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电影票房 9 年来首次负增长」?

在三年前,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还如日中天的时候,我们就预见到了票房放缓的结果。

当时我们的判断是:在扣除了消费膨胀的因素(大约每年10%)之后,最好的情况下,中国的电影票房从2016年到2020年仅能增长26%;在最差的情况下,仅增增长8%。

我们目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增长大约是8%到9%,按照这个消费膨胀速度,结合我们对电影总票房的预测,5年增速8%到26%,可以画出下图:

500

现在看来,票房的走势并没有出乎我们的意料。

但在当时,2015年全年票房增长48%,市场一片「2016年票房600亿,2017最多2018年票房1000亿」的呼声,德勤发表了《China's Film Industry – a New Era》,给出了2020年票房达到2000亿的预测:

With box office revenue of RMB44 billion in 2015, China is the fastest growing film market in the world. By 2020, China's box office is expected to reach RMB200 billion and will exceed North America as the world's largest market in box office revenue and audience numbers.

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在2016年上半年给出这样的判断,而且在上海电影节发布,还是承担了一些压力的。从前面那个回答下面的其他答案,也能看到很多对我不认同的看法。</p><p>但事实证明,电影票房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算数问题。

逻辑很简单:

从2010年到2015年的票房数据看,电影票房的超高速增长,完全是由新增荧幕带来的,即原本接触不到电影院的群体,现在能接触到电影院了。

而对于那些原本就能在家门口看到电影的群体来说,他们走进电影院的频率,从2010到2015年完全没有增加。

是的,一点儿都没增加。

而中国的城镇化已经停滞了,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被限制增长,人口密度不能继续上升。而发展中小城镇成为主要方向,那么人口密集的地区不会有票房增长,人口稀疏的地区不会有新增影院——收不回成本。

而人们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娱乐选项如此之多,花在电影上的比例也在被各种挤占。

既不能锦上添花,又不能雪中送炭,中国电影的票房的增长也就停滞了。

在这个回答下看到了很多答案,有说洗钱的,有说票价的,有说电影质量的,有说票补的,但我们要进一步问下一个问题——电影人不想拍好电影吗?为什么拍不出好电影?院线现在很赚钱吗?为什么院线要提高票价?为什么票补没有了?至于洗钱……我倒是不觉得洗钱在这里有多重要,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

关键还是对有效需求的测度。需求是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给定的,看清有效需求的发展趋势,就会发现以上所有问题都是大趋势里面的小趋势,大均衡下面的小均衡。

在1990年分析缝纫机质量缝纫机投资和衣服花色款式对缝纫机质量的影响;在1995年分析收音机质量和播音台节目对收音机需求的影响;在2000年分析自行车质量和自行车安全性能对自行车需求的影响;在2005年分析彩电质量和电视剧吸引力对彩电需求的影响;

其实都是一样的,重要吗?在当年看起来挺重要的。

过10年、20年再回头看,什么鸡毛蒜皮的玩意儿。 

潮水来时,什么都不是问题,烂片也有人看,不交税也没人管,票补也多的是,大家都喝酒吃肉,赚大钱。

潮水退去,一个虱子都能给当成个大问题。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