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导师的生日

11月11日,今天是我的导师陆贵山先生90岁的生日,老爷子故去已经两年了。

在我的生命里,陆先生是一个重要的人,80年代末,我做了数年的会计之后,决定考研究生,立的目标是北师大、北大和人民大学,当时我手里只有一张中专文凭,学的是会计专业,要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对很多人而言我这样的目标是天方夜谭。

当时给几位老师写过信,陆老师后来告诉我,看了我的信,他感动的落下了眼泪。说起来陆老师在学术上有比较严格要求,他就不太愿意多招女学生,觉得女学生的理论水平不太行。对我这样一个没有本科学历的学生,并没有歧视,而是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第一年考完之后,陆老师收了我的师兄,我给他电话,他说我知道你不甘心,你来北京我们聊一聊,我带着忐忑的心态,到了北京,给陆老师带了一幅家乡的铁画,我还在同学的宿舍里思想斗争了很长时间,要不要把这幅铁画带给老师,最后鼓起勇气带着铁画去了老师家,此后这幅铁画一直挂在老师的家里,我每次看到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我再考,我的师弟总分比我高0.5分,在我们两个人中间取舍时,陆老师说我的专业课要好很多,把我列了国家统分。给师弟找了艺术研究院做定向培养单位。不过我师弟也是一个很神的人,他那一年是大学三年级,只是试一下。第二年师弟又考上了人民大学,还考上了复旦大学的新闻双学士,问我上哪个学校好,我还是建议他上人民大学。现在师弟是一个证券报的总编,在北京也发展的非常好。

导师是一个学术要求很严格的人,但是他并不歧视我,并不认为我没有本科文凭就不公平对待,相反因为他看了我的信,和我专门聊了聊理论,相信我的水平,给了我更多的关爱。

我的师兄弟们,大多非常成功,从中央机关到各大报刊,有很多牛人。陆老师却对我有一份特别的情感,我太太生病时,老师都带着师母和儿子来看她,师生的情谊这样是不多的。

老师去世的前半年,重阳节的时候,我陪他聊了很长时间,对于我没有继承他的衣钵,继续做理论研究,尤其不愿意继续读博士,他多多少少有些遗憾,我毕业的时候,他动员我读博士,被我坚决拒绝了。不过他其实又很欣赏我的闯劲,在信息产业领域,我多少有些影响,自己还做企业,这又是老师很喜欢的,认为是他的学生中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老师今天已经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对我是不是还念叨着他,其实不那么在乎了,但是在这个晚上,老师的形象又和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浮现,仿佛我又听到他慢声慢气的声音,把我当做子女一样教导。

人生中有这样的一个恩师,我相信我会念叨一辈子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