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反映幾多幸福感

作者:黃麗君,香港資深政治經濟政策研究者。

500

​市民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是因為大家評估不到政府提出的政策可以帶來甚麼實質的經濟效益,以令低迷的市況能夠翻身,達到利民的目標。

500

特首李家超將於下月中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在拼經濟、謀發展、惠民生三大方面。

為求《施政報告》能夠與「民所急」對接,特首在過去2個月舉行了一系列諮詢會,收集的意見相信很多元化。

除了諮詢會外,特首還有其他的資料可參考,以確保《施政報告》的建議能夠真正針對民情作出定案。

500

香港民情今天走向如何?民調也許能說明一二。

本周初,香港民意研究所發布了一項最新的社會狀況評價調查,所得結果值得政府參考。

根據這項於今個月進行的民調顯示,市民對現時政治狀況、民生狀況及經濟狀況的評價,並不理想。

民生方面和經濟方面的滿意淨值分別為負27和負48個百分點,均創2022年中以來的新低,至於政治方面的滿意淨值則為負3個百分點,情況雖然勝過民生、經濟方面,但也是一個負值。

這些最新數據反映的是民意帶有相當的負面情緒,市民難言有幸福感。

經濟下滑,市民心中或有不見出路的想法,因此現時經濟狀況不滿意率高達六成七,滿意率只有一成九,四成八的滿意率負值,比起去年7月的數值倍增,反映的是市民的信心大跌。

政府要拼經濟,絕對正確,但要挽回市民信任,《施政報告》除了要提出政策方向之外,也必須提出具體的措施。

市民對經濟前景沒有信心,是因為大家評估不到政府提出的政策可以帶來甚麼實質的經濟效益,以令低迷的市況能夠翻身,達到利民的目標。

舉例說,前些時候大家熱論的熊貓經濟。

500

如果真是實質可行的話,有實質的經濟規劃嗎?有經濟效益的評估嗎?有數字嗎?有可持續發展的路線圖嗎?

這些問題若有答案與市民分享,市民會更安心政府確實抓住了發展機遇去處理經濟問題,大家的信心指標相信必會提升。

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經濟滿意率的負值停留在高位數,民生滿意率只會隨其軌跡波動,負數值相信只會繼續上升。

在經濟、民生層面上市民若不能感受到幸福感,是滋生社會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政府要針對問題、切實解決問題,才是讓社會能夠繁榮穩定的上策。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