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昆汀选中的功夫片有多野?

500

无论古今中外,被看重的从来不是夸夸其谈和奉承迎合。

昆汀,也是这么想的。

作者|王重阳LP

编辑|小白

排版 |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看《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的时候,不知道导演昆汀是不是会说一句:

“牛——x!”

500

反正他推荐了,并在2001年重新包装出品,电影得以在北美重新上映,票房高达1500万美元。进而口碑影响反推陆港,国人得以重新审视1993年在香港上映,当年票房口碑双失利的这部黄飞鸿IP衍生电影。

500

导演袁和平,编剧徐克(监制)、张炭等,主演于荣光、甄子丹、王静莹、曾思敏等。

1977年还有一部《铁马骝》,陈观泰导演并主演,倪匡编剧,讲的故事内容一样:

开设百草堂的杨天淳悬壶济世,见官吏腐败便化身“铁马骝”晚上劫富济贫。更与路过的黄麒英、黄飞鸿父子不打不相识,最终合流共同对抗官府。

500

“马骝”是广东话,即“猴子”,正确读音是“马喽”。所以这个片名对内地观众而言有些云里雾里,只有看时才能明白意思。因此姑且行文里直接叫“铁猴子”吧。

先说几个亮点:

网络时代于荣光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号,和一代老艺人们一同回忆讲古时也提到了曾主演这部电影时的往事。当年袁和平等看到他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时的表演,对这位和李连杰先后赴港发展的内地演员大加赞赏,于是邀请他主演“杨天淳”一角。

500

饰演少年“黄飞鸿”却是位女孩子,10岁学艺的曾思敏演完该片后不再参演其他影视剧,如今是一位香港特区警察。

500

在1990年代被众多动作巨星遮掩光芒的甄子丹,自演完《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里的“纳兰”,似乎被恶趣味了一把,在片中饰演“黄麒英”,当了一回黄飞鸿的“爸爸”——颇有些“上一部你杀了我,这一部我当你爹”的畅快。

500

饰演“小兰”的台湾模特王静莹曾在1990年代的《黄飞鸿》系列里两度出演“十四姨”,更和于荣光一起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中合作(没有对手戏),这位被媒体称为“林志玲师姐”的女模后来命途多舛,最近的消息是参演电影《鳄鱼》。

500

已故的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在本片中饰演县官,贪婪好色,演技一点不逊其他演员。

500

饰演少林叛徒“衍空和尚”的任世官曾深得导演张彻、袁和平和徐克欣赏,早在1960年代就在片场跑龙套,出身武学世家,其父任雨田是中国最早的武术指导,气质方面和内地的武术演员计春华很像,属于越老越霸气的演员,从1960年代一直打到1990年代,《黄飞鸿之壮志凌云》中的“严振东”,《鹿鼎记之神龙教》中的“冯锡范”,《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任我行”和《东方三侠》里的“公公”等都是他塑造的经典角色。

500

“衍空和尚”身边的左膀右臂扮演者分别是女武行李晖与男武行小侯,网上他们的资料很少,只在后来的纪录片《龙虎武师》中出镜,目前已知李晖本人在香港开设武术培训班,《龙虎武师》中她接受采访时说“很多人(武师)拍着拍着就消失(因病因伤因残)了”让人印象深刻。

500

出演县官“姨太太”之一的张凤妮是前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演员,也曾参加过1987年香港小姐竞选,出演过《天地男儿》等多部港剧,不过大多也是配角。因为脸熟,所以在众“姨太太”里十分亮眼。

500

另外,徐克当年拍《黄飞鸿》系列第三部《狮王争霸》后,李连杰这边有了一些问题,接着另一个年轻人走进徐克的视野,那少年叫赵文卓……

那么问题来了:

如此多的“豪杰”汇聚一堂,为什么《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当年票房失利呢?

