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博兴县的治理盐碱地的思路蛮有意思的

微博@郭嘉宁:

此处挨着东营,距离黄河入海口很近,土地自然也是大片盐碱地。

和盐碱地对抗、利用它,其实办法就那么几种:

附近种粮县,无非是常年引大水漫灌压碱。这几年也有一些引入耐盐碱杂交小麦种植的思路,产量还行。

而博兴这边的路子是以鱼(虾)治碱:

二十年前,博兴乔庄镇。当地村里有几户开始养南美白对虾,之后越来越多。盐碱地的地下水,也是盐碱水,和黄河水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后放入虾塘,就给了对虾极好的生活环境。

过去一年产一季,现在大棚里投虾苗、度过转肝期,再到虾塘长肉,总共110天出塘,一年能产两季。

多说一嘴:南美白对虾理论上说,海水淡水都能养,但千分之二十的盐度它会更愉快,脱壳、生长更顺利。

对虾在我国的需求量是什么水平呢?

全世界每年产量六百多万吨,中国产了210万吨,全球第一。还不够吃,仍然大量从厄瓜多尔等地进口,我国还是全球第一白对虾进口国。

分区域看,山东的产量排不进全国前五,但是很集中,滨州市自己产出了14万多吨对虾,占了山东的大半。

而博兴县乔庄这一个乡镇,每年就能有2.3万吨的贡献。

说是“南美”白对虾,那是祖籍,其实现在当地养殖的品种,绝大多数都是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

而“博兴对虾”,也有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加V。

目前的虾塘基本都空了,只剩下水。

曾经让当地世代老乡粮食没产量的盐碱,又孕育了一个新生计。

而水下面,是碱性越来越低的土。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