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榜」网大、网剧、电影三大论坛同日开启,新火燎原共度寒冬

作者 / 曹乐溪

敢和凑齐腾讯影业、阿里影业、博纳等影视大佬“七龙珠”的金爵论坛同日PK,大概就只有我们的一起拍电影【权力榜】行业大会了。没错它还卖票,下午拍Sir在现场竟然找不到空座位。

是焦虑让大家抱团取暖么?其实已经有人找到了影视文娱行业的新机遇与新生态。正如今年的主题“新火燎原”,来自电影、剧集、网络电影领域的嘉宾分享了他们对于上半年的行业复盘与下半年趋势的前瞻。

想知道爱优腾网络电影的负责人首次齐聚一堂,到底聊了啥?《破冰行动》导演傅东育为什么要死磕刑侦剧?拍Sir有求必应。

一季度分账下降30%,但网络电影仍是价值洼地

去年底网络电影分账天花板突破5000万,形势一片大好。但进入2019年票房趋势却不如预期乐观,网大对于平台会员拉新的效果也不及其他内容形态。

于是反思似乎成为今年网络电影论坛的一个重点议题。“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讲精品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两年后一个问题在于内容同质化特别严重,都集中在古装类型上,”淘梦创始人阴超坦言。“未来两三年内可能向院线靠近的现实主义题材是突破关键,需要在剧本、故事类型上有更多尝试。”

500

新片场影业总裁牟雪则表示,由于题材被过度消耗,网络电影主体受众要么口味被吊高,要么对某类型已经看腻了。“下半年我们会有一些内容转型之作,希望可以印证内容层面的本质,而不是网络电影方面的题材优势。”

在她看来,网络电影从业者跟传统影视不太一样,很多是从短视频、广告行业转过来的,他们的优势是对网络更有感觉,船小好调头;但短板是专业度不够,内容升级是必然的。“网络电影发展才五年,目前来讲进步速度已经是快的了,希望平台以及行业对于网络电影有一定的耐心。”

“大家要清楚,现阶段的网大依然是补贴市场,”吾道南来创始人、CEO刘朝晖一针见血。“为什么一季度过千万的片子那么少?本质原因还是网大在拉新造血上能力不足,平台也不堪忍受持续烧钱补贴。”

他认为网络电影赢得市场尊重的破题关键,是推出高成本、工业化的网络电影:“网大市场好片匮乏,片方不做大投入,如果大家都慢慢试错,三五百万投进去赚点钱再慢慢做大,80%的项目依然会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状态,这是网大上半年没有出现爆款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做《倩女幽魂之人间情》这个项目,制作成本就突破2200万,营销成本计划是1500万,这个行业不进则退,要舍得高投入才会有高产出。”

市场呼唤内容品质,需要平台与内容方合力将网络电影提高到新的制作水准。就在几天前优酷发布了“锦绣计划”,宣布未来将参与投资宣发,与头部网络电影公司共同合制精品网络电影以及升级hao计划。

阿里大文娱优酷网络电影中心总经理芦洋表示:“网络电影特别需要一款能够拥有数据分析和挖掘作为基础宣发策略引导的工具,给精细化营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宣布灯塔将入局网络电影的精细化营销,解决目前较为初级粗放式的营销问题。”

在商业逻辑上,优酷也与淘梦通过《傀儡姬》试水网大单片付费模式。芦洋认为这不止是内容上的探索或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同时也在引导用户消费心智的多元化,包括对用户消费选择的引导以及基本流量的导入。

“我觉得算是为网络内容增添一种可能性,但可能要在内容端、营销端花更多时间去尝试,”他表示。“前段时间有新闻称Netflix要花1.6亿拍网络电影,因为包括发行渠道、版权分销等很多商业化变现方式,才可以雪球越滚越大。优酷希望通过加强内容的流通性,赋予内容更多可能性,比如拍得很好的网络电影在院线也有上映机会。”

企鹅影视副总裁常斌则透露,企鹅影业计划把网络电影作为继电视剧、头部动漫、版权电影之后,又一个平台会员拉新的增长点。

“我们希望将网络电影从三个层面进行升级:第一是资源升级,包括今天朋友圈的广告也是我们铺设的一部网络电影宣传,过去头部剧和综艺拿到的资源,网络电影也可以拿到。第二是资金升级,我们未来可能推出1000-3000万纯自制模式的网络电影,包括剧本费、导演费、演员片酬还有片方的利润。”

