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10):大脑在婴儿期的变化①

                         作者:曹建军

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做个有深度的明白家长。喜欢我的文章,请加粉丝、关注,这对我很重要,非常感谢!以下是正文:

    Ⅰ 心理学原理

    发育的里程碑:大脑的成长轨迹有其鲜明的阶段特征,每个时期都承载着特定的发展任务:

    婴儿期 (0-2岁):连接爆发与基础奠基

①突触爆发式增长: 出生后的头两年堪称“连接爆炸期”。神经元以惊人的速度(每秒约100万次!)建立新连接(突触),尤其在负责感知世界和动作控制的感觉与运动皮层。

②髓鞘化启动: 神经纤维开始被髓鞘(一种脂肪绝缘层)包裹。这个过程显著提升神经信号传导的速度和效率,是宝宝学会抓握、爬行等基础动作的物理基础。

 虚构小故事

根据婴儿期(0-2岁)大脑发育特点的信息,构思了三个家庭的小故事,展现不同养育方式如何影响孩子“连接爆炸期”的发展。

故事一:好父母之家 —— 林诗杰 & 许梅香 & 小哲

标题:探索世界的安全港湾

午后的阳光洒满爬行垫,11个月大的小哲正专注地盯着眼前一个色彩鲜艳的摇铃。爸爸林诗杰盘腿坐在他身边,用温和而清晰的声音说:“小哲,看,红色的圆球,摇一摇,会发出声音哦。”他轻轻摇晃,清脆的铃声吸引了小哲的注意。

小哲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尝试去抓。第一次,没抓住,摇铃滚到了一边。他没有哭闹,因为妈妈许梅香立刻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柔声说:“宝宝再试一次,你可以的。”同时,她用手轻轻稳定了一下摇铃,降低了难度。小哲再次努力,终于成功抓住,并兴奋地摇晃起来,脸上绽放出巨大的笑容。

背后的科学:在这个家庭中,父母的行为完美契合了婴儿大脑的发育需求。

“连接爆发”的催化剂: 林诗杰和许梅香提供的丰富感官刺激——色彩、声音、语言、触摸——如同源源不断的养分,促使小哲的感觉皮层神经元建立大量、高质量的突触连接。他们不断的对话,也在为他语言中枢的爆发式发展奠定基础。

“髓鞘化”的护航者: 当小哲练习抓握、爬行和蹒跚学步时,父母从不包办代替,而是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鼓励他探索。每一次成功的抓取、每一次努力的爬行,都是一次高效的神经信号“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控制这些动作的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被不断优化和巩固,使得他的动作越来越精准、协调。父母的鼓励和适时的帮助,消除了他的挫败感,让他乐于反复练习,从而强化了这条“神经高速公路”。

结局: 在理性与爱的包围下,小哲不仅动作发展领先,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信任,也正在形成一个安全型依恋模式,为他未来的情感和认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二:普通父母之家 —— 许一凡 & 曾琳香 & 许小雨

标题:静默中的独自成长

1岁3个月的许小雨坐在婴儿床里,抱着一个有点脏的毛绒兔子。客厅里,电视正播放着喧闹的综艺节目,妈妈曾琳香在沙发上忙着用手机处理工作,偶尔抬头看一眼孩子,确保她是安全的。爸爸许一凡经常加班,回到家时小雨通常已经睡了。

小雨发出“啊啊”的声音,试图吸引妈妈的注意,指向床外想下去玩。曾琳香头也不抬地说:“乖,自己玩一会儿,妈妈忙完就抱你。”过了一会儿,小雨尝试扶着床栏站起来,腿一软,屁股坐回了垫子上。她撇撇嘴想哭,但看到妈妈没有反应,也就自己慢慢爬开,去啃咬床栏上的塑料玩具。

背后的科学:普通父母的“忙碌疏忽”,让小雨的大脑在“静默”中独自发育。

“连接爆发”的贫瘠土壤: 环境中的刺激单一且被动(主要是电视噪音),缺乏高质量的亲子互动、语言交流和探索引导。这导致她大脑中的突触连接虽然也在遵循本能增长,但在语言、社交情感等高级区域,连接的复杂性和质量可能不如小哲。她的“连接爆炸期”得到的“炸药”相对有限。

“髓鞘化”的缓慢进程: 她的动作发展基本依靠自身成熟和有限的探索。因为缺乏鼓励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她练习新技能(如站立、行走)的动机和频率可能不足。这就像一条需要频繁使用才能快速铺好沥青的公路(髓鞘化),因为车流稀少,进程自然放缓。她的动作发展可能会在正常范围内,但不够敏捷和自信。

结局: 小雨基本的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她能学会走路和说简单的词,但可能显得比较安静、内向,对陌生环境适应较慢。她的依恋关系可能是不安全型中的一种,因为她的需求没有得到稳定而及时的回应。

故事三:不好父母之家 —— 赵大勇 & 王红梅 & 小源

标题:在恐惧中停滞的脚步

2岁的小源扶着茶几边缘,小心翼翼地想迈出一步。他眼神怯怯地看向坐在沙发上刷手机的父亲赵大勇。突然,他重心不稳,“咚”地一声摔倒在地,虽然不重,但惊吓和疼痛让他放声大哭。

赵大勇被哭声惹烦,怒吼道:“哭什么哭!没用的东西,走个路都能摔!”这声怒吼吓得小源立刻收住了哭声,变成压抑的、一抽一抽的啜泣,身体因为恐惧而僵硬。妈妈王红梅从厨房探出头,冷漠地说:“你就不能看着他点?一天到晚尽添乱。”说完又回去继续做饭,没有过来安抚。

背后的科学:粗暴和冷漠的环境,直接毒害和抑制了孩子大脑的健康发展。

“连接爆发”的扭曲与抑制: 持续的压力和恐惧环境,会让小源的大脑长期处于“应激状态”。这会促使与恐惧、焦虑相关的杏仁核过度活跃,而与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前额叶皮层发育可能受到抑制。他建立的突触连接,很多可能围绕着“如何规避危险”和“如何不引起注意”,而不是探索和学习。这严重扭曲了“连接爆炸期”的正常轨迹。

“髓鞘化”的生理性阻碍: 巨大的压力和恐惧会释放皮质醇等压力激素,这些激素对正在快速髓鞘化的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当孩子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练习时,控制运动的神经通路就得不到充分的锻炼。这不仅延缓了“髓鞘化”的进程,甚至可能对神经结构造成损害。小源的动作发展明显滞后,走路不稳,这不仅是缺乏练习,更可能有生理层面的原因。

结局: 小源表现出明显的发育迟缓,语言能力弱,动作笨拙,情感冷漠或易怒。他对外界充满警惕,难以与任何人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他大脑的成长轨迹在最初阶段就蒙上了厚重的阴影,未来的修复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这三个故事清晰地表明,父母的爱、陪伴和方式,并非抽象的概念,它们直接作用于孩子大脑这个最精密的器官,塑造着其物理结构的发育,并最终决定了孩子成长的轨迹和人生的底色。

 

说明:本文属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原理》之《个人形成论》的大脑发育与心理发展部分之四。后续将持续发布后续部分。

曹建军忠告:这里好家长是理想化的家长,是完美的家长。完美的家长培育出来的孩子很可能不完美,甚至可能会比较糟糕。心理学上认为比较合理的是足够好的家长,也就是七分好的家长,就是在普通家长的基础上,再加上好家长的理论指引,这样就成了足够的好家长。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