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倍的兵力悬殊打成僵局...中国一个连全部牺牲,造就韩国人难以忘记的噩梦!

一个连,仓促接过友军留下的“烂摊子”,山高路窄重装备运不上来,无工事依托、无炮火支援、后勤保障尚未到位、敌情地形均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要面对数量数十倍于自己,又有整整6个炮兵营火力支援,外加空中力量辅助,乘胜而来士气正旺的敌人。

他们必须顶住,为身后主力部队赢得展开兵力和装备的时机;他们能够顶住,因为超乎常人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

他们在阵地坚守了5天4夜,并使得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折损过半。

这个战场奇迹,发生在68年前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八军204师612团1连,他们这次惨烈的战斗并不“知名”,但却值得永远铭记。

文 | 王正兴

编辑 | 黄俊峰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志愿军仓促接过了一个“烂摊子”

1951月10月5日,美军第2师在经历了“伤心岭”惨败后发起了“底线得分行动”,再次对“伤心岭”发动进攻。

【注:“伤心岭”,为朝鲜战场东线文登里附近的高地,1951年9月至10月,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这里发动进攻,投入大量兵力和火力,遭到朝鲜人民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筋疲力尽,仍以失败告终,美国人因此称这里为“伤心岭”(Heartbreak
Ridge,或称“断肠岭”)】

500

(图为美方照片中标注的“伤心岭”)

这次进攻,美军充分吸取了之前战败的经验教训,一改以往使用装甲力量的基本原则,改为组成坦克、步兵特遣队,从两翼快速插入,不要炮火掩护,在空中力量掩护下,利用坦克直瞄火力定点打击,逐一夺取山头。这就是所谓的“坦克劈入战”。

其实,朝鲜半岛东侧的地形并不适合装甲集群作战,但美军一改作战常规,大大出乎防御的朝鲜人民军的意料,取得了极为惊人的效果。之前久攻不下的“伤心岭”防御体系瞬间被打破,人民军伤亡惨重,已无法支撑。

美军,的确是一支极善于使用武器装备的军队,其在基于武器的战术这方面上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尽可能地将武器的作战效能最大化,这一变招,改变了战局。

眼看朝鲜人民军第五军团损失严重,志愿军六十八军204师被迫提前投入战斗,在兵力、兵器尚未集结到位,无工事依托、无炮火支援、后勤保障尚未到位、敌情地形均不了解的情况下,边接防、边战斗、边展开,战斗情境之被动是志愿军部队甚少遇到的。

投入战斗后,志愿军204师610团与配属的打坦克大队在文登川河谷经反复激战,遏制了美军装甲特遣队的进攻势头。这就是著名的文登里打坦克战斗。

500

(图为志愿军战士击毁文登里公路上的敌军坦克)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发生在附近的另一个少为人知的惨烈故事。

在美军第2师的西侧,是配合美军进攻的韩军第八师团。

韩军的战斗力,往往被很多人所小看,认为其与美军相比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诚然,朝鲜战争中韩军多次一溃千里的表现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但实际上韩军步兵在进攻中的战斗力甚至要强于美军。当其身后有大量美军支援火力的时候,韩军步兵的战斗意志,要远高于美军步兵,在这种情况下的韩军特别嚣张和凶猛。而韩军容易溃逃的原因,也正是在于其“借势而行”的特点,一旦遭遇失败,掉头跑得比谁都快。

如今朝鲜人民军撤退的情况下,韩军第八师团又开始嚣张起来,攻击势头非常之猛,推进速度基本保持与东侧翼的美军平齐。虽然志愿军204师投入了战斗,但因仓促应战只能边打边退,这是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罕有的不利局面。

500

2

兵团司令员:“丢了阵地,我撤了你这个军长,军法从事!”

很快,韩军第八师团攻至938.2高地前。这个时候,志愿军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都坐不住了,听取了六十八军军长陈坊仁的报告后厉声喝道:

“为什么顶不住?什么原因?”

500

(图为时任志愿军六十八军军长陈坊仁)

陈坊仁回答:

“我们接替人民军仓促应战,敌众我寡,敌军火力十分强大。而这一带山高路窄,我军火炮根本拉不上去,部队只能以轻武器应战。”

听了回答杨成武急眼了:

“汽车上不去,人也上不去吗?你不会叫他们把炮拆开,用人抬上去!”

“火炮必须拉上去,贻误战机,丢了阵地,我撤了你这个军长,军法从事!”

