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神星——“裸奔的地核”

原创:牧夫天文

原作:Linda T.Elkins-Tanton

编译:贺柏翔

校对:毛明远

编排:贺柏翔

后台:库特莉亚芙卡 李子琦

距离地球五亿公里之外,在火星轨道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漂浮着三个上海大小的金属球体,这就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小行星——灵神星(16Psyche,又称赛姬,Psyche在希腊语译为灵魂)。它是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同时也是我们的天文学家一直在苦苦追寻的目标。

500

无人航天飞行器探索灵神星的艺术想象图

Credit:NASA

人类目前已经成功地将航天飞行器送入了太空的各种环境中,比如土星和木星的气体云层中(指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和木星探测器朱诺号、伽利略号),土卫六的冰冻废墟(指卡西尼-惠更斯号),以及火星的岩质沙丘表面(机遇号,好奇号等)。但覆盖在灵神星的表面不仅仅是坚硬的岩石,还有大量的重金属。

500500

朱诺号(图左)和卡西尼号(图右)是现代探测科技的伟大成就

Credit:NASA

灵神星主要由镍和铁组成,并且是由该成分构成的小行星中最大的那一位。但是我们还不知道它是个什么样子,目前最好的雷达影像也只能看到模糊一团。这一情况在2026年会得到改善,那时,一个航天器将作为美国宇航局探索项目的一部分抵达这颗小行星。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宇航局对灵神星如此感兴趣?是我们要去开采矿藏?还是要建立一个巨大的太空磁铁?

500

由铁镍元素组成的灵神星具有金属光泽#艺术想象图

Credit:NASA

实际上,答案就在我们的脚下。地核被认为是由固体的镍铁核心和熔融的外层组成的。但两千八百千米厚的坚硬岩石使得我们无法近距离研究地核。我们目前能够钻探到的最深深度是12km,即便我们能钻的更深,但我们要认识到地核的压力比地表高三百万倍,而温度则高达五千摄氏度

。简而言之,目前要去地核进行科研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所以科学家们不得不求助于间接的方法来研究地核。比如测量穿过地核的地震波;或是研究被认为是在地心形成的矿物;或者研究像灵神星这样“裸奔的地核”?毕竟,我们对于地球的形成过程已有很好的理论。

500

诞生于冷战时期的科拉超深钻孔(12,263m)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credit:网络

500

靓丽而坚硬的金刚石是在地球深处形成的,随火山喷涌而出的矿物

credit:网络

围绕着年轻的太阳的尘埃和气体,逐渐冷却并互相碰撞形成了几千个微型天体,我们称之为星子(planetesimal)。这些星子继续围绕轨道运行,其中一些相互黏合变大,最终形成我们的地球,其他的经历撞击,分裂成了更小的块儿,也就是如今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

500

位木星和火星之间的密集小行星带

Credit:NASA

灵神星本就是一颗星子,在成长为拥有岩质外壳以及金属内核的道路上演化着,但是这一进程被阻碍了!因为频频发生撞击,岩石外壳脱落,直到仅剩下内核。经历了这么多次的毁坏性的碰撞,而并没有为它“添砖加瓦”,这使得灵神星这个裸露的金属核心成为我们难得的研究样本。

为此,美国宇航局的航天器,将会配备一系列先进的仪器。一台光谱仪将会分析伽马射线和中子,这些粒子是在灵神星被宇宙射线轰击的时候产生的,元素周期表的每一个元素都会释放特定波长的伽马射线,所以光谱仪将会告诉我们这些行星的表面具有哪些元素。一台磁力计将会测量它的磁场,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地球磁场是如何在金属地核中产生的。当然,成像仪将会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观察小行星的表面。

500

地磁场是地球防御宇宙射线的屏障

Credit:网络

造访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件事情本身就是非常令人兴奋,但是前往灵神星的任务给了我们一个独特的机会——在遥远的小行星带,去探索我们地球最深处的秘密!

『天文时刻』 牧夫出品

微信公众号:astronomycn

500

眉月狀的土星 影像提供: NASA, ESA, SSI, Cassini Imaging Team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