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醛不成胶”?科学家有了新突破!
近日,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肖少良教授在 2025 科普中国说·黑龙江专场带来演讲《对甲醛说“不”,木材胶黏剂的绿色科技突破》。
以下是肖少良的演讲节选:
木材温润、坚韧、低碳、环保,是世界四大基础材料中唯一能够再生的“生态材料”。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能源、新材料等各个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球有超过 16 亿人的生计与森林息息相关。
我国是一个“缺林少材”的国家,天然木材资源难以满足社会对木制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人造板的诞生成为木材利用史上的一次革命。
含醛人造板市场占比超 90%
人造板以速生材或木材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经胶黏剂粘接而成,可以说是变废为宝的典范。它让有限的林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被称为“不植树”的造林。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人造板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年产量超 3 亿立方米,相关产业产值高达 3 万亿元。更重要的是,这一产业每年能固定近 4 亿吨二氧化碳,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于肖少良 PPT
在人造板产业链中,有一个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芯片”——胶黏剂。胶黏剂的性能直接决定着人造板的环保性、耐用性和安全性。目前市场主流的胶黏剂分为两大类:醛类树脂胶和无醛胶。醛类胶是人造板产业用量最大的胶种,占据约 90% 的市场份额,因其价格低廉、工艺成熟,支撑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醛类胶在合成过程中会残留甲醛,也会在使用中持续释放游离甲醛。甲醛超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也是人们对新装修房屋和木制家具心存顾虑的根源。
甲醛在自然界中本就存在,树木、水果、食物中都含有微量甲醛,关键在于“量”。抛开剂量谈甲醛的危害是不科学的。通过技术改进,如优化合成工艺、添加捕醛剂等,目前多数人造板的甲醛释放已能控制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只要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就能有效降低风险。
发展无醛胶黏剂,从根源上消除甲醛污染
海洋中的贻贝给了我们团队以灵感。它看似柔弱,却能在惊涛骇浪中牢牢附着在礁石上,靠的正是一种叫“多巴”的氨基酸。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邻苯二酚基团,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与几乎所有材料表面建立牢固粘接。
我们受到启发,提出用仿生思路开发绿色胶黏剂。这种胶黏剂以多羟基化合物为原料,以水为唯一溶剂,从分子层面构筑了类多巴胺结构,既保留了强粘性与耐水性,又从源头实现了无醛。
仿生绿色胶黏剂具有五大核心优势:粘度可调、初粘性强、胶接性能优异、工艺使用性强和全绿色生产。目前,它已应用于纤维板、刨花板和胶合板三大人造板体系,实现了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落地的转变。

图片来源于肖少良PPT
我们建成了全球首条年产 18 万立方米的仿生超薄纤维板生产线,产品厚度仅 0.5 毫米,是目前全球最薄的无醛纤维板。该产品兼具防水、抗菌、抗病毒性能,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出口。
此外,我们还研发出仿生海洋板,能在高湿高盐环境下保持高强度和稳定性,为船舶、海洋工程提供了环保新材料。
板材选购,一看二闻三注意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板材选购的小建议。
第一,一定要看检测报告,重点关注甲醛释放量指标,选择有国家标准认证的产品。此外还要关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指标,以及相关的 TVOC 环保认证。
第二,闻气味。优质的板材可能有木材本身的气味,但不应该有刺鼻的异味。
第三,要注意甲醛和 TVOC 的叠加效应。室内装修中的软装材料,以及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胶水、涂料等,都有可能含有甲醛。即使单个产品达标,多种材料放在一起,也有可能导致室内空气甲醛超标。

图片来源于肖少良PPT
第四,选正规品牌。大品牌在原料把控、生产工艺和售后保障上更规范,质量也更有保障。
从贻贝到木板,这场跨越自然与工业的探索,展示了科技与生态融合的力量。我们坚信,科技的终极目的不是制造更多产品,而是让人类生活更健康、更安全。未来,随着无醛仿生胶的不断完善,一个绿色、健康、低碳的家居时代正在到来。
策划制作
演讲人丨肖少良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责编丨艾静、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张林林



科普中国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