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违约经纪人自掏5万解决投诉 链家 “先行垫付” 坑的是自家人?

信网/信号新闻11月14日讯 “卖家变卦毁约,法院判了双倍返还定金,结果执行不了,公司逼着我和领导掏腰包把钱先给买家。对外宣传的‘先行垫付’,怎么到我这儿就成了员工兜底?”近日,北京链家置地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链家”)前经纪人吴先生向信号新闻(热线0532-80889431)反映,链家为解决客户投诉,强迫自己与商圈经理各垫付了5万元给客户,钱到现在也没退回来。然而,链家所属的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没有相关的客户投诉记录 ,也找不到吴先生反应问题的记录。
卖家违约拒退定金
吴先生回忆说,2020年7月5日,当时他还是北京链家的房产经纪人,陪同客户实地看了一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房子。买卖双方当日达成交易意向,当晚签订了《买卖定金协议书》,约定房屋成交价365万元,定金总计40万元。买家于签约当日先支付10万元,剩余30万元按交易进度分期支付。
吴先生说:“签完定金协议不久,卖家就变卦了,要求定金从40万元涨到50万元,买卖双方来回谈了好几次都没谈拢。”没谈拢的原因是,买家认为卖家提出的“遭遇疫情往后顺延交房时间直到疫情得到控制”和“疫情后连续7天无确诊再交房”系无理要求。最终,卖家明确表示房子不卖了,拒绝退还收到的10万元定金,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诉讼期间卖家将资产转移
此后,买家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二审法院均判定卖家构成违约,需向买家双倍返还定金。为维护客户的权益,吴先生全程跟进了这起官司,还以证人的身份出庭作证。但由于自己的法律专业性不强,且链家的法务人员未及时介入,卖家在诉讼期间完成了资产转移,等到判决生效后强制执行时,其名下已无可供执行的财产。
纠纷发生后,吴先生想起链家公开对外宣传的“安心服务承诺”中有“先行垫付”的机制,就第一时间向公司申请“先行垫付”,却被驳回。“公司称定金不在'先行垫付'范围内,这拒绝的理由实在太不靠谱了。从业多年,我从未见过公司关于该条款的书面说明。能不能垫付,在我看来只是领导的一句话。” 吴先生告诉信号新闻。
吴先生介绍说,当时链家明确表示,因这起纠纷涉及10万元以上金额,属于重大客户投诉,若不能妥善解决,管辖他的商圈经理将被降级,吴先生也得“卷铺盖走人”。
吴先生觉得很委屈,在他看来,整个交易过程中自己尽职尽责,没有失误,是卖家毁约且转移资产导致买家收不到定金。公司为了平息客户的投诉,把责任都推给了基层员工。但为了能继续在链家工作,吴先生只能忍气吞声,接受公司的决定。他说:“一边是公司施加的压力,一边是买家没拿到赔偿不断投诉,到了2021年的5月,我和商圈经理实在没办法,只能各自掏了5万元,凑齐10万元垫付给了买家。同时,我们与买家签订了协议,约定了法院的强制执行如果能拿回钱,钱优先返还给我们。”
客户投诉是平息了,但吴先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让他想不到的是,垫款4年多过去了,仍未收回自己的钱,而他去年已从链家离职。近期,他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找链家“讨说法”。
链家“先行赔付”各地执行标准不一
信号新闻调查发现,南京链家曾于2023年9月在官方视频号上发布了一条视频,详细介绍了法院判决生效后卖家无偿还能力、南京链家先行垫付客户10万元定金的经过。上海链家也有类似的案例。
吴先生表示,南京、上海链家的经纪人同行们很幸运,但在北京的他却面临“不垫付就离职”的压力。吴先生说:“更可气的是,如果公司法务人员能及时提醒我们去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根本就不会走到这一步。我认为公司把风险和工作失误的代价,都转嫁给了基层员工。员工能兜住的损失,公司就装看不见。兜不住的,才当作‘先行垫付’典型案例大肆宣传。”
贝壳找房:卖家单方违约不在“安心服务承诺”范围内
11月11日,信号新闻联系了链家所属的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称, 经追溯和核对记录,公司未收到过关于此单交易的客户投诉。这单交易属于卖家单方违约产生的纠纷,不在规定的“安心服务承诺”范围内。对吴先生提及的情况,公司并不了解,也没有吴先生向公司反映问题的相关记录。
山东诚功律师事务所刘国建律师表示,从法律角度来看,若链家对外公开宣传“先行赔付”,该宣传内容已构成明确承诺,对公司具有法律约束力。若链家未能举证证明“定金排除在垫付范围” 有明确、公示的书面约定,仅以口头形式拒绝启动赔付,可能涉嫌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而公司以“降职、离职”为由施压员工垫付,本质是将经营风险转移给基层员工,该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垫付员工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向公司追偿垫付资金及利息损失。
此外,刘律师还指出,链家作为居间机构,负有协助交易双方防范风险的合理注意义务。若公司未及时提醒买家或居间方申请财产保全,导致卖家在诉讼期间转移资产、判决无法执行,则可能涉及未充分履行专业协助义务,应对损失扩大承担相应责任。无论购房者还是垫付员工,均可就相关诉求收集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耿润)





青岛生活服务新闻网站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