陈坊仁和杨成武是老战友了,关系甚好,如此发火可见战况之险。唉,没办法啊,美军突然改变战法打了人民军一个措手不及,志愿军只能仓促顶上。“兵力、兵器不能展开,强敌即为弱敌”,再精锐的部队、再好的装备,无法放到战场上,等同于无。

500

(图为战场区域的地形,密密麻麻的山头,仓促上阵的204师,步兵能上,火炮就头疼了)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接下来要做的事就很明显了:前沿部队必须顶住韩军疯狂进攻,为主力部队兵力、兵器的展开赢得宝贵的时间。

这个任务,就得由在鱼隐山前938.2高地上的612团1连来完成。

938.2高地是鱼隐山前最主要的一道屏障,而鱼隐山是中部战线的制高点,俯视群山,甚是险要。美韩军一旦占领了鱼隐山,既可以向东迂回朝鲜人民军,又可以向西迂回志愿军六十七军金城以北、淮阳以南地区,还可以向北直奔元山,插高城,夺取金刚山。

所以,1连必须在938.2高地上坚持足够多的时间。可是,他们面前是韩军第八师团整整一个师团,另外还配有韩军炮兵17、27、50营,美军炮兵196、300、780营,共计6个炮兵营,以及美军第5航空队4架战斗轰炸机的支援。更糟糕的是,938.2高地和鱼隐山附近其他的山一样,怪石嶙峋,泥土很少,挖工事极为困难。1连只能从后方扛土上山,用麻袋装着土,在怪石中间垒成工事抗敌。

1个连,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形势(我军1个加强连约在200余人,韩军1个师团建制包含3个联队超过1万人,每个联队约3000多人,其中1个联队为预备队,即此战1连正面面对敌2个联队的兵力),这个仗怎么打?

3

奇迹!几十倍的兵力悬殊打成僵局

与此同时,对面韩军第八师团师团长崔荣喜准将可谓踌躇满志。这次进攻,他的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攻占A、C、D、E、F、G、H、I、J的高地群,第二步B、K、L、M、N、O、Q、R的高地群,第三步只要拿下编号为P的938.2高地,志愿军主阵地鱼隐山的大门就将被他一脚踢开。

只不过,崔荣喜没想到,他这一脚是踢在了铁板上。

鉴于之前的战况,崔荣喜决定直接动用一个联队在一天时间内迅速拿下938.2高地。

10月16日,韩军16联队以一营为左翼、三营为右翼,向938.2高地扑来。韩军把主攻方向定在右翼的三营,因为938.2高地东南坡较西南坡更为平缓。

前面说到了,韩军擅打“顺风战”,只要感觉自己胜券在握,攻势就格外凶猛。其三营10连很快就逼近了我军阵地。

韩军没想到,志愿军612团1连是故意放他们上来的。由于志愿军的火炮尚未就位,手上只有轻武器,因此这一战的原则,就是放敌进至20米区域,在近距离形成密集火力歼击区,方能给敌予歼灭性打击。

500

(图为志愿军阵地)

果然,得意忘形的韩军,在这一次进攻中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韩军毕竟人多势众,很快组织起下一次进攻,两个营分为两路向938.2高地再次扑来。

1连在连长高成山指挥下沉着应战,从早7时战至晚20时,1天之内连续打退韩军17次冲锋,自己仅5人负伤。而韩军方面的战史则称第一天就“击毙、俘虏”志愿军131人。可938.2高地上总共就1个连的志愿军,你韩军既然第一天就打掉了一大半,却寸步未进,岂不是奇哉怪也?

10月17日,崔荣喜意识到自己前一天轻敌了,当即叫来美军F-51战机并拉来炮兵群,开始对938.2高地狂轰滥炸。随后,其16联队两个营再次向938.2高地扑来。在敌强大的空地火力面前,938.2高地仓促构筑的简易工事全毁,1连官兵依然拼死相抗。在击退韩军10余次冲锋后,1连已伤亡过半。战至下午,韩军见志愿军火力减弱,遂以两个营发起集团冲锋,终于占领1连3个阵地。

这时,一直在密切关注938.2高地战况的杨成武直接命令在鱼隐山一线阵地的六十八军副军长宋玉琳:必须马上夺回阵地。

500

(图为时任志愿军六十八军副军长宋玉琳)

