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成都银行,锦程消费金融净利增幅近四成,不良“甩卖”卡在哪?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李薇
编辑 | 蛋总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临近2025年终,消费金融行业面对10月1日起实施的“助贷”新规,正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在高管换血、利率压降与不良资产处置等情况的交织下,未来两三年将成为各企业战略突围与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期。
在这其中,一家成立15年的老牌消金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锦程消费金融”),其成长历程或为同业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锦程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3月,由成都银行与马来西亚丰隆银行联合发起,是原银保监会批准筹建的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
此前在今年3月,监管批复同意锦程消费金融将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成都银行增持后依旧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持股比例39.99%)。
近期,锦程消费金融宣布迎来了第四任新总裁张林,其任职资格已获得监管部门批复。张林是来自成都银行的女将,拥有丰富的金融科技管理经验,或将加速锦程消费金融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业绩表现上,今年上半年锦程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达到168.62亿元,同比增长35.54%;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6.42%;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7.5%。
然而,其2024年净利润增速却同比下滑20.69%,此外还面临不良“甩卖”低至0.3折、拍卖平台出现数万笔房抵贷债权被流拍等隐患。
危机之下,这家老牌消金公司如何优化资产质量?今后如何找到利润增长新空间?
1、新总裁出身成都银行,15年历经四任总裁
目前,锦程消费金融打造了“城商行+外资+国资”的多元股权结构,在持牌消金公司之中展现一定的差异化优势。
其中,国资股东占据主导地位。成都银行和成都天府软件园均属于国资股东,同时2024年末刚引进的新股东——成都交子新兴金融投资集团,同样具备国资背景。

(图 / 锦程消费金融的股权结构图(来源:天眼查))
近期,锦程消费金融迎来了第四任总裁,或预示其迈入战略转型新时期。
9月中旬,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核准了张林锦程消费金融总裁的任职资格。
需要指出的是,张林在9月3日刚获批董事职位,这种“董事+总裁”双重任命的身份,或反映出监管层对其风控合规能力的认可。


(图 / 锦程消费金融的总裁与董事“双任命”公告(来源:金融监管总局))
公开信息显示,新任总裁张林是一位女将,拥有丰富的金融科技管理经验,曾于2017年以成都银行科技部副总经理身份,出席行业活动。
从城商行的部门高管,跨界到持牌消金机构的掌舵人,张林的从业履历或预示着锦程消费金融将进一步加速数字化转型。
天眼查显示,锦程消费金融的前任总裁是何德好,在2022年4月正式上任。2024年7月,何德好的职位调整为总经理兼董事。
「子弹财经」注意到,锦程消费金融在今年上半年也宣布了高管任命结果。监管部门在3月6日,同日发出了锦程消费金融的3项任职资格批复,即张牧塍获批为锦程消费金融的副总裁、财务总监以及董事。
历经15年的发展历程,锦程消费金融迎来了4任总裁,高管团队整体保持稳定。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张林任职后能否运用数字化技术来推进这家老牌消金公司的战略转型,成为外界最关心的问题。
2、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7.5%,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
那么,在高管变动之下,锦程消费金融的业绩表现如何?作为我国首批筹建的持牌消金公司,能否展现特色优势?
具体从成都银行2025半年报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锦程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6.42%、37.5%。尤其是净利润同比增幅近四成,位于行业前列。
纵观整个消费金融行业,锦程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增速相对较高,可谓是逆势增长。
对比来看,招联金融、阳光消金与建信消金的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分别同比下滑12.76%、72.58%和95.24%,其余消金公司的净利润增速主要集中在20%以下。
从过去五年的业绩变化来看,锦程消费金融的业务增速呈现出下滑态势。
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其营业收入增速从2020年的40.45%,直线回落至2024年的1.31%。
更为重要的是,其近五年净利润增速分别是-27.11%、107.44%、1.99%、1.95%和-20.69%,曾两次出现同比下滑,或反映其盈利增长面临一定瓶颈。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锦程消费金融的业务规模排名处于行业中下游。
鉴于部分消金公司未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因此选取2024年末数据横向对比。截至2024年末,锦程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规模达到159.16亿元,排名第20名;净利润达到2.07亿元,排名第15位。
「子弹财经」发现,锦程消费金融在披露上半年业绩之前,监管部门于3月审批同意其注册资本从4.2亿元增至10亿元。
增资后,成都银行保持其第一大股东的地位,此举从侧面验证其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图 / 锦程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的批复公告(来源:四川金融监管局))
此前在2024年4月,监管部门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出,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需实缴1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且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不得低于50%。注资增加后,锦程消费金融已达到监管要求。
然而,消费金融行业在注册资本方面的分化差距较大,排名前三的分别为:蚂蚁消费金融230亿元、招联消费金融100亿元以及建信消费金融72亿元。
由此可见,锦程消费金融需进一步缩减与头部机构之间的差距,持续提升资本实力。
有关本次增资如何支撑利润增长,在客群拓展与产品布局上有哪些规划,「子弹财经」试图与锦程消费金融进一步沟通,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今后,锦程消费金融能否延续30%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增资后如何驱动业务创新发展,有待观察其后续的战略调整情况。
3、不良“甩卖”低至0.3折,数万笔房抵贷债权曾流拍
今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不仅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掀起了不良资产“甩卖潮”,起拍价低至一折的“骨折价”已成为常态。
据银登网披露的信息,截至11月初,锦程消费金融在今年已发布了4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项目转让公告,未偿本息合计金额约为3.62亿元。
从转让的起始价来看,前三期分别为275.19万元、175万元和236.76万元,对应每期的未偿贷款本息来看,折扣率分别为2.93%、3.54%和3.81%,基本属于0.3折抛售。

