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还是独立起源:西南地区石棺墓新发现带来的若干思考

2018年10月22日-23日,应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邀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德云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出席了北京大学“陆疆与海疆:丝路上的多元文明”博士生学术会议,并于10月22日晚进行了题为“传播还是独立起源:西南地区石棺墓新发现带来的若干思考”的讲座。讲座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韦正教授主持。

500

赵德云教授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赵德云教授解释了选题初衷:一是近年在西南地区有一些关于石棺墓的新发现,虽然是国内区域间交流的问题,但与“陆疆与海疆”会议的讨论内容有相通之处;二是西南地处边疆,石棺墓在近年所受的关注亦不多,希望借此机会提升学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相关概念

赵德云教授指出,本次讲座中谈及的石棺墓指的是先挖竖穴土坑,再在坑壁四周立石板,围成框形结构的墓葬;墓葬底部多无底板,不完全封闭;墓葬是否有盖板尚无定论,但据近代民族学调查推测,有用木板做盖板后又腐朽的可能。

以往研究中对这种墓葬的定名较为多样,如石棺墓、石板墓、岩板墓、石棺葬等。不同的名称体现出命名者对墓葬不同特征及内涵的强调。如这些墓葬最初被称为“石棺墓”,体现出命名者对石构围合部分性质的认识,而随着一些墓葬中木棺痕迹的发现,“石板墓”成为了更为客观的名称,并不强调石制框形结构一定为棺。“岩板墓”这一名称更强调墓葬使用的石材大多为页岩。“石棺葬”则源于1950年代西南地区开始出现的“石棺葬文化”的提法,它强调采用石棺葬的人的行为,带有更多人类学的色彩。比较上述概念,本次讲座主要研究的是石棺墓这一实体,因此“石棺墓”是相对而言最为合适的表述。

既往研究

对石棺墓的发掘,最早由冯汉骥先生于1938年正式进行,距今已80周年。2008年,四川的一些考古单位对石棺墓资料进行了汇编。2012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罗二虎教授的著作《文化与生态、社会、族群:川滇青藏民族走廊石棺葬研究》出版,是最新的综述性研究。

 

西南地区石棺墓的七大区域

接下来,赵德云教授把西南地区石棺墓划分为岷江上游、青衣江上游、金沙江与雅砻江上游、澜沧江上游、大渡河流域、金沙江中游、黔西南与黔中等7个主要区域,并依次介绍了各区域的代表性特征:

岷江上游地区。本区墓葬数量最多,发现最早,研究也最充分。主要分布在汶川、茂县、理县等地区,包括茂县撮箕山、城关、营盘山、牟托,汶川萝葡砦,理县佳山等遗址。因这一地区地近中国西北,发现的石棺墓的年代亦晚于西北地区,故以往研究多认为此地的石棺墓是由西北地区传来。同时,这一地区石棺墓的年代多早于西南其他地区,因而研究者进一步认为西南其他区域的石棺墓是从西北地区经由岷江流域向南传播的结果。

青衣江上游地区。本区主要有宝兴汉塔山、老场、瓦西沟等遗址,墓葬特征比较复杂,既有汉塔山遗址的竖穴土坑积石墓,又有老场遗址晚期用花纹砖来代替石板的现象,而瓦西沟遗址又与炉霍卡沙湖遗址关系密切。

金沙江与雅砻江上游地区。本区面积较大,墓葬数量很多,包括甘孜吉里龙、炉霍卡莎湖、巴塘扎金顶、雅江呷拉等遗址。

澜沧江上游地区。本区上至昌都,下至德钦、中甸(今香格里拉)等地都发现有石棺墓,主要有昌都热底垄,德钦纳古、永芝、石底等遗址。这一区域可能与青海、西藏的关系密切。

大渡河流域。包括汉源大窑、麦坪等遗址。其中大窑遗址的发掘报告中将其年代定为战国,但亦有不少学者根据陶器特征认为年代可能更早。

金沙江中游地区。本区范围最大,目前发现的遗址有祥云检村、红土坡;弥渡苴力;昭觉濮苏波涅和各则羊棚;会理粪基湾、猴子洞;元谋大墩子;永仁菜园子、永定、维的;武定田心;巧家小东门等。目前发现的西南地区年代最早的一批石棺墓即出现在此区域。

