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恋爱有多“苛刻”

95后,迈进24岁,轮到他们站在聚光灯下。

这届年轻人似乎随心所欲,不受约束。他们思维敏捷又毒舌,喜欢调侃,热爱自黑,挂在嘴边的“老公”随着热播剧换来换去。母胎solo没关系,但一定要磕CP。

一边嚷嚷着不想结婚,一边又艳羡别人甜甜的爱情。这虚无缥缈的恋爱观令人迷惑。

500

印象中他们的爱情太浮夸,可能一次偶遇就足以动心;他们的决定好像也很草率,看爱情电影感动掉泪,出了影院立马向暗恋对象表白。大概这就是浪漫至上的95后吧?

并不。95后真实的恋爱观有着出乎意料的“苛刻”。

四成女生希望恋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近七成人主张AA制;有颜有感觉只是门槛,没点儿共同爱好不算深交;至于婚姻,他们理想的结婚年龄居然是26.5岁,期待在毕业三四年内结婚,比70、80后更看重结婚有房……

这群表面上嘻嘻哈哈的年轻人,开始展现他们对爱情理性而严谨的一面。“为爱苛刻”的95后究竟是怎么想的?

500

   喏,这位大神

   就是我男/女友

70后的恋爱是安稳过日子,80后追求疯狂的浪漫,90后徘徊在“结婚或单身”的哲学命题里,而95后的恋爱从搜到暗恋对象的社交账号开始。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他们的“挖坟”技能炉火纯青。表面不动声色,背地里热火朝天,对喜欢的人曾经的社交动态做“阅读理解”。

从TA曾报名的街舞选拔表、计算机竞赛获奖历史、标记过的小众电影、点过赞的煲汤视频中挖掘其兴趣点;扒出对方在博物馆打卡的照片、周末自学德语的日常以及平板支撑的小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地还原其生活态度。

500

TA居然是读过2000本书的豆瓣大神;TA还发表过这几篇逻辑严密的论文;朋友圈里TA分享的那首歌,恰好也是自己的最爱呢。

“我不能和每天只问‘晚饭吃什么’的人在一起,而是想要和一位聊得来、有契合度,相互欣赏的人共度一生。众多95后把“灵魂有趣”作为择偶需求,而这就是他们没说出口的话。

探探报告显示,从前爱打游戏被视为“不务正业”,如今却是95后选择伴侣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年纪越小,对另一半打游戏的宽容度越高。

不止一位95后表示,希望伴侣能和自己一起开黑,至少也不要反对自己玩游戏:“这关系到TA是不是尊重和认可我的生活方式。

500

95后热衷的事物也反作用于时代。游戏电竞已经成为一门新兴产业,诸多高校陆续开设电竞课,王思聪投资电竞行业并培养资深队员,偶像剧男神不只有霸道总裁,最新的职业是电竞赛手。

既然是自己千挑万选的恋爱,95后很少矜持地表示两人“合适”或“投脾气”,他们毫不掩饰对恋人的欣赏:“这位carry全场的大神,就是我男友!”

感情不怕谈钱

95后的恋爱中,钱是可以摆在明面上谈的。

关于对伴侣经济条件的考量,95后有着超越年龄的务实。报告显示,上海、北京、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区的95后普遍对另一半月收入要求1万以上。

500

“既然我有能力赚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找男朋友至少要达到生活1+1>2的效果吧。对恋人月收入期望较高的人,多半是自身已经足够有资本。据《探探95后恋爱报告》,近七成硕士生要求另一半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三成人表示2万元为伴侣理想薪资。

能挣会花,就不算败家。作为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95后可以接受高消费水平的恋爱。

七成以上的95后每年愿意在恋爱中花费2.4万元左右,相当于平均每个月要给女朋友买7支一线奢侈品口红,或是每月送男友一个Switch游戏机。

把“有钱”作为享受爱情的基础,95后的确出人意料。但这绝非源于追求物质的虚荣心。

500

钱换不来爱情,爱情也换不来钱,失去经济基础的恋爱必然充满窘迫和委曲求全,他们以成年人的理智和成熟,去追求钱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自由,维持着爱情的平等与体面,更是对彼此情感与生活的负责。

