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市场导向适合教育吗 ?

500

                                                                                                     某招聘现场

一则新闻说,在某偏远山区,那里有一所小学,小学里只有一个学生和一个老师,报道者问,这所小学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在很多平台上都出现了关于教育类问题的讨论:比如知乎上讨论的“高校哪些专业最先被淘汰”?再比如2024年的高校新生入校情况,有些学校的有些专业发出入学通知后新生没有报到等等。报道者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招不到学生的专业是不是要被淘汰?但我却在思考着一个相反问题:完全的市场导向适合教育吗?

我以为完全市场导向并不适合教育,我能看得见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导向会影响山区和农村的教育布局,从而影响既已落后的山区和农村孩子的就学;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能不能保证适龄儿童的充分就学是学校布局优先着眼点。因为这不仅仅是普及政策的落实问题,更关系到教育公平和民族素质整体水平问题。所以一所学校,一名老师和一个学生,表面看是资源浪费,实则关系到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水平。

1980年大三时我曾经去内蒙实地调查过义务教育的普及问题,当时的草原上还出现过送教上门的现象。所以一个学生的学校要不要办的问题,就不是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

第二,市场诱导择校热,可能导致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问题;

现在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的是分区划块就近入学的原则,这是就中国目前教育现状而兼顾公平与均衡的一种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但如果以市场为导向,学校可以择优选择生源,学生也可择优选择学校。那必然会形成有的学校生源拥挤,有的学校生源不足。甚至有的学生有学上,有的学生没学上的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现象。如果真出现这种现象,那我们的义务教育政策就根本不可能落实。

第三,市场导向会影响高等教育专业布局,导致专业布局的短视;

我国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如果单纯以市场就业情况来设置专业,那一些冷门专业且社会发展又必不可少的专业就有可能取消。尤其是一些基础类专业可能导致人为的弱化。但这些基础类专业可能是应用类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弱化,从长远眼光看,可能最终影响应用类专业的发展。

第四,单纯的市场导向会影响国家人才布局的平衡和人才储备的长期战略;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输送急需人才,它更是社会人才储备的唯一来源。当我们意识到某些方面人才缺乏时,那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可能十年二十年前我们就忽视了它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一些冷门专业,它更需要国家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战略布局。它需要我们走一步看十步,甚至是走一步看百步。

单纯的市场导向可能导致我们短视人才的需要状态。事实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之间从来就存在矛盾的现象,而且目前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个矛盾更突出了。事实也说明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要之间一直有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它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任何一个学生在他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将来的就业总是他优先考虑的因素,这些无可厚非。但国家的整体教育布局就不能忽略这个问题。教育既是产业也不是产业,它不能以单纯的市场规则来调整。常常看到一些吃瓜群众在各个平台上以商业的眼光讨论教育的问题,真有些无语。

我知道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说这些话有些不合时宜,但错误总是伴随我们的错觉、误判、短视、急躁产生的。历史的教训不可不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