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为什么油菜籽产业关乎加拿大的国运?
油菜对加拿大很重要。它是一种具有高度经济、生态、政治意义的作物。
它的兴衰会影响到加拿大的发展未来。
因为油菜相关产业是草原三省的经济命脉,并影响着加拿大黑土地的使用寿命和农业的可持续经营。
从2024年9月到现在,东大对加拿大油菜籽及相关产品的制裁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从现在看,双方可能会就这个事情达成和解。
让我们梳理一下时间线。
大漂亮2024年5月宣布将对东大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100%。
而加拿大汽车和钢铁铝业和大漂亮市场高度融合,并且与大漂亮供应链紧密关联。为了配合大漂亮对东大的贸易制裁,也为了保护加拿大的制造业。2024年8月,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对东大电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作为回应,2024年9月,东大商务部正式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2025年8月12日,商务部决定,自8月14日起,所有加拿大公司出口至东大的油菜籽,需由国内进口商在报关时缴纳75.8%的保证金。加上商务部于2025年3月起对加拿大菜油及菜粕加征的100%反制关税。这直接抬高了加拿大油菜籽在东大销售的成本,完全失去价格优势。
这让加拿大油菜籽对华出口锐减。2023年东大进口加拿大油菜籽505万吨。2025年预估不到270万吨,下降了近一半。
加拿大的农民只能把这些卖不出去的大豆,存放在粮仓里。而农民还要偿还化肥、燃料和种子账单。

此外,这些油菜籽储存不当还会自燃。单个价值15万加元的粮仓可能血本无归,且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而且2025年,加拿大的油菜迎来了大丰收。目前加拿大农场库存的油菜籽已超过1900万吨。这大约是东大以前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数量的4倍。
而加拿大全国的油菜籽压榨能力约为1300万吨。这样就有600万吨的油菜籽没办法消化,可能就会白白损失掉。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农民纳吉的感受更为直接,他坦言:“我们中很多人坚持不了太久。”
显然再这么下去,加拿大就会丢掉油菜籽的东大市场。
从目前看,这个已持续1年多油菜籽冲突可能快结束了。
从10月27日到11月1日,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已在韩国庆州举行。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此前表示会与东大领导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下的新合作方向。
业内普遍认为,若此次两国领导人能够会晤并取得实质进展,加拿大油菜籽出口有望迎来转机。
可见,加拿大是拼了命要保住油菜籽产业。这是因为油菜籽对于加拿大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经济、生态、政治意义。
第一,油菜籽产业是加拿大农业的命脉和草原三省的经济支柱。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
加拿大油菜籽产量占世界22%,出口量却占世界43%。而且加拿大的油菜籽质量很优良。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第二个国家能替代加拿大在油菜籽市场的地位。
加拿大高峰时期的油菜籽出口量占产量的90%,现在下降到了42%。
其原因并不是油菜籽产量下降了。而是出口菜籽油和菜籽粕的利润高于直接出口油菜籽。加拿大现在把更多的油菜籽先在国内加工成菜籽油和菜籽粕后出口。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就业机会。

此外,菜籽油更便于存储,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国际市场动荡。
目前油菜籽、菜籽油和菜籽粕是加拿大最大宗的农产品出口品类。
而加拿大油菜种植的核心地区在草原三省即萨斯喀彻温、艾伯塔、马尼托巴。

油菜籽产业每年创造约300亿加元的经济收益,并支撑了油菜种植、加工、物流贸易等共20万个就业岗位。2023年,油菜籽产业直接产值高达430 亿加元。
可见油菜籽产业是草原三省的经济命脉。
而东大是加拿大油菜籽的最大买家。2024年东大占加拿大油菜籽出口份额的67%。而当年东大进口的油菜籽、菜籽粕分别有95.8% 、74%来自加拿大。而且油菜籽进口额在当年进口农产品中排第二,仅次于大豆。
东大进口油菜籽主要用于榨油,进口菜籽粕主要用于水产饲料和鸭料的生产,用来替代豆粕。
可见东大和加拿大的油菜籽的需求和供应是互补的,谁也离不开谁。加拿大难以找到和东大相同体量的油菜籽买家,东大也难以找到像加拿大这样合适的油菜籽卖家。
第二,油菜籽产业关系着加拿大农业的可持续经营。
加拿大种植这么多的油菜,并不只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
油菜参与以小麦为核心的四年轮作,影响着它耕地的使用寿命。而耕地是农业的根本,农业又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因此,可以说加拿大的油菜种植影响着加拿大耕地的未来、农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
我们看加拿大的油菜和小麦种植地区,就可以发现两者基本重合。油菜的种植面积相当庞大,达到小麦种植的80%。

之所以要种植大面积的油菜,是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机缘共同作用的结果。
加拿大的核心农业产区是草原三省即萨斯喀彻温、艾伯塔、马尼托巴,这里占全国耕地的80%以上。
这里的土壤为很肥沃的黑土,地形平坦,利于机械化耕作。但这里的农业条件也有很多的先天不足。

