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和平定义者,双标漂白剂”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昔日狱中犯,今朝座上宾——白宫的“漂白”操作再次让世界人民大开眼界。

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曾化名朱拉尼),热情洋溢地宣称“美国随时准备向叙利亚提供必要支持”,并承诺推进解除对叙制裁。

500

这一幕实在太魔幻了——谁能想到,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站在白宫的叙利亚临时总统,竟是曾被美军关押5年、后又遭美国悬赏1000万美元全球通缉的恐怖分子?

从囚服到西装,从通缉令到白宫红毯,沙拉“华丽转身”的背后,没有道德救赎的桥段,只有美国地缘政治棋盘上一场精心策划的“漂白工程”。

500

沙拉的履历堪称一部血腥的投机史。

2003年,他加入伊拉克“基地组织”;2006年被美军抓获,饱尝五年铁窗之苦;出狱后,他带着极端组织的资金返回叙利亚,组建“努斯拉阵线”,2013年被美国列为恐怖分子并悬赏千万美元。

然而,当他在2024年底率“沙姆解放组织”(HTS)攻入大马士革、推翻阿萨德政权后,美国迅速撤销通缉,转而将他捧为“温和派领导人”。

今年5月,特朗普在沙特与沙拉会晤,毫不吝啬地称赞他“年轻英俊、很强硬,是个斗士”,随后高调宣布将推进解除对叙制裁;9月,沙拉在美国帮助下现身联合国大会,与西方国家领导人亲密互动,并在纽约与当年逮捕他的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谈笑风生;11月6日,经美国提议,联合国安理会解除对他的制裁;如今,他昂首迈入白宫,大大方方接受特朗普安排的隆重“洗礼”。

500

事出反常必有妖——美国为何不惜自打脸面,急于“洗白”一个曾经的死敌?

第一,减轻美国负担。

叙利亚内战持续十余年,美国深陷泥潭。驻叙美军常年维持在数千人规模,每年耗资近十亿美元。沙拉上台后,主动提出接管美军在叙东北部的27个极端组织拘留营(关押超5万人),并承诺加入打击“伊斯兰国”的国际联盟。特朗普乐得顺水推舟,计划将驻军从2000人削减至700人,省下巨额开支与兵力。

对特朗普而言,一个能替美国看场子的代理人,远比民主标签更重要。

500

第二,地缘政治布局。

美国需要一把新钥匙撬开俄伊“抵抗轴心”的北大门。沙拉上台后批评阿萨德与伊朗、俄罗斯的紧密关系,承诺推动叙利亚“转向西方”。尽管他10月访俄时又同意保留俄在叙两大军事基地甚至新增基地,但美国似乎默认他这种“骑墙”做派——只要能将叙利亚拉出俄伊阵营,哪怕部分剥离,也是地缘胜利。

另外,美国希望叙利亚加入由特朗普一手主导的《亚伯拉罕协议》,实现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从而进一步瓦解阿拉伯世界的反以阵线。

更讽刺的是,美国一边默许土耳其占领叙利亚北部1.5万平方公里领土,一边怂恿沙拉与库尔德武装合作“抗土”,试图用“以叙制土”的策略维持地区平衡。

第三,经济资源攫取。

叙利亚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磷酸盐等资源,世界银行保守估计其重建成本高达2160亿美元,这对渴望获利的美国企业而言是块肥肉。沙拉政府早已投桃报李,不仅邀请美国公司参与能源开发,还提议在大马士革建设“特朗普大厦”,以象征性合作换取美国的持续支持。

500

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通过“漂白”沙拉驯化叙利亚新政权,自然就成了美国的不二选择。

当然了,美西方对这种“漂白”操作已经是驾轻就熟。

譬如: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委内瑞拉反对派领袖马查多,尽管她曾公开支持美国对委内瑞拉的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甚至呼吁武力推翻民选政府;十年前,西方同样将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基地”组织分支视为“可合作对象”。

500

而当年被美西方奉为“民主英雄”的利比亚反对派,如今早已被弃之如敝履。

合则用,不合则废——美西方这套“双标漂白剂”的配方始终未变:只要符合他们的利益,恐怖分子也能化身“自由战士”;一旦不符合利益,合法的民选元首也会被他们贴上“独裁者”的标签。

然而,“漂白”易,洗心革面难。

沙拉至今未脱离恐怖主义底色:联合国数据显示,其领导的HTS组织在内战期间涉嫌屠杀超过3.2万名平民,在2025年3月的西海岸惨案中,单日就有1500名平民死于其部队的宗派清洗;其麾下陆军第84师、133师仍吸纳大量涉华极端分子,师长霍达巴尔迪更是中国通缉的恐怖头目;HTS控制区仍有极端组织营地正常运转,部分与“东伊运”勾结;其推行的“特殊群体留学资助计划”仍向极端势力倾斜资源。

500

更微妙的是,沙拉10月访俄时,为换取普京支持,主动献上库奈特拉省新军事基地——此地紧邻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俨然把主权当筹码四处抵押。

这种投机取巧的平衡术或许能短期获利,但长期来看,一个与极端势力藕断丝连、对内搞宗派清洗、对外依附大国的政权,终究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可。

真相是,叙利亚90%人口深陷贫困,多地日均供电仅两小时。叙利亚人民渴望的不是白宫炮制的“漂白神话”,而是真正的和平与发展。

500

说到底,白宫的“双标漂白剂”只能洗去沙拉表面的标签,却洗不掉其历史的血债和现实的隐患。

沙拉能否真正“洗白”,不在于特朗普的几句赞美或联合国的一纸决议,而在于他是否真的能“放下屠刀”:是否能彻底清剿境内极端组织,关闭所有恐怖分子训练营;是否能停止宗派迫害,建立包容性联合政府;是否能放弃投机主义,真正维护叙利亚的主权和人民利益。

否则,今日的“座上宾”,明日可能再度沦为“弃子”甚至“阶下囚”,就像美国曾经抛弃的无数代理人一样。

当美国的“双标漂白剂”褪去浮华,留给沙拉的,终将是霸权政治的残酷真相——没有永恒的热情拉拢,只有永恒的利益算计;没有一劳永逸的“洗白”,只有脚踏实地的救赎。

沙拉的命运,叙利亚的未来,终究要靠行动来书写,而不是靠白宫的一瓶“双标漂白剂”就能完成的粉饰。

500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