可是部队还在展开中,哪里有兵。这个任务,只能由1连自己来完成。

1连5班长郭德志遂率一个反击分队向韩军摸去。他深知敌众我寡,这次反击十分难打。于是他没有选择正面强攻,而是分两个小组从侧后偷袭。在接近敌阵地的最后关头,一个韩军地堡发现我反击部队,郭德志冒着敌机枪火力冲了上去,在四处受伤的情况下拼死炸掉了韩军地堡,反击部队反击得手。

【注:郭德志在反击中牺牲,追记一等功。】

但韩军并未罢休,倚仗兵力优势继续向938.2高地冲来,1连刚刚通过反击收复的阵地依然岌岌可危。

杨成武考虑再三后,断然下令喀秋莎火箭炮团出动支援1连作战。这是他手中最后的打击力量,如非938.2高地的战斗关系到全局,那是断然不会提前动用的。我火箭炮紧急出动,停车、发射、收炮、撤出,一个齐射让当面韩军马上安静了下来。

500

(图为杨成武上将)

然而,充足火力支援下的韩军步兵,其凶悍程度远非美军步兵所能比拟。17日晚,韩军步兵悍然发起夜战,向938.2高地蜂拥而上。志愿军1连连长高成山率部与敌展开白刃交锋,经过激战终于再次将韩军16联队击退。

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1连已大半伤亡,但韩军更惨,不得不投入预备队加入进攻。

10月18日,崔荣喜亲临前沿督战,其16联队联队长李存一将预备队二营编入进攻编队意欲进行最后决战。美国空军也增加了8架F4-U战机助阵。同时,韩军21联队亦从两翼加入助战。

4

一个连,只身力挽狂澜

这一次,韩军三个营以两翼并进、侧后迂回的战法,决心一口吞掉当面志愿军这个连。

战斗之激烈到达了最高峰,韩军不顾伤亡拼死进攻,终于控制了938.2高地主峰两侧阵地。韩军遂四面向主峰发起围攻,高成山奔走呼喊指挥战士们顽强抵抗。韩军16联队始终不能冲上主峰。入夜后,韩军继续发起夜战,其生力军二营终于冲进1连阵地的交通壕继续向前发展进攻。这时高成山在援兵1个排(上午有另一个排到达)的支援下,发起勇猛的反冲击,再次将韩军逐出阵地。

10月19日天一亮,美军又增加了8架F-51战机,再次飞临助阵。韩军21联队向938.2高地侧后攻击,完全切断志愿军增援通路,1连成为孤军。而韩军16联队在7时30分就投入整个联队兵力再次发起围攻。高成山指挥战士们以弹坑为依托,置生死与度外,与敌反复拼杀,甚至还一度派精干小分队打通通路,撤出部分伤员。经过一整日苦战,韩军16联队再次无功而返。这一天,韩军再也无力发动夜战。此时1连仅余20多人。

10月20日清晨,韩军16联队发起了他们最后一天的进攻。经过多日血战,韩军已经知道938.2高地的志愿军基本弹尽粮绝。密密麻麻的韩军向主峰蚁附而上,根本分不清阵型和进攻波次,漫山遍野全是韩军士兵。这时1连已经没有子弹了,他们用铁锹、刺刀、石头与韩军展开残酷肉搏。就这样,高成山率领他的铁血男儿依然坚持到中午,连续击退韩军十余次进攻。

现在阵地上只有高成山以及几个战士了,全部身负重伤,韩军又冲了上来。高成山率领这几个战士,抱起一直留到最后的手榴弹,面对面向韩军冲了过去……

500

(图为高成山)

10月20日,韩军第八师团终于攻下了938.2高地,但其16联队因为伤亡惨重,被迫退出战斗。崔荣喜遂命其剩余的两个联队继续向鱼隐山攻击,但时机已失,志愿军204师正是凭借1连争取来的宝贵时间,完成了防御部署,韩军连续攻至10月28日,不能得手,被迫停止进攻。

612团1连在938.2高地坚守了5天4夜,毙伤韩军1845人。面对友军留下的“烂摊子”,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1个连力抗韩军2个联队,并打残其中1个联队,以全连牺牲的代价,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

这支英雄的部队,留下的资料并不多,笔者只查找到几个名字:

连长高成山,河北易县人,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1连荣立集体特等功,这就是六十八军著名的“特功1连”,正因为这段光荣的历史,这个连队番号在1985年六十八军被裁后保留了下来。

指导员王秉富,二排机枪手孙金榜,二排五班班长郭德志,三排班长张占其,三排战士王林浦、段恒业、余献荣、孙振邦,司号员王军。

612团1连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 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欢迎关注。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