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贫困县凭何孵化出科创板上市企业、打造出60亿产业集群,变山区为工业新城?

提起湖南的炎陵县,省外人的第一反应多是“炎帝陵”的庄严肃穆;而在省内,或许惦念那一口香甜的“炎陵黄桃”的人要更多一点。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山区小县还是一座“工业新城”。它不仅培育出了全国脱贫县中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更靠着钽铌、人造金刚石两大“王牌”产业链,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钽铌生产基地和南方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欧科亿硬质合金锯齿刀片更是被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截至2024年底,炎陵新材料产业链已聚集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总产值突破60亿元,创造了“小地盘释放高能量”的“炎陵模式”。

更难想象的是,炎陵这个曾被“八分半山一分田”的资源困局与不足16万常住人口的人才短板所束缚的山区贫困县,竟然会接连拒绝20余家企业落户,为什么?

提篮选商:炎陵为何这么“挑”?

炎陵的这些先天短板决定了它不能走“广撒网”的粗放路线,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缺地,就要让每一寸土地产出尽可能大的效益。这个效益不单指经济效益,还有生态效益。

炎陵森林覆盖率达83.55%,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占比53.55%,因此设立“绿色门槛”,实行环保“一票否决”,这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500

工业用地紧缺——炎陵工业主阵地“炎陵高新区”面积仅4.48平方公里,这必然导致其在环保的底线之上,选择将土地资源要素向更优质的企业倾斜。欧科亿、今成钽铌等企业都是跻身株洲市“亩均英雄榜”50强的企业。

人少,就需要避开劳动密集型企业,聚焦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企业自然是首选。

但炎陵最终确定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还有更为关键的因素——背靠株洲“制造名城”与低电价。

株洲制造业的实力无需过多赘述。电价低则是因为炎陵本身峡谷密布、水资源丰富,“小水电”发达。2011年,炎陵工业电价仅0.45元/度。

钽、铌、金刚石这些都是高熔点、难锻造的材料,电力成本占比很高。炎陵这一电价低的优势直接吸引全国钽铌中游龙头“今成钽铌”落户,成为钽铌产业链的“火种”企业。

500

不比数量比质量,不比大小比配套,炎陵的“挑”,实则是精准的战略选择。

以商招商:引爆“链式反应”

赛道已定,接下来就是“按图索骥”,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

2016年,国内硬质合金产业龙头欧科亿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总部从株洲市区整体迁至炎陵。

炎陵也用最大的诚意回应这份信任。“一把手”带队成立工作专班,推出“五办”(对标办、一窗办、一网办、前置办、降本办)机制,从选址、供地到办证全程“帮代办”,30多亩首期建设用地一次性获批,200亩追加征地快速落实,从注册到竣工投产不到半年时间,并实现税收1850万元。这也为年底炎陵达到脱贫标准贡献了一份力量。

500

这场双向奔赴,成为炎陵新工业崛起的“爆发点”。2020年,欧科亿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炎陵首家上市企业。2021年欧科亿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上市公司成长百强,其生产的“硬质合金锯齿刀片”占全球产量的53.5%,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炎陵以欧科亿为“磁石”,向上游延伸引进昊坤合金等企业,向下游引进富欧科技等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石墨、碳粉、人造金刚石、微粉)到精密工具(主要是刀具)的完整产业链,也是全省园区最完整的人造金刚石产业链。

另一边,作为“火种企业”的今成钽铌,也开启了“以商招商”的链式反应。依托其产能和出口量行业第一的优势,中钨稀有金属、稀美资源、宝恩邦等钽铌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全国钽铌规上企业不足20家,龙头已全部集聚炎陵,形成全国最大规模的钽铌材料产业集群。这条覆盖“原料-冶炼-加工-终端”的完整产业链,产值占全国35%、湖南省82%,撑起了“世界钽铌看中国、中国钽铌在炎陵”的产业名片。

企业抱团发展共享资源、降低成本,形成“1+1>2”的合力。就像今成钽铌,发挥龙头作用通过供应原料、共享技术等方式,带动超细钽粉企业年销售额从800万元增长至4200万元,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炎陵事实上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钽铌生产基地和南方最大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2023年炎陵新材料产业被评为“湖南省县域外贸特色产业集群”,是炎陵唯一入选的产业集群。

炎陵也连续多年获评全省营商环境前列、全市第一。营商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在招商建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等于说,炎陵的产业崛起仅靠政策与服务。当外部条件变化,真正的内驱力——创新,便成为决定产业能走多远的关键。

创新破局:“自我造血”的蝶变

就像2021年底,炎陵延续多年的电价优惠如期取消。这对曾依赖低成本电力的新材料企业而言,无异于一次“断奶”。然而,炎陵企业没有一味寻求“政策输血”,而是将挑战化为倒逼产业升级的契机。

企业主动加码研发,攻克“卡脖子”技术。今成钽铌自主研发“一碳一还原”技术,生产的钽纯度达99.9995%,位居国内之最;欧科亿投入3亿元研发纳米涂层刀具,成功打入空客飞机供应链;中钨稀有金属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型铌合金材料,直接填补国内空白;高力新材料通过技术转移,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量产产品,利润率提升12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下,集群产品附加值较十年前大幅增长,产业能级显著提升。炎陵新材料产业的高端产品占比从30%跃升至60%,基本告别“拼电价”的低层次竞争。

500

同时,政府也精准赋能,助力企业“造血”,整合中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资源,成立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心,推动20多项产学研合作落地;设立工业发展基金,对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等给予重奖,获得国家专利的给予3万元至5万元奖励,获省、市科技科学奖励的给予10万元配套奖励,实施技改的单台设备100万元以上、生产线300万元以上的每台设备给予15%的奖励;推出人才安家费、子女入学保障等政策,吸引众多高校专业人才扎根。

针对电价问题,炎陵政府鼓励企业用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替代,推广屋顶光伏发电项目,截至2024年帮助19家企业年节省电费2200余万元;龙溪风电项目据估算每年也可提供清洁电能1.986亿度。这不仅解决了新材料产业的能源问题,还壮大了炎陵生态工业体系,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根据炎陵县公布的2022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炎陵第一、第二、第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51.5%和29.5%,第二产业早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年炎陵还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换言之,用工业新城形容当下的炎陵丝毫不为过。

500

从“提篮选商”的战略定力,到“以商招商”的链式反应,再到“创新破局”的内生动力,炎陵成功走出了一条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众多同样面临资源瓶颈的县域,或可提供借鉴。

来源:区县那点事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