首先就是地形会加剧土壤侵蚀。
草原三省的黑土地,这里其实是北美草原的一部分。

北美草原分布
当地大草原上生长着密密麻麻的短草和深根丛生草,这里野草可以防风固沙,保护住土壤不被侵蚀。但一旦这里被开垦,就很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而加拿大缺少东西向山脉造成的穿堂风地形,让这里的风很大,加剧了地表水的蒸发。而这里还属于从大漂亮延伸到加拿大的北美大平原。这种大平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平原,而是海拔较高的缓坡。

这两种情况在这里被开垦后,就会加剧土壤的侵蚀。大风会刮走耕地表面的土壤。雨水会把土壤带到低处。
其二就是缺水。
从世界水资源分布图就可以看到,草原三省所在的位置正是加拿大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这里的年降雨量在300到500毫米之间。但当地种植的春小麦整个生长周期所需水分相当于降雨量400至600毫米。

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用水缺口。这个情况与南面大漂亮的小麦区是相同的。
而且与大漂亮位于大平原地区的小麦区相比,这里的河流流量远不如大漂亮的密西西比河的密苏里河等支流。

地下也没有像大漂亮大平原地下有个储水量巨大的奥加拉拉含水层。

其三就是气候严寒,无霜期为90到120天。
因此,加拿大草原三省的农业条件远不如大漂亮的大平原区。
那么,在这里种地需要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加拿大采取用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方式来保护耕地,让它不容易被大风和雨水侵蚀。
对于当地气候寒冷,解决办法是培育出了耐寒的春小麦品种如马奎斯小麦。
然后就是当地缺水的问题。
它缺水的解决方式是实行很巧妙的雨养农业,完全靠降雨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不进行灌溉。
具体的方式为:
种植一年,休耕一年,在休耕年份让土壤作为蓄水的水库,满足下一年小麦种植所需水分需求。同时用秸秆覆盖耕地,这样就减少了土壤侵蚀。
休耕前,在收获时用联合收割机采用高留茬技术,将麦秆大量留在田间。麦茬会降低风吹过耕地表面的速度,降低土壤表面的水分蒸发,减少土壤的风蚀和水蚀。
然后用开沟犁开出积雪沟,用来将冬季降雪积存,以免被大风刮出农田。这些收集的雪水会储存在土壤里,加上休耕年份的雨水,就解决了缺水的问题。
但这种休耕方式虽然保护耕地,也解决了缺水的问题,但耕地的使用效率确实太低了。
在加拿大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双低油菜的培育成功,让油菜得以大规模种植。这让加拿大的耕地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大大提高。
加拿大原本是不种植油菜的,它因为二战对润滑油的巨大需求,才开始种植油菜。
当时盟军的海军和商船队迅速扩张,急需大量润滑油来润滑船舶发动机。而此前欧洲和亚洲的菜籽油供应因战争被封锁,加拿大因此被要求种植油菜以满足这一需求。加拿大从阿根廷和波兰引进了油菜种子,并于1943年开始商业化生产菜籽油。
二战后,加拿大一直把菜籽油用于工业用途。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菜籽油一直被认为不适合人类安全食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含有的芥酸和硫代葡萄糖苷。
传统油菜品种生产的菜籽油中芥酸含量高达30%到60%。
当时研究发现,大量摄入芥酸会导致实验动物如老鼠的心肌出现脂肪沉积和纤维化,从而引发对菜籽油可能导致人类心肌损伤的担忧。
另外,就是油菜籽中含有的硫代葡萄糖苷。它本身无毒,但在油菜籽被压碎加工时,会通过一种叫黑芥子酶的物质,分解产生一系列有毒、有刺激性的化合物。
例如异硫氰酸酯,会导致油和饼粕有辛辣味和苦味。然后是噁唑烷硫酮,会严重干扰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导致甲状腺肿大。
而且由于菜籽油生产过程中没有除去油菜籽本身含有的叶绿素等天然色素,因此生产出来的菜籽油颜色偏绿。这一点也让消费者不喜欢。
因此这时候菜籽油无法用作食用油,菜籽粕也无法用作饲料。
1974年,加拿大成功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双低即低芥酸和低硫代葡萄糖苷的油菜新品种。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被降至2%以下,饼粕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被降至每克30微摩尔以下。
因此生产出来的菜籽油可以作为安全的食用油。菜籽粕可以安全用作饲料。这就让油菜在加拿大乃至全世界被大规模种植。
经过摸索,加拿大摸索出了油菜参与的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四年轮作制。
从第一年到第四年分别种植油菜、春小麦、豆类、大麦或燕麦。
第一年种植油菜。它是深根作物,可以扎根到深处,改善深层土壤的透气和排水性能。同时可以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它是阔叶植物,可以安全喷洒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消灭会跟下一年要种植的小麦争水争肥的禾本科杂草。
此外,由于油菜植株相对高大,成熟收割后,留在田间残茬比小麦、大麦等谷物类作物更高。这些直立的残茬就像一道道微型防风篱,能有效降低地表风速,使得雪花不易被吹走,因此能更好地捕获和保存冬季积雪。

