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回 茜纱窗情愫结新穗 梨香院暗语伏寒声》修订版
《第八十一回 茜纱窗情愫结新穗 梨香院暗语伏寒声》修订版
(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回目名,结尾的诗和中间一些情节)
诗云: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占旺相时惊鹤唳,奉严词处断莺声。
金钗未语先垂泪,玉板有言不敢鸣。
莫道秋光无限好,西风已过凤凰城。
话说迎春归宁已有旬日,这日正在紫菱洲对着一局残棋出神,忽见绣桔捧着个黑漆螺钿食盒进来,眼圈微红道:"孙家方才遣人送了些蜜渍梅子,说姑爷今早又往锦乡侯府赴席去了。"迎春拈起一颗,见那蜜糖裹得厚厚的,恰似泪痕凝结,也不曾入口,只轻轻搁回盒内,叹道:"难为他们还记着这个。"正说着,邢夫人房里的王善保家的掀帘进来,见案上食盒未启,冷笑道:"二姑娘莫要太娇贵了,谁家媳妇不是这般过来的?太太叫送两匹云缎来,中秋时好裁新衣。"说罢将缎子往炕上一掷,径自去了。绣桔待要理论,迎春只摆手道:"把前儿宝妹妹送的《太上感应篇》与我取来。"
且说宝玉因迎春之事,连日闷闷不乐。这日午后信步至潇湘馆,恰见黛玉歪在月洞窗下的贵妃榻上,正对着一局玲珑棋谱出神。紫鹃在旁用个海棠式剔红小盘盛着冰糖燕窝,见宝玉来了,忙笑道:"二爷来得正好,我们姑娘方才还念叨这'倒脱靴'的解法呢。"宝玉挨着竹青色引枕坐下,忽见黛玉腕间缠着旧年他赠的绛珠串子,那十八颗珊瑚珠被日光映着,竟比往时更鲜亮些,不由看住了。黛玉察觉,将棋谱掩在袖上,眼风扫过他:"整日家眼错不见的,倒像认不得这人似的。"宝玉方回神,从怀中取出一个素棉布旧书套包着的册子:"昨儿在父亲书房整理旧籍,见着这本永昌年间的《会真记》抄本,想着你必爱的。"黛玉接来,只略一翻阅,便搁在一旁,淡淡道:"难为你从那些禄蠹书里拣出这个来。只是这东西,也是混翻得的?"说罢,眼波却不自觉往那书页上转了一转。
这时忽见小丫头喘吁吁跑来:"老爷使唤二爷往梦坡斋去呢!"宝玉听了,不觉打了个激灵,忙起身整衣,一面暗自思忖近日可有行差踏错之处。紫鹃见他脸色都变了,宽慰道:"二爷莫慌,听闻是宫里大姑娘赐了书来。"宝玉心下稍安,这才匆匆去了。原是元春赐下《贞观政要》,贾政命他抄录笺注。这里黛玉摩挲着书套,忽觉夹层内有物,取出看时,竟是去岁端午赌气绞断的那半截通灵玉穗子,用一根青丝线松松地系着,似连还断。
却说王夫人在梨香院与薛姨妈闲话,见宝钗拿着针线进来请安,藕荷色绫袄配着蜜合色棉裙,衬得面容愈显丰润。王夫人因叹道:"若说稳重知礼,满园子里姑娘竟不及宝丫头。"薛姨妈会意,顺势道:"她哥哥昨日得了个极难得的血燕,正要送与老太太尝尝。"忽见周瑞家的来报:"袭人姑娘有事回太太。"原来袭人悄回道:"二爷近日功课倒也勤勉,只是时常为寻些诗词杂书,翻箱倒柜,前儿竟险些将老爷旧书阁里要紧的文书弄乱了。亏得琏二奶奶周全。奴婢想着,二爷年纪渐长,总在姊妹群中......恐旁人看了,有失礼数。"王夫人捻着佛珠沉吟:"我何尝不知。倒是宝丫头......"语未竟,外间已闻湘云朗笑:"宝姐姐,快看我新制的菊花枕!"
此时秋光正好,探春约了众姊妹在藕香榭采桂制香。宝钗正教莺儿用古法蒸花露,湘云捧着满兜金桂要学制胭脂,独黛玉倚着栏杆看池中残荷。宝玉抄完书赶来,见黛玉袖中露出半截青穗,正要相问,忽见平儿带着两个婆子来拾掇茶具,只得咽下话头。
暮色渐合时,宝玉蹑足至沁芳闸边。沁芳溪水溶溶脉脉,拂着残荷梗子,那石栏旁果见一个纤影——黛玉已在那里了,月白绫裙被水光映着,恍若浸在寒烟里。宝玉急急解释:"父亲逼着抄书,竟耽搁了。"黛玉却低头将个湘绣香囊递来,囊身只以素线绣着几竿墨竹,并无一字。宝玉接过,于月光下细看,忽见竹叶脉络间,隐隐是工尺谱纹路,心头一颤,方悟是《枉凝眉》之调,待要说话,黛玉已背过身去。恰在此时,假山后灯光游动,平儿的声音远远传来:"二奶奶找林姑娘商量中秋夜宴的事呢。"
是夜宝玉将香囊置于枕畔,蒙眬间见竹影婆娑,如见黛玉执卷而来。忽闻窗外竹露滴清响,惊醒但见绛珠串子与青丝穗子缠在一处,恰似月下并蒂莲。正是:
暗蹙春山黛欲流,明珠鲛泪几时休?
茜纱窗下结新穗,怎奈西风过画楼。
(下回分解)
/
本回要义:
1. 以迎春"残棋"起,宝玉"断穗"终,中间穿插梨香院密语、沁芳闸暗会,深得"横云断岭"之法
2. "蜜渍梅子"对应"泪痕","青丝系穗"暗喻"情思","墨竹藏谱"暗合《枉凝眉》,意象环环相扣
3. 借袭人回话、王夫人沉吟、宝钗稳重,层层铺垫"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暗涌
4. 结尾"并蒂莲"意象美好易逝,与回目"西风过画楼"形成强烈反差,预示悲剧走向
此稿力求如脂砚斋所批"伏线千里,击首应尾",然某才疏学浅,妄续之罪,诚惶诚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