答:

IP泛滥,创作饱和,消费过度。

1990年代初,随着徐克、袁和平二人合作的《黄飞鸿》系列大获成功,迅速引起各方注意,一时间香港人拍,内地人也拍。

在《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前后,出现了《黄飞鸿之鬼脚七》《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更甚有《黄飞鸿对黄飞鸿》《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等恶搞片。

500

等于是这边徐克等人还在构思新故事,那边就有人开了无双一样,狠刷这个IP。且“黄飞鸿”也不是漫威DC人物,不存在版权一说。等到徐克起用赵文卓出演《黄飞鸿之王者之风》(1993年)以及后来的《黄飞鸿之龙城歼霸》(1994年)时,市场反馈已不再热烈,加上李连杰退出,IP凉凉。

到了1997年,李连杰回归,出演《黄飞鸿之西域雄狮》,不要说这个IP,香港功夫片也式微了,整个市场还能吸引观众的大牌是成龙的动作喜剧(成龙也演过《醉拳》版的黄飞鸿,一样是动作喜剧)。

500

且《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以下简称《铁马骝》)与徐克主导的《黄飞鸿》系列相比,立意上不再以“黄飞鸿”本人为视角,站在晚清的风云间看待世间苍生与家国大义。它以“杨天淳”为主视角,黄家父子只是介入一场“官民斗争”的陪客。

在当时,《铁马骝》也只是“黄飞鸿”系列衍生出的番外。

那么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为什么看中它呢?

打戏精彩。

在袁和平的主导下,《铁马骝》依然体现出香港武行高水平的功夫视效,杨天淳与黄麒英、杨天淳与黄飞鸿、杨天淳与衍空和尚、黄氏父子与衍空和尚、杨黄联手与衍空和尚,甚至小兰与左膀右臂之间的打戏,以及捕快神爷(袁信义 饰)与爪牙龙套等之间的打戏设计都十分巧妙,后人形容为“每一帧都让人眼花缭乱”。

500

就比如火木桩大战,少林叛徒衍空和尚被杨黄合击,三人踩木人桩的打法全程紧张刺激,分分钟都有堕入火海的危险。甄子丹版的雨伞棍法和佛山无影脚,与李连杰版相比毫不逊色。

衍空和尚本身作为反派,质问杨天淳为什么“做贼”?

杨天淳说“世上没有贪官,自然也没有铁马骝”更是微言大义。

与后来周星驰版的“苏乞儿”反问皇帝“丐帮子弟有多少,其实是你说了算”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500

至于感情戏,《铁马骝》的表现手法相较《黄飞鸿》系列更为收敛——

小兰曾出身烟花柳巷,备受欺凌。后被杨天淳所救,成为他的药师助理。

后得知其“铁马骝”的身份后,更一心支持他。

两人同框也有意思:

只要杨天淳在,小兰的眼睛就一直看着他。

500

但影片没有给出“明示”,观众看了懂的都懂。

继而把精力放在几位正反派PK的主线上。

另外“黄飞鸿”这个广东民间传奇人物,之于香港功夫片里的经典之外还有一层意味:

500

纵观徐克、袁和平,乃至王晶等,在1990年代拍摄的黄飞鸿系列以及《新少林五祖》(其中表现了“洪门”的创立)等,基本都延续了岭南民间对清王朝的看法,包括后来电视剧版的《黄飞鸿》(赵文卓、邵美琪主演)也遵循了徐克的家国观(实际上是粤区传统):

复明不复明地另说,反清是一定要反的。

只因这朝廷……

让人苦不堪言。

500

后来在剧版《黄飞鸿之理想年代》中,黄飞鸿剪掉辫子,穿中山装率先表态就是一种象征式的符号,延续了这个人物被民间赋予的意识,即“眼见民不聊生,只能以身护国”的态度。

而在《铁马骝》里,影片以少年黄飞鸿回眸作为定格,粤语童声演唱的《男儿当自强》为落幕,则可视为这位晚清佛山人的历史记述。

500

以上,或许也是今人视野下《铁马骝》被拾遗的原因。

拳脚之外,自有精神传承。

如功夫本身。

500

2020年,纪录片《龙虎武师》上映。

《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中的大多数演员纷纷出镜。

李晖以女性视角看待武行和香港功夫片的历史时,说出那句“很多人消失了”。

500

元武则说“那都是用命换来的啊!”

500

一句话,道尽了昔日荣光背后的痛苦与自豪。

无论古今中外,被看重的从来不是夸夸其谈和奉承迎合。

昆汀,也是这么想的。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