第三则是概念升级。“我很坦率地讲,‘网大’这个词已经被污名化了,处于影视行业最底端,短期工业化做出的品质令人很不满意,平台分账金额比去年同比下降了30%左右。我们希望把网络电影变成自制电影的概念,真正让好的作品可以出来。用一两年时间做出4、5个爆款,可能会决定行业未来的命运。”

关于网大在影视行业中的地位问题,爱奇艺作为网络电影发起最早的平台,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破局。爱奇艺电影版权合作中心总经理宋佳坦言:“爱奇艺为大家提供了很多的前期评估、服务和数据的支持,但数据在内容创作上不能绝对,内容创作还是需要专业性、需要匠人精神。作为平台我们更多是告诉大家市场未来的机会在哪,以及这个市场正在发生的情况是什么。”

网络电影的声音不应该局限在平台内,而应该传递给更多普通观众。下半年,爱奇艺会升级营销合作模式,把网络电影营销做好,让网络电影的声音传的更远。

宋佳表示爱奇艺暂时不会考虑自制网络电影。“不过5月份我们推出了原创电影计划,欢迎大家把有特色的项目提交给我们。现在的院线电影和网络电影更像两条平行线,但是我们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交叉点。在行业的努力下,网络电影一定会成为中国电影的新增量。”

谈及未来行业发展,阴超认为无论是类型丰富化还是在年轻导演的培养上,网络电影的成本可以满足电影人发挥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或者创意,这是网大的积极意义。

“跟院线电影的制作以及商业模式不同,我们每年大概自制40部片子,如何以更规范的标准、流程建立自己的体系,这是我们有别于院线电影的思考。第二应该建立起自己的IP体系,有更多系列作品出来,形成网络电影的粉丝阵地。”

刘朝晖则认为,网大的价值在于移动观影、碎片化观影以及契合市场年轻化的趋势。网大顶级团队的高频次试错,逐渐增强资金驾驭能力,以及直接面向toC市场的勇气与决心,决定了网络电影和头部团队迟早会在中国电影市场取得决定性成果。

“特别希望头部公司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引领行业风向,”他总结道。“我们期待在如今3亿会员量的网生市场,能够有现象级的网络电影爆款诞生。”

类型片撑起多元暑期档:“希望更多30亿+票房出现在国产电影身上”

都9012年了,中国电影市场还要靠进口片救市么?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答案依旧肯定。上半年单日综合票房不足5000万的天数已达到25天,单日最低票房跌破3100万。除了春节档,至今尚没有一部国产片突破8亿票房,反倒《复联4》42亿票房的大扫荡让不少影院经理长舒一口气。

面对影视“寒冬”,影视从业者抱团取暖是必然的趋势。无限自在传媒董事长朱玮杰觉得这是好事:“目前行业里各种各样的细分公司,都会放下自己眼前的小利益去做更大的事。包括现在很多发行公司会参与内容的前期投资,互联网平台降低了合作门槛,更多为内容宣发做服务;以我们为代表的营销公司也不再只盯着营销费,而是参与联合出品或发行,一起为最后的票房结果买单。”

面对日益临近的暑期档,国产片是否能扳回一城?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CEO李宁认为有希望:“近几个月提前于北美上映和同步上映的进口片越来越多,但多数票房产出和实际口碑都比预期低。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在即将到来的暑期档,我们的老百姓观众在等着看好国产片,我们的机会来了。

“我们几个有个共识:希望30亿+票房出现在国产电影身上,”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笑道。他认为在今年市场大盘承压的现状下,电影从业者应该相互协同把声量做大。“当然我也并不觉得海外电影就是竞争对手,它是我们学习并且应该超越的对象。暑期档国产电影总票房超过海外电影票房,这是我希望看到的。”

500

比起30+亿的票房爆款,朱玮杰更期待市场给到更多2亿、5亿体量的电影机会。“说到电影类型,我认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在今年依旧有望产生爆款,比如《银河补习班》;另外一些小成本电影比如《送我上青云》,聚焦于30+女性与亲人、家庭、社会之间的话题,也能够令观众产生很多共鸣。”

相比去年《我不是药神》和《西虹市首富》分别在7月和8月独占鳌头,今年也许是诸多中小体量电影的较量,谁能成为黑马脱颖而出?