95后对恋人经济上的高要求,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男生承担全部/大部分开销”的传统观点真的不OK。68.3%的95后认为约会花费应该AA制或轮流买单,而95前这一比例仅为31.4%。

坦诚地谈钱,是95后理想恋情的打开方式。AA不伤感情,恋爱中的每一方都有权享受宠爱。

500

“你无条件地让TA出钱,TA也可以无条件让你做事,不是吗?消费只是一方面,具有平等观念的男生我才会愿意交往。”

他们更从容地跨过“男大女小”“男强女弱”的传统婚恋模式。九成男生接受姐弟恋,五成95后可以接受5-10岁年龄差。

从95后男生的恋爱誓言“她教会我责任和担当,我也要抓紧跟上小姐姐的脚步”就知道,他们的成熟度已经远超过人们对这届年轻人的想象。

婚姻,他们比谁都期待

结婚,他们比谁都谨慎

“结婚最佳年龄”“30岁不结婚”“婚后才知道的真相”……这些热门讨论话题,几乎囊括了这届年轻人对婚姻所有的纠结、矛盾、期待和不安。

500

“真香定律”再次应验:嘴上说着“不想结婚”的年轻人,心里怦怦直跳。95后对婚姻充满憧憬和期待。

相比70后理想结婚年龄为32.1岁,80后的33岁,95后希望在26.5岁成家,即毕业后工作三、四年踏入婚姻殿堂。女生比男生更在意30岁前是否能结婚。

他们眼中的婚姻是大事,因此更要让自己保持理智在线:结婚并不是头脑一热的决定,也并非对父母催促的妥协。

500

 “不受年龄限制去考虑结婚”是这届年轻人的心声

95后希望婚前的双方有相匹配的物质条件,也比70、80后更看重结婚有房:“如果结婚会降低两个人原本的生活水平,我宁愿单着。”

这届年轻人对婚姻和伴侣的质量要求更高,对结婚的意义思考也更深入。“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不会为了养儿防老而生孩子”是95后的普遍共识,他们希望做好物质、心理和事业的多重准备,从容而自信地步入婚姻。

他们的确有这个资本。

我对你要求很高

因为我也不差

成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父辈口中“最好的生活水准”,就是95后的日常生活。

“消费升级”这个词近年才火,而他们已经手握掌机游戏,脚踏Air Jordan,对各大品牌如数家珍。他们的第一次出国不是工作几年后的攒钱穷游,而是高中暑假去美国作交换生。他们的视野,随着3D、移动支付、AI、比特币和5G等新鲜事物的高速发展更加开阔。

即使已经足够好,95后还在期待更好的物质条件,以及更自由平等的精神需求。

500

信息爆发的时代,他们质疑一切,习惯自己寻找答案;从小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他们笃信个人的努力:只有竭尽全力,才是对生活的不辜负。

从舒适的家来到北上广深打拼,金钱,是他们毕业后第一顿来自社会的毒打。花掉1/2的工资蜗居在五环外,见过凌晨四点的天空,也曾在地铁上站两小时累到睡着。

95后更真切地领悟到:生活不易。而这也是独立和奋斗的意义。

500

他们愿意把事情做到极致,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哪怕加班到半夜两点也可以燃到爆炸;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再忙也会坚持健身锻炼;兴趣爱好不只是消遣,他们可以按专业运动员的标准跑半马,冲着电竞种子选手的目标去打游戏;就算追星也能把自己炼成饭圈资深粉,为爱豆的正能量影响力竭尽所能。

“想获得你要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他们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去遇见同样出色的灵魂伴侣。95后“苛刻”的择偶条件,本质上是一种更高级的自律。

……

作为驱动社会向前奔跑的主要动力,每一代年轻人都曾经处在舆论风暴中心。

来自人们的审视目光,从“垮掉”的80后、“被毁掉”的90后,逐渐转移到毕业工作的95后,以及步入大学的第一批00后身上。

他们被赞许和期待,也经受着质疑与批评。他们坦然接受这种鞭策,并把它当做证明自我的动力。

风口浪尖上95后,和“每一代年轻人”一样青春热血,经历社会,体味生活,淌过爱情和婚姻。同时他们又如此独特,沿着自己慎重思考、谨慎选择后的感情印迹飞速成长——带着那份超出年龄的警醒、理智和严苛。

数据来源:《探探95后恋爱报告》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