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吸引1504家科技企业迁入,南京凭什么?

500500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有趣的统计数据。

有机构以2023年被评选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56.3万家企业为样本,分析了这些企业在2019年到2023年这5年里的迁徙动态。

结果发现,江苏是最大赢家,不管是迁入企业数,还是投资企业数,都是全国第一。

所以,网上有说法:江苏是招商“卷王”。

这“卷王”的“王中王”,可能出乎一些人的意料,既不是北上广深资深一线城市,也不是杭州、苏州、合肥这些新锐。

而是:南京。

根据统计,5年里,从外地迁入南京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504家。

配得上四个字:遥遥领先。

500

数据来源:召募智慧招商系统

难怪有网友说,这次“南哥”真的是赢麻了。

实际上,不只是这些创新活力十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南京,这些年,南京也一直是大企业、外资布局落子的热门城市。

今年5月,小米集团华东总部在南京河西启用,雷军带着3900多小米人正式入住。

500

小米集团华东总部

小米南京科技园规划总面积36.5万平米,整个园区能够容纳超一万人。

这次投入使用的一期有5800个精装交付的工位,一次可容纳900人就餐的食堂,670个地下车位,以及计划25年初投入使用的3.6万方的人才公寓……

还有阿里。

2017年,阿里花8亿元,在南京河西拍下一块面积高达14.03万平方米的地块,相当于2个阿里巴巴杭州总部。

这就是南京阿里中心(阿里巴巴江苏总部)。

这也是阿里在杭州以外在全国设立的首个总部项目。

南京阿里中心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封顶。

500

南京阿里中心

南京阿里中心总建筑面积高达85万平方米,有6栋科研办公楼、1座购物中心、1栋长租公寓和4层潮玩街区,集科研办公、潮玩街区、购物中心、长租公寓四大功能业态为一体,提供“办公+生活”一站式体验。

地铁7号线、S3号线永初路站双轨上盖,最快15分钟抵达南京南站,30分钟可到禄口机场、南京站。

小米、阿里落户南京的河西新城,是南京在2001年启动建设的。

到现在,仅仅20多年,河西新城已经成为南京人口结构最年轻城区,也是南京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的重要阵地。

来到南京的不只是小米、阿里。

今年6月,博西家电全球研发中心和博西中国家电人才中心在南京揭牌。

还有全球传感器巨头霍尼韦尔,从去年起,把国内其他地方的气体传感器和仪器生产线整体搬移到南京。

今年1-8月,南京招引项目1081个,开工/运营项目743个,实际投资总额达到了1090亿元。近两年落户央企二三级总部51家。

资本是流动性最高、嗅觉最灵敏的要素。

越来越多的企业用脚投票:到南京去。

500

很多人可能好奇。

虽然,南京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十,平时不显山不露水。

这次,为什么是南京?

用雷军在小米开园仪式上的话说,南京是“小米腾飞的福地”。

小米南京科技园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早些年,MIUI的modem团队就在南京。

2016年,小米就在南京设立了MIUI研发中心。

多年相伴,南京、小米选中对方。

雷军所说的“福地”之福,首先体现在南京能够快速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生产要素。

先从交通来看,南京海陆空港齐备。

朱自清在《背影》里说,(到南京)“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京沪线,南京是北上、南下(津浦铁路-宁沪铁路)的咽喉。

今天,南京仍然是长三角连通全国的关键交通枢纽。

高铁南京1小时到合肥、上海、杭州,2个多小时到武汉、郑州,3小时出头到北京,四五个小时到西安……沪宁高铁可能是全国最繁忙的线路,高峰时段2分钟就有1班车。

500

南京南站

等到2027年年底前南京北站建成运营,南京作为长三角地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门户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正在建设的南京北站,根据规划共设3场16台30线,分高铁场、城际场、普速场3个车场,将会引入沪渝蓉高铁、宁淮城际铁路、宁蚌城际铁路、京沪铁路、宁启铁路等,与南京站、南京南站形成三站联动格局。

空运方面。

到珠三角,每天有十几个航班到广州、二十多个航班到深圳。

2018年5月,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南京港通航海轮从3万吨级一跃提高到5万吨级,南京港由从“河港”变为“海港”,通江大海。

南京是国家确定的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南京空港口岸国际客运航班每周超过440架次。

南京中欧班列稳定开行线路有8条,覆盖远欧、俄罗斯、中亚及东南亚等15个国家,通达70多座城市。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开通了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芝加哥、俄罗斯莫斯科、卢森堡芬德尔、孟加拉国达卡等全货机航线。

现代产业创新离不开科技支撑。

而科教资源恰恰是南京最明显的优势之一。

南京“双一流”高校数量全国第3,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全国第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第6。

两院院士总量排名全国第3。

500

南京大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

虽然东边有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但南京在金融发展方面同样可圈可点。

到2023年底,南京的金融机构有305家,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417家,备案基金规模总资产4294亿元,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典当等5类地方金融组织327家。