“我自己看好《八佰》《银河补习班》《少年的你》《伟大的愿望》。”在李捷看来一个积极的现象在于暑期档类型的丰富化,“以前偏喜剧、校园青春题材多一些,但今年基本所有类型都覆盖了,中国四大档期不再能用类型定义了,这可能是未来档期新的现象。”

导演田羽生也认为,在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套路片”期待值降低的今天,国内电影从业者应该在电影类型上做更多探索与创新。“科幻已经是老类型了,很多类型在以前中国商业电影中是没有尝试过的,比如体育片,或者跟音乐有关的题材。随着观众的成长,他们所能接受的类型范围越来越宽。”

而全民电影素质的提升,也将助力中国电影扩充增量市场。“大家越来越明白为什么这部片子非要进电影院看,而不是在手机上或者电视机上,很多电影里的视听细节和听觉里面的细节,依然是目前手机等移动设备难以捕捉的,这将有助于把观众留在影院。希望通过好的内容,让热爱电影的人更加热爱电影,对电影不太了解的人也能慢慢爱上电影。”

“谈到增量,需要先想清楚减量在哪儿,”朱玮杰坦言。其他娱乐方式包括碎片化短视频,正在与电影抢夺用户时间。“增量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内容,只有在影院能看到更好的电影,真切体会到视听盛宴的感受,中国电影才会迎来更多空间。”

李宁则从影院终端的角度考虑,提出行业上中下游要合力提升上座率。“好内容是必须的,给观众理想的电影氛围和体验是基础,同时票价结构、营销手段、物料宣传等都要想办法,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现有上座率提高是我们的第一课题。”

“一个市场的成熟不应用‘寒冬’来论证总结。我们要以理性的心态来看待当下的市场环境和创作环境,生产出更多成熟的中国电影,将中国电影市场推向新的高峰。”

在李捷看来,影响中国票房增长的因素是内容质量、影院终端体验、盗版和基础设施升级。“其实我们今天讨论的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其他娱乐形式对电影的时间挤占,影院在现行压力下做大的硬件升级也有挑战,”他坦言。“甚至在内容层面,为什么如今喜剧电影很难拍,因为好多梗在短视频里早就get到了,放到长片里反而成了槽点。”

李捷认为中国电影的增量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观影频次次数,二是增加成本三四千万、票房在3亿到8亿之间中小体量优质电影的数量。“我们算过,中国用户一年平均观影次数在1.7次到2.7次之间,这个次数再提高一下还是很吓人的。”

他建议未来排片定档尽量不要扎堆在四大档期,选择中档期甚至周末档将成为常态。“我切实体会过,如果中国观影用户在四大档期外看好电影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会导致大档期电影也没有善果,因为竞争太激烈了。《何以为家》跟《复联4》定档同一天,我们觉得这片子太小了,无所谓竞争。结果发现观众在那个档期无片可看,除了复联4只能看我们的《何以为家》。”

现实主义剧集VS伪现实主义剧集:创作态度决定作品品相

影视创作进入现实主义大年,但随着风口而来的也有投机者与一大批跟风的“伪现实主义”项目。

到底什么是现实主义?主旋律就必然是高调宣扬“伟光正”么?在电视剧论坛上,各位嘉宾达成的共识是“真实”是衡量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准,比如新媒诚品创始人、总裁尹香今就认为,无论反映当下还是反映一定社会背景下的时代变迁,都要依靠事件真实、人物的真实和鲜活来引起观众共鸣。

“像我们做《亲爱的他们》的初衷是,80后一代独生子女工作或者留学后,父母年纪不大就变成了空巢老人。如何过好精彩的后半生,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爱?我们认为这种社会普遍现象具有较高的话题度。”

浙江影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扬则将现实主义概括为两句话:用显微镜来观察生活,用望远镜观察时代。“我们创作的每个细节都真实反映生活,同时不要局限于个人所表达的情感,而是反映整个时代发生了什么,让观众非常有代入感进入这个故事中。”

“现实主义题材特别好的一点,是真的能够产生现实的意义。”爱奇艺副总裁、自制剧开发中心总经理戴莹透露,在《破冰行动》播出期间,有民众到缉毒警厅门口送牛奶,“还有领导跟我们说,这一届缉毒警的报名人数远远大于以前,大家因为一部剧对一个职业产生非常大的信仰和热爱。”

