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闻大咖谈| 西方想在叙利亚“温水煮普京”

谁都知道中东是个大泥潭。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巴以冲突,几乎只要沾上了中东,就很难脱身。

但4月13日凌晨,特朗普和他的盟友们再一次展现了大无畏精神,向叙利亚发射了59枚战斧导弹,精准打击叙利亚的“化武目标”,也让本就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再次陷入不确定。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连线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孙德刚副所长,解读中东局势。

500

 美宣布对叙进行精准军事打击 大马士革上空被火光映照。图片来源:东方IC

打击叙利亚之前,特朗普有一个非常犹豫的过程,一会儿说打一会儿说还不一定,他在纠结什么?最终促使美国落下导弹的原因又是什么?

孙德刚:我觉得内外因素都有,对内来讲,今年美国面临中期选举,特朗普需要通过对叙利亚的强硬行动,来显示他个人的领导力,对外主要是想在国际特别在西方世界树立美国作为领导者的形象,占领道义的制高点。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是英国,这次打击叙利亚政府所谓的化武设施和研究机构,主要还是针对俄罗斯。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俄罗斯和西方因为所谓的间谍问题闹得非常僵,西方联合起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包括抵制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在这次打击行动中实际上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么这次针对叙利亚的行动,到底是美国捆绑了英法,还是英法捆绑美国

孙德刚:我觉得是互相捆绑、互相借力的过程。特朗普正好需要这样一个事件来阻止俄罗斯在叙利亚做强做大,英国正好利用这个时机教训一下俄罗斯。

500

这次美英法打出的旗号依旧是“化武”,这和之前的伊拉克战争非常相似,美英法联军会不会重蹈覆辙,再次陷入中东泥潭?

孙德刚:实际上特朗普本身是不愿意在叙利亚派地面部队,陷入战争泥潭的。历史上来看,美国对伊斯兰世界的军事介入,最后都没有取得成功,包括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亚,这三个可以说是前车之鉴。现在来看,特朗普的重心还是在美国国内,这次军事袭击也是通过舰载导弹这样一种方式,避免产生过多伤亡,避免出现和俄罗斯的擦枪走火。

所以我认为美英法的这次行动仅限于有限的军事行动,是一种报复性的、惩罚性的行动,和去年发动59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基本上是一个逻辑。特朗普并无意推翻巴沙尔政府,也无意和俄罗斯迎头相撞。因为在叙利亚陷入和俄罗斯的对抗和对决,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不是特朗普的核心利益,他是想让俄罗斯陷在叙利亚,而不是让美国陷进去。

美国防部宣布对叙利亚首轮打击已经完成。接下来西方还会采取什么行动?

孙德刚:对的,军事打击到此为止,但是背后的地缘政治博弈、外交博弈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因为这次袭击实际上是美英法点俄罗斯和普京的名,让俄罗斯和普京为这次化武袭击负责,所以可以说形式上是针对叙利亚,背后主要还是针对俄罗斯。

所以未来在叙利亚的地缘政治博弈还要持续下去,只不过我觉得美英法会通过温火煮青蛙的方式,让俄罗斯在叙利亚陷入泥潭以后,慢慢地拖垮俄罗斯的经济,对于西方来讲,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至少相比军事打击成本要小。

您认为俄罗斯会如何回击?

孙德刚:我认为俄罗斯采取军事回击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国已经说明,这次袭击是精准打击,在一个非常小的范围内进行打击,避开了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避免造成俄罗斯的人员伤亡。这是其一。其二,西方也没有做好准备和俄罗斯在叙利亚进行对决,所以实际上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并不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美英法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袭击。

我想未来俄罗斯能够做的,是在政治和安全上联合伊朗,进一步加强和伊朗的关系;在军事上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巩固巴沙尔政府的军事优势,包括在东部和北部获得更多事实上的土地占有。

500

从奥巴马开始,美国对中东一直采取收缩战略,特朗普上台之后的中东策略并不是特别明晰。随着他的这一系列行动,是不是可以大致描绘出特朗普的中东政策?

孙德刚:特朗普的中东政策,一直是相互矛盾的。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讲,特朗普是不愿意在中东投入太多资源的,包括在叙利亚、也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等,采取的都是战略性收缩。同时,他又想维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所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包括所谓的化武危机吵起来以后,又没法完全置之不理,不得不被迫采取一些惩罚性措施,但都是策略上的考虑,而不是一种战略性投入。

所以总体上讲,特朗普在中东采取的是收缩策略,同时又在一些关键点上维持领导地位。这样他最可能采取的做法,就是更多依靠盟友的力量,比如说依靠英国法国,还有以色列、沙特和土耳其,希望盟友能够在中东承担更多的安全业务,来减少美国军事和经济上的投入。这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领导做法,既能少投入,又能让美国成为背后的掌舵者,维护它的霸权地位。

俄罗斯和土耳其一直在中东争夺,沙特以色列也蠢蠢欲动,现在又加上美英法的打击,您认为中东局势会迎来哪些新的变动?

孙德刚: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中东地区权力的多极化。就像我刚才分析的,从这次来看,叙利亚危机刚发生时,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在对决,然后美国逐渐撤出,它希望的是它的盟友英国、法国、沙特、以色列还有土耳其发挥更大作用,当然土耳其中间也出现过摇摆。

所以总的来讲,我觉得未来中东局势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小规模冲突,包括地区国家之间冲突的危险性也在上升。未来中东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但都是基于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多极化对决,形势更加具有不确定性。

打击叙利亚之前,中美正在打贸易战。有分析认为,现在美国的注意力都被中东吸引过去,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您怎么看这种判断?

孙德刚:美国在叙利亚的考虑肯定是基于全局的考虑,但无论对于美国还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讲,主要的防范对象还是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不一样,我的判断是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应当有一个中美俄大三角,比如说这次俄罗斯在安理会提出的草案,中国是赞成的,但对于西方提出的关于叙利亚化武的草案,中国是弃权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反对西方所谓的人道主义干预和军事干预,同时和俄罗斯的立场也是有所不同的。毕竟中国不是冲突方之一,还是主张和平。

那么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实际上是俄罗斯所倚重的非常重要的力量,同时西方也希望能够拉拢中国。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战也好,还是中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贸易冲突,都有所降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希望在中东问题上得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中国外交在度上把握的非常好,反对西军事干涉的同时,和俄罗斯在政策上也有所不同。现在美国也好,西方也好,对中俄还是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对中国更多的是一种积极的拉拢和谈判,对俄罗斯还是采取经济、政治甚至是军事打击,这还是不太一样的。

【采访/小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