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稳居江苏第一。

500

南京河西金融城

创业创新还要看城市的综合软实力。

包容性强,是网上对南京最突出的评价之一。

长江穿城而过、坐拥玄武湖和紫金山,“山水城林”,自然环境、历史底蕴在全国城市里也排得上第一梯队。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2023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南京政策环境在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四,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

500

南京投资环境展示中心

而且,南京的房价也很友好,一江之隔的江北,现在二手房价也就1万5左右,而地铁到新街口(南京城市中心),只要30分钟。

前两年,有个数据显示,从北京迁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选择落户南京的占比高达52%。

“京味相投”,这也不难理解从2018年起,小米就开始把北京一部分员工,迁往南京。

500

说实话,这几年,网上对于南京有些不同的声音。

比如,认为南京是“体制之城”,有些慢吞吞。

怎么评价这种看法?

如果说有人对南京目前状态有不满,其实,更准确地说是对南京发展有更高期待。

这里岔开下,讲个小故事。

2002年11月,一篇标题叫《深圳,你被谁抛弃》、长达1.8万字的长帖从人民网强国论坛迅速火爆了起来,并且引起大讨论。

短短几天,这个帖子的点击量就到了好几万,要知道那时候全国上网的电脑也只有2083万台。

据说,深圳政府机关工作人员90%都看过这篇文章。

当时,深圳主政者亲自接见这篇帖子的作者,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你真是一文惊人啊!”

当时,深圳GDP位居全球第4,这样一个仅仅只有22岁的年轻城市,创造了一个震惊世人的奇迹。

但当时,深圳却也面临着很多难题:招商引资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还有传言平安、招行、华为、中兴四家深圳企业要把总部迁往上海。而在之前,深圳交易所差点被上海交易所合并……

500

所以,“深圳,你被谁抛弃”,其实写出了当时很多人的担忧。

但时至今日,深圳并没有被谁抛弃,相反,深圳成为了中国最有科技创新活力的城市之一。

在某种程度上,南京遇到的是深圳在22年前的情况。

尽管你做得不错,但大家普遍期待更高。

我先前在一篇文章里也说过,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在全国城市经济排名最高的时期(第10)。

500

南京GDP的全国排名变化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南京的产业结构有些“老土”,比如现在南京的四大支柱产业是钢铁、石化、汽车、电子。

可从本质上来说,这些传统产业只是起步早,但,起步早≠落后。

一个产业有没有价值,最终是看它处于低端、中端还是高端,是不是能跟上技术革命、持续迭代。

而不是看它出现的时间早晚。

就像南钢,1958年建立,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点钢企、江苏钢铁工业的摇篮,江苏全省第一炉铁、第一炉钢、第一根钢材都产自于南钢。

现在,南钢160个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

2022年, 在中钢协重点会员企业年产钢500万吨以上企业排名中,南钢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第一,人均利税第二,人均利润第三。

正像有决策者所言,“传统产业是我们仍要坚守的基本盘,老家底,不能丢。”

但更重要的是,南京的新产业已经蓄势待发。

500

三迭纪医药科技公司,是全球3D打印药物技术的引领者

南京,现有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其一是软件产业。

南京是第一个“中国软件名城”,拥有软件相关从业人员约85万人、重点涉软企业3500余家,涉软上市企业超过120家。

2023年,南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500

2020年,麦当劳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落户南京徐庄软件园

其二是智能电网产业。

南京全市智能电网产业领域规上企业670家,其中,100亿元以上企业7家,50亿元以上企业16家,10亿元以上企业54家,在输变电二次设备方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023年,规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12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同时,南京还在全力打造6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航空航天。

就比如现在当红的新能源汽车,大家能想到上海特斯拉、深圳比亚迪、北京小米……

而南京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表现不俗。

500

极星科技中国区总部,2024年落户南京江宁区九龙湖总部园区

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覆盖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电动空调及充电设施等全产业链,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全的城市之一。

全市有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7家,电芯企业9家,以及一批核心部件龙头企业。

此外,南京还在超前布局6个未来产业新赛道: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元宇宙、未来网络与先进通信、储能与氢能。

500

南京蔚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蔚蓝科技),是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企业

到去年底,南京这6大未来产业新赛道规模突破1400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802.46亿元,同比增长7.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7.1%,同比增长2.6%。

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南京,未来可期。

在结尾,我想引用我先前关于南京一篇文章的读者留言:

南京好就好在一个字——稳。

不徐不疾,不卑不亢,不温不火,在一种富含辩证意味的智慧中持续地发展,既留住了古典,又容纳了新潮,因而能够保持某些城市无可比拟的韧劲和活力,沉淀某些城市无可比拟的气质和灵魂,形成某些城市无可比拟的胸怀和气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