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身边的二号人物何应钦,为啥最终活成了“政治墓碑”

NO.2462 - 何应钦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和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1945年9月9日,何应钦以陆军总司令的身份接受了冈村宁次等人的投降。能代表中国战区去受降,何应钦的地位有多高可见一斑了。
何应钦是国民政府二号人物,地位仅次于蒋介石。但他晚年失势,他死后妻子甚至说出了“死了也好”这样的话。何应钦在台北失去了曾经的权势和地位,活成了一座“政治墓碑”。
何应钦曾经是黄埔军校总教官,能干这个职位没点真不是是不可能的。何应钦是贵州人,由于家里条件比较好,读过陆军中学。1909年到日本留学并成为了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时还回国参加革命,他跟蒋介石都在陈其美手下当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何应钦再度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15年何应钦学成归来去了黔军,跟着当时的黔军老大王文华混。

北洋军阀时代的中国相当混乱,千万不要觉得黔军就是一个整体,这里面还有好多山头。刘显世作为黔军的另一个山头,一直想抢王文华的位子。何应钦跟着王文华干得风生水起,已经是黔军五位核心旅长之一。
1920年何应钦参与政变搞掉了刘显世。但谁也没想到刘显世在1921年趁王文华在上海的时候把他暗杀了。王文华一死他这一派就树倒猢狲散,何应钦也赶紧躲起来当寓公去了。谁知道这次失败反倒是给何应钦引到了另外一条路,这条路比在黔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1924年孙中山开始在广州筹建黄埔军校,缺少军事人才的孙先生求贤若渴。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王柏龄就把自己的老同学何应钦引荐过来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蒋介石、何应钦和王柏龄的小团体正式成立。蒋介石任校长,何应钦就是总教官。至于王柏龄虽然也是教授处主任,但由于经常嫖到失联,所以整个黄埔军校就是蒋介石和何应钦主导,何应钦带着刘峙、顾祝同、钱大钧教授军事知识。

孙中山与蒋介石、何应钦、王柏龄
这里还得提一下王柏龄,这位大哥对于花街柳巷的热爱真的是无以复加。1926年老蒋的北伐军打进了南昌,王柏龄作为指挥官直接钻进当地青楼,连自己的副官都找不到他。这个时候孙传芳纠集兵力进行反攻,由于北伐军找不到主官,被赶出了南昌。
王柏龄过于不靠谱,何应钦就稳稳的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尤其是老蒋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他的国民政府实际上就退化成了江浙军阀,他的国民革命军也就变成了新军阀部队。他的主要体系框架就是当年总教官何应钦和下属的刘峙、顾祝同、张治中这些人,这就是老蒋内战的“八大金刚”。
何应钦作为总教官其实就是杜聿明、胡宗南、王耀武这些人的老师。蒋介石作为校长平时有很多政务要处理,他没有时间了解一个普通学生的成绩和性格,整个黄埔军校的教学任务就是何应钦带着顾祝同他们在搞。真正带黄埔学生的人就是何应钦。不管前几期哪个将领都得叫何应钦声老师。

何应钦是国民政府二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何应钦就是一把手的有力竞争者。何应钦在抗战前就两次有意取代蒋介石的位置。
第一次是1927年7月。这个时候“宁汉合流”刚结束,蒋介石急需坐稳自己的位置。此时北伐军虽然把我党给清除了,还有桂系在里面,毕竟北伐的时候不光有铁四军还有钢七军。为了清除异己,蒋介石授意何应钦在合适机会夺权,但何应钦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李宗仁。
这个月孙传芳的军队趁机拿下了徐州,蒋介石也拿这个当借口枪毙了黔军的王天培。王天培的死让聚集在南京的各路诸侯大为震恐,这很明显是蒋介石要清除他们这些军阀的前奏。

李宗仁和白崇禧
桂系的李宗仁先下手为强,在军事会议上抢先问责蒋介石。蒋介石一气之下以辞职相要挟,整个会议室没一个人为蒋介石说话。蒋介石把目光投向何应钦,毕竟这位才是自己的亲信。但就连蒋介石都没想到何应钦竟然反水了,非但没有挽留还支持蒋介石辞职。就这样,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了。
虽然此后李宗仁和何应钦联手挡住了孙传芳,还打出了经典的“龙潭大捷”,但蒋介石之所以有底气搞412政变,其最大底牌是江浙财团的支持。北伐军退化为军阀部队后,最需要的是财政支持。蒋介石授意江浙士绅拥蒋,在缺钱少粮的窘境下蒋介石又官复原职了。何应钦只能继续当二把手。
何应钦第二次想取代蒋介石就是西安事变的爆发。有了1927年的翻脸后,何应钦和蒋介石就有了隔阂。但何应钦能稳坐第二把交椅靠的是黄埔系将领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蒋介石如果把他给踢走,很有可能造成黄埔系的分裂。到时候蒋介石可能会挡不住军阀围攻彻底失败。何应钦也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踢走,所以他就一直等机会取代蒋介石。

张学良和杨虎城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被软禁在西安,何应钦认为机会来了。他马上以二把手的身份发布命令,让刘峙和顾祝同各领一支部队向西安进攻,同时又下令洛阳的空军做好准备轰炸西安。何应钦的算盘打得非常好,如果能在轰炸中炸死蒋介石最好,就算炸不死,也很有可能被东北军一气之下杀掉,到时候自己就是一把手了。
为了把事情做得更稳妥,他还联系了桂军和粤军,蒋介石死后马上起事。但阻挡何应钦的还是蒋介石背后的大买办集团。宋美龄和孔祥熙阻止了何应钦动用空军,并派遣宋子文马上去西安和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让何应钦的计划泡汤了,但他老二的地位还是不可撼动。

除了在黄埔系中有着极高地位外,他作为亲日派领袖也让蒋介石不敢轻易动他。何应钦在日本陆士毕业,在日军中有着不少人脉。当年何应钦、阎锡山这些人在陆士上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叫冈村宁次。也正因为如此,长城抗战才派何应钦去,蒋介石就是奔着对日妥协去的。
抗战爆发后,何应钦、汪精卫这些人天天喊着继续抵抗必然亡国,所以他们一直都是蒋介石用来对日谈判的重要帮手。尤其是汪精卫投敌后,何应钦的重要性就更不能替代了。皖南事变时,何应钦是最适合执行计划的人,他手上沾满新四军的血。
但是,抗战胜利后对日关系已不重要,陈诚、胡宗南这些人羽翼已丰满,何应钦开始失势。尤其到台湾后,何应钦在政治上失去了作用,成为蒋介石首要打击对象。

何应钦在台湾被削去了所有实权,成为了“顾问”。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爬山、打球,被称作“政治墓碑”。在台湾的日子里他都是谨小慎微、轻车简从,从来不敢过多过问政事。1987年何应钦去世。



退役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