在《破冰行动》导演傅东育看来,由于伪现实主义作品近年来泛滥,人们对于主旋律这个词存在误解甚至排斥。“主旋律其实就是主流价值观,以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情感来诠释对人生的意义。总说希望把中国的故事讲给世界听,就是把主流价值观输出给全世界。但如果我们都征服不了自己国家的年轻人,那就更没法跟外国人说这事了。”

500

“说句真心话,我从不担心人们给《瞄准》打上主旋律标签,因为《瞄准》以及接下来会出现一批优秀的作品给主旋律打上新标签,你会看到主旋律进入到了新的时代。年轻人不是不接受主旋律,但最怕的是你的创作手法、审美被年轻人摒弃,”杨扬认为。

“从《瞄准》这个项目来看,其主题表达的是信仰让人走上了不同的命运与人生,非常正能量。 整个创作非常符合时代审美,包括我们的创作团队很年轻,如果你在艺术创作手法和表达上能够契合时代,我相信年轻人一定会喜欢。”

如何做出让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实主义剧集?“电视剧面对千家万户,所以我们在设置人物时会考虑多元化受众,尤其不会忽视年轻人,”尹香今表示。

“做《亲爱的他们》时用代际关系把年轻人代入进来,《正阳门下小女人》讲述了主角们的子女一代的成长;《毕业了我们去当兵》主题是传承,通过真切目睹老兵们在部队几十年的历练,培养出来的军魂和爱国情怀是能感染年轻人的。”

同时在营销手法上,现实主义剧集需要更多创新探索。戴莹分享了《破冰行动》的宣传脉络:“首波宣传抓住了两拨受众,首先像黄景瑜等演员是明确基于年轻用户画像选择的,这为剧集吸引了第一批女性用户;《破冰行动》初期上线时我们玩了狼人杀,因为前几集观众不知道谁是好人,这类互动非常受用户喜爱。”

“真正实现破破圈层还是人物,我们用蔡永强、李维民等出现的经典桥段把大家圈进来,一开始不是这个类型的核心受众看到蔡永强的经典台词后觉得有点意思,于是就去追剧。”

傅东育也表示,《破冰行动》里黄景瑜戏份的增加和结构调整,其实就是为了受众。“我们需要比以往简单做一部影视作品更加全面地来思考,一部作品如何推向市场的营销问题,以往电视台宣传模式确实需要有些改变了。我第一次感受到宣传手段和宣传动机、话题点有多重要,营销团队制造的话题对剧集可能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引领作用。”

谈到未来行业趋势,杨扬认为将主旋律与年轻态做结合,生产具备主流价值观又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必然是下一个风口。

无论平台还是内容方都希望产出更多头部作品,但如今所谓“头部”已经不能纯粹由投资额、演员咖位或者IP地位来决定。“头部作品应该是不管投资额是多少,能够在某类型作品中达到最高程度的作品,比如《延禧攻略》《正阳门下小女人》《破冰行动》等等,”她表示。

“另一个趋势是青春期被延长,除了95、00后受众,很多作品正被不那么年轻的观众所喜爱,观众心态的年轻化让‘年轻人’的定义区间比原来放大了很多倍,这也给创作者带来更大的空间。”

“对平台而言不说头部剧,而是希望有能产生头部效应的剧,”戴莹表示对头部效应剧来说,“创新”是直升机,我们找的是差异化、具有创新价值的项目;“专业”是基础,这个行业是拼手艺的;“匠心”是白开水,看上去特别不值钱,但却是最关键的;“细节”是度量衡,从前期剧本、团队搭建、到后期剪辑、内容宣传,都不能松懈。

“这个时代并不是只要是金子就发光,任何细节没做好,你该沉还是沉。另外创新太重要了,我们一星期大概收到数十个项目,有时候不是合作伙伴给过来的项目不够优秀,而是不够特别。”

尽管行业正在经历寒冬动荡,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信念与匠心犹在。正如傅东育总结道:“用现实主义的态度、类型化的方法吸引更多观众,传递你的作品,这就是未来的路,管什么风口、浪尖和谷底。只要人在,这个行业就永远屹立不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