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社会稳定的心理根源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确实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和改善。但为什么社会却日益展现出浮躁的状况?

似乎许多人都有惴惴不安的感觉,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来说是信心问题,信心决定于人们对现实的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上。决定人们现实感受和未来预期的因素是天天接触的物价。

物价长期上涨损害民众信心

物价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基本日用品等各种价格。业已形成的价格长期上涨趋势对人们信心的影响比贪污腐败的影响可能还要大。每月、每年的价格上涨指数可能并不高,但数十年来积累下来,价格总体维持大幅上升趋势。

虽然民众的收入也相应增长,但这种同步增长实际上给民众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会削减对本国货币币值的信心。这种心理暗示导致人们求暴富、投机行为的大大增加,对政府控制价格以及整个社会发展趋势的信心会逐步降低。物价问题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问题,更是政治和社会心理问题。如果总体物价长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则民生的压力也会相对减轻,单纯的强调让市场决定价格过于片面。

从人类的政治和社会心理来分析,如果人们感觉本国货币币值长期呈下降趋势,物价呈长期上涨趋势,那么人们对未来社会稳定程度的预期会大幅下降。

500

人们对政府、社会、国家的信心不完全是建立在一串串发展的数据、数字上,更多的是建立在对现实的感受和对未来的预期上。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一个社会中,即使贫富差距较大,但如果物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民众的生活相对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保障(如居住、教育、医疗等基本方面),即使经济增长速度不是那么快,都会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稳定的压力。反过来说,如果物价长期维持上涨趋势,即使每次上涨的幅度很小,即使贫富差距不大,即使腐败现象较轻,仍有可能会引起社会不稳。

但是现代有的观点认为,只要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物价上涨的速度,大众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因此推断出大众对社会是满意的。简单来说,就是先涨工资,然后涨物价,再涨工资,然后再涨物价。这是个简单的经济逻辑,把人仅仅视作一个个的数字。这种推断完全忽视了社会的构成是复杂的、多角度的现实。


​我们过去较偏重于从经济角度分析社会走向,较少从政治心理和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社会走向和大众的要求和预期。一个成熟稳定的社会并不只是由一些经济发展的数字来支撑,经济发展的数据并不自然构成社会稳定的根源。大众对未来的心理预期才是稳定的源泉。

古人一再强调“安居乐业”,这四个字包括了极深刻的政治含义,这是几十代人在上千年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反复验证出来的。一个成熟的政府首要任务是通过各种运作保持物价稳定,币值稳定,这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可喜的是,近期部分物价有趋稳态势,希望这种态势能得到得长期重视和精心维护。

 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刚刚由农村进入城市时,之所以能够迅速稳定住城市的局面,获取城市居民的民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出人意料的稳定了物价,政府的公信力一下子就建立起来。反观内战后期的国民党之所以在城市迅速失去民心,除了腐败问题外,控制不了物价是其在城市和经济上失败的重要原因。物价上涨导致国民党政府公信力迅速丧失。

上海昆仑电影公司1949年拍摄的电影《乌鸦与麻雀》里有这样的镜头描述解放前夕城市物价上涨带来的后果。一家男主人去买东西,回来后妻子问,买到了吗?男主人说,没有,因为又涨价了。这已是一天中数次上涨了。妻子哭骂道,这是什么样的政府。

500

电影《乌鸦与麻雀》

这是什么样的政府——这是那个时期无数城市普通居民的共同呐喊。1948—1949年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城市的民心大变。

这样的结果是直接摧毁了城市普通居民对国民党政府的信心。虽然今天的物价并未像当年一样飞涨,但这种长期维持上涨趋势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样的。和平时期固然与战争时期不同,但我们首先要了解和平时期,普通人最关注的方面,那就是住房、医疗、教育和物价的平稳。如果任由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它慢慢在侵蚀的已是人心。人心向背并不只在战争时才出现,和平时期它的变化可能是缓慢,但又坚实的。

在美国学者撰写的《毁灭的种子:战争与革命中的国民党中国(1937-1949)》一书中,分析了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几大原因。物价被列为其中之一。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最后一击来自金融改革,战争诱发空前的通货膨胀,金元券变为废纸,人民陷入了空前的苦难之中。金融改革的失败把原本忠于国民政府的国统区普通市民乃至广大商人变成了反对者,当他们对国民政府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也就走到了末路。”无论该作者的分析是否完全准确,其观点值得后人深思和警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