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化,这次真“连滚带爬”了

500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作者|摸金校尉

编辑|晶晶

排版 |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郑智化上次引发的争议话题还是在2022年,某综艺上几位女士合唱了一首魔改版的《星星点灯》,老人家在网上也吐了槽,觉得改了歌词对自己有些不尊重。

当时网络舆论总体上的倾向是支持他,上了年岁的网友还特地贴出1990年代初内地流传他的许多代表作,觉得一位爱国的宝岛歌手在晚年不应被如此轻慢。

所以2022年,郑智化上分。

顺带勾起一波回忆杀。

《水手》《星星点灯》《落泪的戏子》等,三十多年前的歌曲被好事者拿来品鉴一番。但如何让三十多年后的人了解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及彼时的流行文化元素呢?

500

这是个涉及到“考古学”的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放在后面讲。

10月25日,郑智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深圳机场对残疾人不友好(没人性),具体表现为升降车离机门地板高达20多公分,他的轮椅推不进飞机,腿也跨不进机舱门,操纵升降车的司机不愿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他“连滚带爬”进飞机。

500

然后,事情不出意料地出现反转:

深圳机场官方这边发微博在留言区道歉,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审视并优化特殊旅客的服务保障细节,更好保障每一位旅客顺畅出行。”作为制式结语。

另一边,当时郑智化坐轮椅被四位机场工作人员抬着进机舱的监控视频“神秘”流出。让前两天还在支持郑智化的大舆论迅速转向,很多人说郑智化措辞夸张,还说“四个人抬你一个,这福气给你,你要不要啊?”

500

在民意汹汹中,郑智化道歉了。

接着,《经济观察报》10月28日刊载的一篇《郑智化无须道歉》把这件事推到了它本身不应有的高度:

该文认为社会应关注残障人士自主出行的尊严需求,而非苛责维权方式。但这个观点随即被一些网民否定,认为“因为你残疾,所以地球就该围着你转?”(见该文留言区评论)。

但让郑智化彻底认怂的,并非只是表象上的“连滚带爬”。

01

冒犯者也

郑智化控诉深圳机场的舆情事件,其本质上与2022年林书豪发文吐槽比赛期间入驻酒店的健身房一样,当时林书豪配图并发文说:

“你不会相信这里就是健身房吧,这就是封闭赛区的样子(苦笑),我这是在哪里?这些都是些什么垃圾!”

500

舆论发酵后大多数人都在骂他,大家觉得彼时条件有限,在隔离状态下大家应“共克时艰”,而非“吹毛求疵”。CBA官方迫于压力也公开给出了处罚函——

罚款一万元人民币,理由是发表“不恰当言论”。

500

再“考古”久远些,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部分美国运动员抵达后因雾霾原因戴口罩出镜也被批评称“不尊重中国”,这些人也做出了书面道歉。

当然,后来那些年,雾霾问题越来越严重,经过大力整治情况也有些好转。

只是没有人再“想起”戴口罩的美国运动员。

只能说像林书豪这些人没有接受过类似“识大体”的教育,对于一些触犯自身利益或看不惯的事情第一时间会选择开喷,如果贴脸开大的对象是美国或其他境外场景,国内网民大多乐于作壁上观,如果喷的人再用中国的一些好事例做对比,说“中国这方面做得好”,那妥妥地就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像伏拉夫这类网红走的就是这条赛道,即使表演再拙劣,也永远不缺粉丝。

500

有意思的是,这些人后来在境外媒体上的辱华言论被扒出来,人设崩塌了。显然这种表演往往都是言不由衷,只是为了恰饭。

相比之下,郑智化做错了什么呢?

他的言辞夸张,用“连滚带爬”来形容自己坐飞机时的窘迫体验。

这当然是他自己的问题。

可是宝岛人似乎对“连滚带爬”情有独钟,内地网民喜闻乐见的是改编自政客王世坚那种“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的泛娱乐化网红歌曲,真要在现实中看到别人用“连滚带爬”形容内地某些基础设施时又不高兴了,舆论焦点从事情本身转移到了郑智化这类宝岛友人的身份上:

残疾人——台湾人——你是不是“自己人”?