黔西南、黔中地区。墓葬年代较晚,自东汉起一直延续至明清。包括有贞丰董菁、浪更燃山等遗址。

从以上考古材料的分布情况看,石棺墓皆分布于四川盆地西缘的横断山区。

500

西南地区石棺墓的7个区域

西南地区石棺墓的来源问题

在介绍完各区域的基本情况后,赵德云教授着重探讨了西南地区石棺墓的来源问题。过去的主流观点认为,西南地区石棺墓与西北地区联系密切。形成这一认识的主要有四个原因:一,西北地区石棺墓的年代早于西南,在过去的考古发现中,西北地区最早的石棺墓年代在距今4400-4000年,而西南地区此类墓葬的年代最早可推至商代,大多数则在战国秦汉时期;二,西南地区石棺墓出土的一些器物,尤其是双耳罐,与西北地区关系密切;三,西南地区早期的相关发现主要在北边,主要以岷江上游的材料为依据;四,《后汉书·西羌传》等相关文献关于羌人南迁记载造成的影响。


但近年来考古新发现所提供的年代数据,为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角度。如凉山州昭觉县各则羊棚地点石棺墓出土的5件有机质材料,测年数据都在距今4000年前后;汉源麦坪遗址2007年度发掘中,通过结合墓葬和遗址进行分析,将石棺墓的年代定为距今5000-4500年之间,2010年度发掘的石棺墓年代则定为距今4500-4000年之间;云南元谋和永仁等地发现的石棺墓年代也可上溯至距今4300-3400年。

500

凉山州昭觉县各则羊棚地点的石棺墓

500

各则羊棚地点石棺墓群分布图

愈来愈多的考古资料表明:①西北地区最早的石棺墓不见得早于西南;②西南地区最早的石棺墓集中于大渡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区域;③西南地区的石棺墓在数量和内涵的复杂性上远大于西北地区。因此,现在很难认为西南地区的早期石棺墓是西北地区传播的结果。

然而,就此得出西南地区石棺墓是独立起源仍为时过早。现在仍需重视对石棺墓主生前居址的寻找与发掘,全面了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从自然环境和生业形态互动的角度加以考察。还需尽可能重构区域文化序列,弄清绝对年代,避免“循环论证”的弊端。

 

随后赵德云教授阐述了他关于石棺墓的一些看法。第一,关于“石棺墓”的理解和界定。在元谋大墩子、会理龚基湾等众多墓地中,石棺墓和土坑墓的内涵并无区别。研究者在使用这一词汇的时候,常暗含有它们属于同一个文化的判断,但其背后的情况却千差万别。因此,“石棺墓”这一名词可能会限定我们对于古代文化的理解。

第二,西南石棺墓可能存在南北不同的系统。大致以大渡河为界,北部以岷江上游为中心,多为单人一次葬,石棺多窄长,陶器以双耳罐最具代表性,年代集中在战国西汉时期;南部则以金沙江中游为中心,多为多人二次葬,石棺形制多样,陶器多平底罐,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至西汉时期。南部系统应该是独立起源,北部系统则与西北地区可能有联系,在稍晚的时候,它们之间又互有渗透。当然,两个系统中的特例也不应被忽视,如大渡河以北的炉霍卡莎湖墓地与北方游牧文化关系密切;大渡河以南中甸(今香格里拉)的石棺墓与西藏、青海石棺墓关系密切。

第三,石棺墓及其出土器物中的体现出文化交流。根据童恩正先生的研究,细石器、石棺葬等展现出中国由东北至西南边地文化因素的相似性,“文化边缘”地带具有相当的共通性。而青铜竿头饰和青铜器上的蹲踞式人纹则显示出丧葬仪式中的萨满信仰,它们与石构墓一起,是认识早期中国文化格局和变迁的重要内容。这提示我们,考古材料的背后具有相近的意识形态和精神追求。

第四,过去一般认为西南地区石棺墓在东汉时期和其他很多地方文化因素一样逐渐衰亡,但近来贵州贞丰董菁、浪更燃山等遗址的发现,表明随着东汉王朝对西南地区控制力度的加强,使用石棺墓的人群可能向更为偏远的贵州西南部和中部地区迁移

500

蹲踞式人纹

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最后,赵德云教授针对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复杂性这一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深度分析,并讲清与物质材料的传播有关的路线、人群和背景,不可只关注到区域间材料的相似性。首先,欧亚东部若干文化现象的趋同,与其用传播的视角理解,不如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的共通、传承和变异这一更高的层面来思考。其次,很多文化现象,在各地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差异,在看到“异”的同时,也要考察“同”,如何解释同异,可以借鉴人类学的资料和研究。第三,对于早期文化的相似性,不应否认早期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力度,但也不能单从传播的角度来解释。最后尤其要注意,西南地区石棺墓80年来的发现与研究,充分说明了区域间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考察的难度,对待这类问题需要谨慎。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