拍摄应该会分成两条线,一面是继续去不同地方拍更多的人和景并更加精选,另一面是挑一些有意思的地区,花更多时间拍下去。目前我最想拍的是家人,家乡的风景和人。能把私人化的东西拍得让别人也感兴趣是最难的。几年以来一直不知道怎么下手,现在拍摄时机成熟了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