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和默兹们作对北京背后的地缘政治小算盘

当下日本首相和德国总理们及其核心团队,对北京底线红线挑衅不断,其背后的焦虑和地缘政治考量,如同欧盟各国尤其英国斯塔默陪同小泽造访白宫完全类似,即预防懂王华盛顿将乌克兰拱手相让俄罗斯一般,不能将台湾交易牺牲掉。对欧盟各大国反华中坚势力而言,如果华盛顿对北京打压势头正盛,他们就可以偃旗息鼓白天轻松晚上睡安稳觉;反之如果华盛顿对北京如当下自顾不暇,这些欧洲反华鹰派们就会焦虑无比,夜不能寐必须整些幺蛾子出来,务必确保华盛顿记得北京是大敌。

 

我在“促使中美和解为何不是欧盟战略优先?"曾写道:“欧洲大陆在二战后未被英美允许,建立享有自己独立的国防和金融体系,所以只有拉美国大旗做虎皮狐假虎威,维系了对前殖民地和南方资源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金融掌控主导。问题是欧洲大陆维系这一现状的核心抓手是民主自由人权的价值共同体,而这一支柱性根基,正面临懂王团队的质疑和毫不掩饰指责。对懂王本人而言,美国对欧洲的军事保护和贸易单向自由开放,直接后果就是美国本土的高端制造业,除了军工已被欧盟出口剿灭殆尽。副总统万斯则坚信,欧洲已完全放弃了对民主言论自由的信守,欧洲社会因大量穆斯林移民正在丧失美国曾经敬仰的文明传承,这从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大肆抨击欧洲的演讲,到登上福克斯新闻发表“反欧”言论,都可见一斑。“

 

但是正如美媒彭博社坦言,如今欧洲大陆在特朗普团队眼中的角色已经昭然若揭,既是“可悲的累赘”,又是“待宰的提款机”。英国的《经济学人》认为,此类言论将加深欧洲的忧虑——美国可能很快从保护者变为掠夺者。欧洲大陆既有商业模式,面对这一地缘政治最新巨大冲击及其前景不确定性,欧洲的主力政界精英只能顽固不化,完全无视商界领袖们前呼后拥北京发展论坛的理性逻辑,坚守所谓的对专制国家的意识形态敌对和贸易的去风险,以此捆绑华盛顿同样反华鹰派们,牵制住懂王们可能对北京的绥靖和妥协,甚至将台独势力作为和北京的交易筹码,预防白宫彻底对欧盟的价值观绑架予以釜底抽薪。

 

所以默兹本人和他核心团队成员,包括联邦外长经济部长和央行行长对北京的鹰派言论,如同高苗本人和她防长触犯北京红线保台宣示,其背后动机直接的是地缘政治考量,更深层次的还是对既得美国经济利益和市场的战略维护。柏林当下对改善和北京关系根本毫无诚意,现实情况更不是德国只想充当教师爷,教中方按照西方的规矩做事。威胁中国不取消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话,就要如马克龙们叫嚣对华动用“核选项”,毕竟连懂王们美国也不敢这样做,但默兹政府跟着爱丽舍宫萧规曹随,其实就是完全在改变牺牲默克尔时期的中德关系,换取美国反华鹰派势力支持。

 

2025年11月,德国总理默茨的一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政策转向,引发国际舆论和国内媒体关注,尤其是德国商界精英智库的不满。他公开支持欧盟提高对中国钢材的关税,以保护本国钢铁行业;这一立场不仅背离了德国传统的自由贸易承诺,更相比默茨自己在担任反对党基民盟党魁参选联邦总理时的公开表态,成了事实上的背信弃义。曾经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他,为何态度发生180度转变?他坦承,“过去市场开放、竞争更公平,但遗憾的是,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他认为,保护国内市场和制造商是当前的优先任务。尽管默茨的政策旨在保护钢铁行业,却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对钢铁进口加征关税可能间接损害设备制造商和汽车制造商的利益,这些企业同样面临美国关税和中国产品竞争的双重压力。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欧盟委员会拟议的范围极为广泛的额外措施,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额外压力。”

 

如此叫嚣中国威胁背后,是默茨本人的对华一贯的鹰派立场,过去发生的几件事情就是先兆:

其一,德国前总理朔尔茨允许中资入股汉堡港的时候,默茨表示了批评;

其二,默茨曾表示,中国是德国日益增加的“安全威胁”;

其三竞选期间警告德企在中国投资需谨慎,不会为在中国投资失败的德国企业提供救助;

其四,美国挑起经济贸易战之后,德国对中国制造呈现出警惕缺乏信任态度,柏林又要求德国电信运营商拆除华为部件。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默茨本人的对华立场,与同为基民盟的东德背景默克尔完全不同,默克尔完全有足够智商情商理解,德国在大国博弈夹缝中确保出口大国既得利益的战略刚需,而默兹完全没有如此格局和高度,这也是默茨与默克尔划清界限势同水火的原因。默兹本人机会主义价值观的短视,既是西德战后出生的小地方政客们,完全被美国为首盎格鲁撒克逊犹太资本把控媒体,洗脑成白左政治正确信徒们的标志性产物,更是欧盟政界尤其是欧洲议会正在上演的无视自身战略利益的悲剧。

 

 

孟凡辰博士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于莱茵兰家中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