第二年种植春小麦,可以在干净的耕地上,获得高产。期间喷洒阔叶杂草除草剂,消灭跟豆类争水争肥的阔叶杂草。
第三年种植豆类如豌豆、扁豆,利用固氮特性,为土壤增加氮肥。它也是阔叶植物,可以安全喷洒禾本科杂草除草剂,消灭禾本科杂草。
第四年种植大麦或燕麦,利用豆类利用豆类固定的氮素,获得高产。
这个种植模式就让加拿大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和出口国、最大的扁豆、豌豆、燕麦出口国之一。
那么为何在第三年,它要种植扁豆、豌豆,却不种植大豆呢?
其原因是草原三省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大豆。因为大豆喜温,需要无霜期超过100天。而草原三省无霜期为90到120天。部分地区大豆无法成熟。
此外大豆生长全程需降水量400到600毫米。而草原三省的年降雨量在300到500毫米之间。
因此加拿大无法大规模种植大豆,只在降雨较多的马尼托巴省、安大略省等地区少量种植。
而扁豆、豌豆等作物更加耐寒耐旱,生长期只需要80到90天就可以成熟。
而在这四年轮作中,油菜季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回报最高的一季。
加拿大的小麦要出口时还会遇到大鹅、大漂亮、澳大利亚这些竞争对手。而加拿大的油菜在世界上基本没有竞争对手,很有竞争力。
根据研究,这种轮作相比小麦连作,产量会提高20%,氮肥施用量减少28%到30%。
可见,目前加拿大农业的四年轮作制已非常精妙。
这种轮作制度,既解决了缺水问题,又不断地休养土壤的肥力,还解决了耕地的侵蚀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耕地的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而从关乎加拿大农业的核心-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来看,油菜更是加拿大必须种植的作物。
我们可以看也位于北美大平原地区的反面典型-大漂亮的耕地退化的例子,就知道油菜对于保护加拿大耕地的意义了。
而加拿大草原三省和大漂亮主要位于中部的耕地都是黑土地。
大漂亮的黑土地实行玉米和大豆轮作。但现在看起来,这样仍然对耕地的压力太大。
例如在艾奥瓦州北部,当地的黑土地表中居然出现了浅灰色的沙质凸起。这意味着这块耕地基本上不能再耕种了。

大漂亮农民自己预言,黑土地将会在50年内失去表面肥沃的黑土层,到时候耕地只剩下贫瘠的黄土甚至是石头。到时候大漂亮可无土可耕,它的农业必将崩塌。
因此,由于大漂亮这个反面典型,加拿大更需要谨慎地使用耕地。
所以,现在油菜已经成了加拿大农业离不开的作物,是加拿大农业能否可持续运行的根基之一。
如果加拿大减少油菜种植,目前运行的四年轮作就运行不下去了。如果它回到以前的种一年休耕一年的时代,但这样耕地的使用效率很低,农民的收入会锐减。如果在油菜季种植别的作物,很可能加剧耕地的退化,重蹈大漂亮耕地退化的覆辙。
所以油菜不仅是草原三省的命根子,也维持着加拿大耕地的使用寿命,影响着它的农业可持续运行,关乎着加拿大的国运。
而且油菜种植还关系着加拿大的能源安全和经济转型。
加拿大有很丰富的石油,它已探明储量约1670亿桶,在全球排名第 4位。但它的石油主要来自于很不容易开采且对环境影响很大的油砂。

开采油砂,需要先钻井,然后通过井眼将高温蒸汽泵入地下,油砂中的沥青被蒸汽熔化,这样便容易被抽吸至地面。加热蒸汽需要燃烧大量的天然气,这个过程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开采油砂矿的批评者们说,这会威胁到当地的河流,毒死了鱼类,破坏了景观,杀死了野生动物,污染了空气。
显然油砂开采既耗能源又耗水,还污染环境。
因此利用油菜籽等植物油脂制取生物柴油,因其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燃烧后污染物排放较低而受到关注。
而从去年到现在,东大减少对加拿大的油菜籽进口后,去从澳大利亚、大鹅等国进口油菜籽。但是他们根本无法填补油菜籽供应缺口。反而我们还不得不从大鹅进口了大量菜籽油。
截至2025年10月19日,沿海油厂油菜籽库存仅余0.6万吨。
所以对于东大和加拿大来说,在油菜籽上,大家是谁也离不开谁。
大家该坐下来谈谈了。
而11月1日,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已在韩国庆州举行。
相信未来中加之间油菜籽的贸易会恢复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