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过法案为新“钞票”开路,一文看懂稳定币
7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天才法案》,专门为稳定币制定了监管规则,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经济体正式迎接数字货币的未来。
显然,这是特朗普政府为占据稳定币和电子货币时代的金融制高点而采取的措施。
稳定币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稳定币就是数字版的现金,最大的特点是价值稳定,比如1个稳定币永远等于1美元,不像比特币那样价格忽上忽下。
想象一下,它就像超市的购物卡,你花100元买的购物卡永远值100元,但稳定币这张“卡”可以在全世界用,而且转账速度比银行快得多。
目前最常见的稳定币是USDT和USDC,每发行1个稳定币,发行的公司就在银行存1美元作为储备,随时可以1:1换回现金,就像购物卡能全额退款。
相比现金和银行存款,稳定币更方便。你不需要去银行或ATM,随时随地用手机上的数字钱包App就能存取,几分钟搞定。比如给国外留学的孩子转5000元生活费,银行汇款可能要花200元手续费、等3天,而用稳定币只要几毛钱,几分钟就到账。
更厉害的是,稳定币全球通用,不像人民币现金出国要换汇,稳定币在支持的地方直接就能用。
中国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不同,它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的电子版,背后是政府信用担保,而稳定币是私人公司发行的,类似“数字购物卡”。这就像国家发行的人民币和游戏公司发行的游戏币的区别。
有人会说,我把钱存银行还有利息,但稳定币没有利息,凭啥要换稳定呢?这就是“电子现金”的特点,它要的是稳定性和流动性,不是收益性。我们都知道,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是不可兼得的。你想要较高的收益,肯定要有较高的风险。定期存款有利息,但不能随时取(牺牲流动性),活期存款能随时取,但利息很低(牺牲收益性)。
稳定币是超级流动,价格稳定,但零收益。1元就是1元,无论身处世界何处,都可以随时随地消费或转账。
稳定币公司当然要赚钱,这就像商业银行一样,用大家的钱去赚钱,比如存到银行赚利息、买国债,转账时再收点小额的手续费,看上去不多,但换稳定币的人多就是一笔巨额资产了。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承诺随时兑付。
Tether公司(USDT发行方)管理着约800亿美元储备金。假设平均年收益4%,一年就是32亿美元。扣除运营成本,净利润估计20多亿美元。
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美国刚通过的《天才法案》规定:储备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不能乱投资。每天还要公开账本,接受监督。同时有关机构还会定期审计,确保账实相符。
稳定币真的稳定吗?
大部分时候是的,尤其是像USDT和USDC这样有美元储备、接受定期审计的稳定币,99%的时间都保持了1:1的美元价值。
2022年一种叫UST的“假”稳定币从1美元崩到几分钱,因为它靠复杂算法而非真实美元支持,就像纸牌搭的房子,一吹就倒。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要通过《天才法案》,确保稳定币公司有足够的美元储备
稳定币不是完美的,但也不是骗局。它能让支付更快、更便宜,还能跨国使用,比如给朋友转账、网购,或者未来成为像信用卡一样的支付工具。但风险依然存在,选择受监管、信誉好的稳定币,风险会小很多。
中国对稳定币采取了“全面禁止私人发行,推出官方替代”的明确政策。从2021年9月开始,中国就明确禁止任何私人机构发行稳定币,包括USDT、USDC等国外稳定币都不能在境内合法使用,商业机构用稳定币收付款属于违规行为。
作为替代方案,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推出了数字人民币,这是由央行发行的官方数字货币,1数字人民币等于1纸币人民币,可用于购物、转账、缴费等日常支付场景。
2025年5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通过《稳定币条例》,成为全球最早将稳定币监管立法化的地区,这意味着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允许合规稳定币发行和交易,而大陆仍然禁止私人稳定币。
回顾UST崩盘等稳定币暴雷事件,中国提前规避了“脱钩”、发行方跑路等系统性风险。
对普通民众而言,虽然失去了跨境转账的某些便利,但获得了国家信用背书的安全可靠的数字支付工具,这对老百姓来说当然是更稳定可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