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有理、有利、有节”:对此次深圳日本人学校事件国内某些舆论的粗浅看法

“有理、有利、有节”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皖南事变后提出的斗争策略,具体的内容,我就引用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懋仁教授的一段文字进行说明:

1941年1月15日,毛主席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关于皖南事变的发言。毛主席说,皖南新四军的失败,从我们自己方面来说,是由于新四军的某些领导没有反摩擦的思想准备。新四军本来可以北上,但由于某个领导动摇。如果某个领导不动摇,是可以不失败的。毛主席接下来说,对于皖南事变,我们要实行全国的政治反攻,像前年我们反对第一次反共高潮时那样的非常强硬的态度。只有不怕决裂,才能打退国民党的进攻。中间派喊叫,我们也不可全信。左派主张我们马上与国民党大打起来,我们也不能实行这种政策。

同一天,毛主席致电周恩来、叶剑英并告彭德怀、左权、刘少奇、陈毅等,指出:“蒋介石的一些仁义道德都是鬼话,千万不要置信。”“中央决定发动政治上的全面反攻,军事上准备一切必要力量粉碎其进攻”。“只有猛烈坚决的全面反攻,方能打退蒋介石的挑衅与进攻,必须不怕决裂,猛烈反击之”。

在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党内确实有人要求在这个时候与国民党全面决裂。显然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是不利于团结抗战的。但对于蒋介石嚣张的反共气焰,也不能听之任之。如果中共方面不予以坚决的反击,蒋介石就必然得寸进尺。那种情况对于团结抗战同样也是不利的。所以中央的决策是,在政治上要全面反击国民党的反共行为,在军事上做到必要的而又是坚决的反击。不能为了担心与国民党破裂而不进行军事上的反击,也不能因为国民党杀害了那么多新四军将士就与国民党彻底决裂。

必须明确,面对复杂的国内外斗争形势,斗争策略也是要有侧重点的。个人认为,毛泽东在当时提出“有理、有利、有节”(以下简称“三有”),是把“有理”和“有利”放在前面的,这也反映出他当时对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态度:斗争是坚决和必要的,不能含糊,有节虽然强调的是不要把斗争做的太绝,打疼为止,但还是那句话,不能含糊。这对我们当下的各种斗争,尤其是舆论斗争,应该是有相当大的启发:在舆论斗争中,“有节”是以“有理”和“有利”为基础的,空谈“有节”而不注意甚至刻意忽视“有理”和“有利”是十分错误的

回到这次深圳日本人学校事件,我认为国内某些舆论在这件事的表现真的是深负众望,尤其是对某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的反击无动于衷,很让老百姓心寒。我相信国内某些舆论对“三有”绝对了解的不比我们这些普通人少,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时,他们很明显是有意把“有节”放在前面,在人民中大肆宣扬“斗争会四面树敌”、“斗争会破坏双边关系”的论调,甚至动不动就要我们自己反思,呵呵,对这类事情,我还真的反思过,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付流氓,只有用流氓的办法。

正如同观网里有人指出来的,帝国主义和反动分子为了煽动国内反华情绪,以及针对中国进行系统的抹黑与进攻,会大量运用舆论的力量,卢沟桥事变即是证明。在这我想补充一下,其实这种行为在近代鸦片战争时代就开始了,而且在历次侵略战争当中屡试不爽。中国已经吃了不少的亏了,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犯同样的错误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