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十多年的律师死在了出租屋里

作者 | XXX

来源 | 法律先生

500

图源自小红书,侵删

他,死在了出租的房子里。

断水断电,心梗而亡,法院两次开庭未到,同事才想起报警。

十来年执业,文笔精湛,却不善沟通,案件寥寥,生计难维。

这是上周的事,也是每年都在发生的事。

今年,不断听到律师猝死、去世的消息,而且他们的平均年龄不足50岁。

500

3月的内容,图自小红书,侵删

在感到悲伤和震惊的同时,那些一味赞美劳累的评论,更是让人愤怒。

律师本不易,为什么要还要鼓励劳累呢?劳累并不光荣,只会令生者痛心。

之前我们写过这样一个青年律师。

他毕业于人大、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律所工作强度强度超大,极度压榨的工作环境,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隐忧和心理压力

本该是意气风发之时,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500

凡妮莎最后出现的画面

这样有毒的工作文化,不仅限于在中国。凡妮莎·福特(Vanessa Ford),英国律所高级合伙人。高位,高薪,两个可爱女儿,善解人意的丈夫,世俗意义的完美。在完成7亿欧元收购项目的庆功宴后,她突然失踪了。三天后,被发现死在火车轨道上。

她的「成功」,是压榨自己极限换来的。

在此之前,她几乎每天都投入在这个项目上,有时一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酒精和药品是陪伴她度过这些时间的「朋友」。

而这极限,最终变成了诀别。

500

耶鲁法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70%的法学生,都与心理问题搏斗过。

这不仅是数据,是一个行业的病症。

当然,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不易,但「法律人」似乎总是被美化,所以当我们向外界呼救时,很难获得旁人的理解。

法官、书记员,其他法律人都同样如此。

500

500

我们7月写的《被KPI压榨的中国法官》内容下的留言

外表光鲜,实际苦逼。

这八8个字,大概是每个法律人最真实的写照。

一个律师,曾经坦然地在贴吧里分享自己抑郁症经历,却有人回复:你可千万别让客户知道,不然谁还敢雇你?

那会不会有更像他这样患有抑郁症的律师,或者患病还不自知的律师,为了能够在职场生存下去而保持沉默

律师的工作是帮人排忧解难,让客户睡个好觉;但失眠的,却常常是律师自己。

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权利,每一个人都该好好的活着,法律人也是。

希望,我们不再用讣告提醒彼此注意休息;希望每一个法律人,在替世界别人公道之前,先替自己讨回一条命。

如果你也过得「不开心」,就留言告诉我们吧。在这里,你的同行们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慰藉。

点击「法律先生」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