这才是郑智化“识大体”意识下的道歉动机。

500

他想说的是:

我错了,我用词不当,但我是“自己人”。

02

被冒犯者

1990年代初对于两岸来说是个好时代。

特别是对于内地来说,70-80后这两代人沉浸在电视台里每天播出的大量日剧和日漫中,华视电视剧《包青天》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每天只要胡瓜开唱一句“开封有个包青天……”,小朋友们就坐不住了。

很多年后,该剧片尾曲《新鸳鸯蝴蝶梦》的演唱者黄安在网络时代成了一时热议人物,只不过他的热议点是“纳投名状”。

500

这位坊间传言因得罪吴宗宪在宝岛混不下去的歌手,“举报”对岸那边那些人有不好的倾向,因此收获了一番争议。

10月25日,另一位宝岛网红“馆长”陈之汉抵京,开始了为期12天的访陆之旅,这位“馆长”显然更高端一些。

虽然是个花臂肌肉男,长得也比较“平易近人”,但一直奉行的“贬台”舆论让陈馆长在内地收获了不少粉丝,尽管本身有涉黑背景,还从事过讨债及其它“特殊工作”,奈何在“耿直人设”下偏偏只对内地交口称赞,因此很多人认为他是“自己人”。

500

郑智化与他们二位相比,显然还不曾从上个世纪的时代热情中清醒过来。

他有一首一直摆不上台面的歌,于1993年左右风靡内地。

在这首叫《大国民》的歌中,他辛辣讽刺了宝岛当年种种社会现象与当局唬烂(闽南方言,即“讲大话、讲空话”),例如歌词中写道“美丽的谎言说了多少遍,说来说去从来没实现。宣传的口号说大家都有钱,贫富的差距假装没看见。”

他还在歌中写到了内地彼时的发展状况,用“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形容内地风行的个体经济。最后用“伟大的祖国挥挥手,中国中国一定强”作为定论。

500

因此从创作心态和个人经历分析,郑智化是“自己人”,至少在一些大事上,60后的郑智化与那一代宝岛艺人一样,总体上保持着身份与文化的认同。

只是他终究老了,65岁的郑智化搞不清楚现在内地的网舆环境,还在用“一视同仁”的“连滚带爬”形容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是王世坚的连滚带爬让《没出息》风靡两岸,宝岛也玩梗是因为人家没那么多禁忌,调侃政治人物和其它公众人物也是1980年代以来的娱乐传统。

500

内地网络讲“连滚带爬”,前缀必须是“你说的这个‘我们’里有我吗?”

或者是:

“因为谁,你才会连滚带爬?”

没有摸清这个语境就吐槽,很可能最后真的会“连滚带爬”。

这一点,黄安先生与陈“馆长”本就清楚。

03

连滚带爬

郑智化是个复杂多变的人吗?

不是。

复杂多变的,是一种舆论环境。

当年写出“中国中国一定强”的郑智化,并不能想到三十多年后,国家发展与社会民生的变化,也不会想到在任何社会话题中,都会有人把矛盾上升到一个群体,比如残疾人或身份认知上。

这对于他来说,也许尴尬大于愤怒。

作为公众人物,即便是“过气歌手”或65岁的老人,郑智化可能需要在此番风波后,重新审视内地网舆,然后做出一些适当的改变。

500

比如再经历登机窘境时,先冷静一下,道一首: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谁教老夫归乡愁”。

配一张登机时旁观者角度拍的照片,让婉转的打油诗具有调侃、揶揄、温柔的劝诫同时又不失教育意义,让涉事双方都能接受,比直抒“没有人性”好多了。

这才符合如今的内地网络语境。

如此一来,残疾人、宝岛人士和曾经的著名歌手等身份加持,舆情自然又会重新解读,认为“老艺术家高风亮节,识大体顾大局,反倒显得我们眼拙了,改!必须改!”。

只有如此,郑智化才是部分网民眼中的“自己人”。

如今,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他该怪谁呢?

咎由……

而已。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