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冒牌医生找中国人办假证!无证行医治疗癌症,8个月给169人看过病…
作者 | 一碗米
来源 | 东京新青年
最近,日本一起离奇的“假医生事件”震动了整个社会。

在大阪北新地一家诊所内,一个名为原田伸一的男性假冒外科医生竟然堂而皇之地坐诊,并在8个月内为169名患者治病,甚至还包括了癌症患者。

原田伸一不仅没有任何医师资格,还伪造了自己“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外科医生”的身份,而他的落网也特别具有戏剧性,竟然和一个中国的伪造证件团伙有关。

去年,日本警方在侦办一起涉及中国籍人员伪造在留卡的案件过程中,对相关地点进行了搜查。在搜查中,警方从扣押的物品中发现了一份伪造的日本医师执照影像数据,而这份假证正是以“原田伸一”的名义制作的。
正是因为这一特殊发现,日本警方才顺藤摸瓜,揭开了原田冒充医生、非法行医的整起案件。

据北新地樱花诊所的经营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初之所以录用原田伸一,是因为被他“优秀的履历”所吸引;同时,在面试过程中,双方就“癌症疫苗研究”这一话题聊得十分投机,这两个因素最终促成了录用他的决定。

对于这个小诊所来说,原田伸一的履历表几乎完美得无懈可击。原田自称“京都大学医学部”毕业,并“在京大附属医院担任外科医生35年”。他说话沉稳、术语专业、举止得体,再加上他能准确说出京大医局的一些内部细节,让这个诊所的老板丝毫不怀疑他的“名医”身份。

因为这个诊所里也有京大OB的医生,原田伸一不仅能准确叫出那位医生的名字,还夸夸而谈了不少京大的其他老师,诊所老板对于他的履历也丝毫没有了任何怀疑,以为自己捡到了块宝,当场就拍板录用了他。

就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假医生”,堂而皇之地在日本医疗体系中行医长达半年,从去年9月至今年4月之间,原田伸一为169名患者进行了所谓的“癌症免疫疗法”“干细胞注射”等自由诊疗项目。这类项目不在医保范围内,患者需自费数十万到上百万日元,而治疗效果往往缺乏临床验证。

虽然诊所方面也向原田伸一索要过相关的学历证书,不过原田伸一都以搬家时候搬家公司给弄丢了,还没来得及补办为由,搪塞过去了。

那么,原田伸一的真身到底是谁呢?
据警方调查发现,原田确实担任一家名为“エトセル研究所”(Etocell研究所)的公司代表,该公司主要从事“癌症疫苗”的研究与制造。作为所长的原田自称研究癌症已经44年,正在推进人体临床试验和开展生发相关业务。

在公司网页上,原田还指出在2022年3月已经申请并获得了一项与“癌症疫苗”相关的专利。不过真相却是,这项专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尚未得到科学验证,仅能确认他确实以研究者的身份从事过相关研发活动。
当记者按公司网页上的地址去寻找原田的研究所时发现,这个地址上并没有他们所谓的公司或研究所。

这个事件曝光后,一名熟悉原田伸一的曝料者也讲述了一些往事。曝料者称,他大约在2017年左右,在一个叫“和平号”的邮轮上认识了原田伸一,那次航行从南美一直到南极,共107天。当时的原田伸一就自称自己是医生,还说自己毕业于京都大学医学部,还谈到什么"能治疗癌症的免疫疗法"之类的内容。

在旅行途中原田伸一的某些行为让他印象深刻:“他手里拿着一颗像是水晶的球,一边抚摸着它,一边说这是在提升集中力、增强念力。那样做之后,他说自己的能量会变强。那时候围观他的人有三四十人,多的时候能到五十人左右。”
也就是说,至少从八年前开始,原田伸一就已经冒充“医生”的身份在活动。

其实,原田伸一的履历书上存在着很多可疑和不自然的点,专业的医生一眼就能看出很多问题,比如他写着"入社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离开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之类的说法,但其实真正的医生一般会用"入职"这样的表述,而不会用“入社”,毕竟医院不是公司,这种说法挺奇怪。

此外,他的履历上写着1984年3月取得医师执照,但实际上,那个年代的正式发放时间通常是在4月或5月。还有,在特长一栏里写了"外科手术",这种写法也不太正常。因为手术本来就是医生的本职工作,一般不会把它当成"特长"来写。
也就是说,只要稍微仔细和严谨一些,就能发现原田伸一的漏洞。

让人更震惊的是,在日本,类似原田伸一的案件并不是个例。

在千叶县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整形外科诊所的司机,原本只是陪同医生出诊的随行人员,但他在没有医生执照的情况下,后来竟在诊所里行医长达30年。事情的真相是因为他一次超速行驶被警方拦下,才意外被发现。据说他的医学知识完全是靠自学掌握的。其实,整形外科有时几乎成了老年人的“社交沙龙”。一些诊所的运作模式是,遇到复杂的病例就转送到能做手术的大医院,而对于常见的颈部、肩膀、腰部、膝盖疼痛,只要随便开点止痛药和膏药贴布,就能应付过去,诊所的运转也就维持下来了。运动疗法的部分则交给理学治疗师负责。早在很久以前,美国就曾出现过一种说法,叫做“整形外科无用论”,意思是认为整形外科有被取代的趋势。

其实这不仅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但我一直觉得,既然是国家资格证书,就应该做成像身份证一样的卡片形式才对。毕竟花了那么多学费、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好不容易拿到资格,结果发下来的却只是一张薄薄的纸……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有点失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经验和技术,但那张纸未免太“轻飘飘”了。
这起“无证行医”的事件,不仅揭示了个人造假的大胆与荒谬,也暴露出日本医疗机构在背景审查与资质核实方面的漏洞。原田伸一之所以能欺骗诊所老板和上百名患者,靠的并非高超的医术,而是精心伪装的学历、专利光环和口才包装。
对于日本监管部门而言,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生资格电子验证系统,或许是防止假医生再次登场的关键。毕竟,医疗不是演技,生命也经不起假证的冒险。
新闻素材来源:
1.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f89f0a48cb8e9c593ec0c8e1bae79f17d5d68c9e
2.https://etosel.com/
3.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58855c1cbb505931525b1a6de7eada97ce215801?page=2



东京新青年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