「子弹财经」发现,除上述不良贷款转让项目之外,锦程消费金融早在今年2月中旬,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发布了2万余条的个人抵押贷债权转让信息。

(图 / 锦程消费金融的上万条个人抵押贷债权转让信息(来源:阿里资产拍卖平台))
从拍卖平台发布的信息来看,多数项目的抵押物属于房产,起拍价从4000元到10万元不等,并且存在二次拍卖甚至是三次拍卖的现象。
这些项目已低至“骨折价”拍卖,一部分项目的折扣率仅为贷款本息的0.5折。
截至11月初,阿里拍卖平台披露其竞价公告达到21128个,然而大部分项目无人报名。
锦程消费金融将不良处置的主战场放在阿里拍卖平台,而非银登网。究其原因,主要是个人抵押贷款尚未被纳入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试点范围,因此需要逐笔拍卖,不能在银登网进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
这类债权具备房产、车辆等抵押物担保,因此回收率相对更高。但受到小额债权多次流拍、房产抵押物处置周期长等因素影响,整体上不良处置效率较低。
作为我国首批持牌消金公司之一,锦程消费金融通过拍卖平台,以低折扣频繁转让债权的原因,与其产品结构存在直接关联。
不同于其他持牌消金公司的线上信用贷款模式,锦程消费金融在发展初期,聚焦于线下房地产抵押贷款。
据官网披露,锦程消费金融目前主要有三款产品,具体包括:
一是锦囊贷,属于随借随还的纯线上信用贷款。
二是锦易贷,面向具有公积金缴纳记录的人群,年龄在22周岁(含)-55周岁(含),贷款额度最高达20万元。
三是锦享贷,要求借款人有房产(全款房、按揭房)、有稳定经济来源且信用记录良好。这款贷款产品在发放后并产生逾期风险时,即转化为上述阿里拍卖平台所展示的上万条债权转让项目。

(图 / 锦程消费金融的房产抵押贷款产品介绍(来源:锦程消费金融官网))
整体来看,锦程消费金融的不良处置压力,主要源于抵押贷产品的逾期风险较大,在拍卖平台的折扣率低至0.5折却无人问津。
今后,其通过压降抵押贷的规模占比,或将优化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质量,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锦程消费金融在新总裁的带领下,能否塑造出数字化发展基因?面对业绩排名居于行业中下游的困境,又将如何重塑核心竞争力?「子弹财经」将持续观察。
*文中题图来自:锦程消费金融官网。



子弹财经官方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