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某的统治根基被彻底摧毁,东北战事是最关键的“引子”

【本文由“xshow”推荐,来自《辽沈战役,明知打锦州是一招“险棋”,毛主席为何仍然敢于坚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问题其实早有公论,就是某一事和谋全局的差别。

林想先北后南,先打长春再顺势南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按他自己的形容,这叫“泰山压顶”。

依照当时的东北局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很可能一场硬仗都不会打,蒋军迫于我军强大的威势一路南撤,而在撤退的过程中以他们的组织力很可能就是撤退变溃败,我军开展追击战,可能不用付出太大人员伤亡就可以解放东北全境。

林的方案非常“稳妥”,几乎不太可能出现意外,无非就是推进速度快慢的区别,追击战中歼敌多少的区别,按他的策略,取得东北战场的全面胜利是“必然”,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就是从北到南的压迫战法,势必会导致蒋军主力部队南逃,与关内傅作义集团合兵,这可不是小问题,

因为48年秋,中原战场的战略决战,大淮海战役也在筹备中,如果平津地区傅作义集团突然多了这几十万生力军,东野入关的进程就快不起来,而淮海战场北方突然多出几个蒋军精锐兵团的机动部队,中原战场的力量对比几乎必然失衡,那么在淮海战役中,盘踞武汉的白崇禧李宗仁集团是否会“作壁上观”也就未可知了。

自辽沈战役发起,至淮海战役结束,历时不过百余天,我军在东北、华北、中原三个战场同蒋军展开决战,歼敌一百五十余万,将蒋某的统治根基彻底摧毁,东北战事是最关键的“引子”,

在辽沈战役前,其实大多数国民党将领是看得懂局势的,他们败势以显,但是到底是三年败还是五年败,到底是只败东北华北形成割据格局,还是全国总溃败,包括我军领导层在内,其实也并无定论,

如果东北战事是“慢打”,那他们心里大概也会有“念想”,其他战场也会慢打,还能“接着混”,

锦州战败后,蒋某手上这只最关键的重兵集团被“全歼”,东野百万大军雄踞关外随时挥师南下的巨大威慑力,“大势”就非常明显了,

不光蒋军高层看出来了,这种压力自上而下传导,风向骤变,淮海战役期间,蒋军头一两个月和后一两个月展现的作战能力显然不是一个层次的,这种“势”的变化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打长春,谋的是东北一域,打锦州,谋的是全国解放大局,锦州战役是三大战役的“首战”,也是决战,

一线将领的眼光只看一城一域,教员作为战略家眼界显然更加宽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