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过资本家 输给苏维埃 ——冷战技术贸易战回顾之二

序:

2019年初夏,中美贸易战升级,特朗普抛出了貌似最有力的一张牌——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科技公司提供先进技术,希望能打压中国产业升级。

这并不是美帝国主义第一次提出高技术封锁战略。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强硬派就呼吁禁止对苏高技术出口,避免苏联赶超美国,并为此发表了一本影响很大的政论《悄悄的自杀》。

从后来的历史发展看,70-80年代的美国的确采取了书中倡议的战略,在80年代里根执政时期执行的尤其严厉。而苏联也的确在这段时间日趋衰落,最终解体。

今天的美帝国主义者对冷战胜利记忆犹新,可以相信,特朗普集团在考虑对华贸易战策略时,充分参考了70年代强硬派的观点,以及80年代里根夺取冷战主动权的历史经验。

实际上,80年代的美国技术封锁,下力气最大的领域就是计算机行业。

为此,马前卒工作室整理历史资料,策划了《冷战技术贸易战回顾》系列文章,供21世纪的中国人参考。

此为第二篇

500

1

巴统铁幕

1950年1月1日,巴黎市中心博埃西大街58B号,后世大名鼎鼎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正式成立,它的继承者“瓦森纳协定组织”至今还在运行,目标主要是中国。

巴统组织的工作与目标非常清晰,就是要限制西方战略物资、先进技术及相关产品流入社会主义阵营,他们的工作成就用一张图就能概括:

500

一二百项禁运,除了包括军用技术、原子能技术外,还包含造船、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机器人等民用技术。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的看家产品——程控交换机,也在封锁之列。

毕竟现代工业并没有明显的军-民分界线,人工合成氨可以用来做化肥也可以用来做炸弹,大炮与黄油本来就是一回事。

巴统禁运之下,欧美日所有机构都不能幸免。贝尔研究所曾经要带一台装有国际象棋软件的计算机去莫斯科,参加国际象棋锦标赛,结果被美国特工拦截了下来,理由是“它具有明显的军事作用”——故事有点冷幽默,但苏联人笑不出来。

美国单方面制定标准,一句话就能封锁贸易,很多北约成员国因此对巴统组织产生了不满,毕竟美国也会卖粮食给苏联,而粮食可以给士兵吃。美国的封锁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其他西方国家的不满的确有道理。巴统各个时期的封锁区别很大,总的来说取决于美苏关系。美苏关系缓和一些,美国就会放开部分项目,顺便赚钱;美苏关系紧张,就加紧制裁。

比如说,七十年代美苏缓和,美国企业申请对苏出售高科技产品的数量就大幅度上升。

500

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对苏强硬派在华盛顿占完全上风,巴统对苏制裁变得空前严厉。1980年所有的技术输出,无论是美国还是盟国,一律否决。

当然,即使在关系缓和期,美国对苏联的技术封锁也始终存在的,以上一篇提到的计算机工业为例,美国政府规定只能出售落后五年以上的产品,而且很难拿到批文。

2

各个击破

面对美国的技术封锁,苏联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采取了两手措施。

一手是外交瓦解,分化美国和盟国,争取买到最高质量的技术;一手是独立自主,吸收消化引进来的技术,争取以后不再买。

下面这张图是二战后苏联与欧美日贸易情况。

500

尽管绝对数额不算大巨大,但总的趋势是贸易额不断增长,美国并未阻断苏联和西方的大多数贸易。很多国家可以从对苏贸易中赚到钱。只要有机会,法国、德国都很希望挖北约墙角,向苏联出售技术产品。

比如1977年,美国机床公司Cyril Bath要向苏联出售压延机床,但美国政府认为这些设备可能会提升苏联航空工业,从而否决。然而,法国公司立刻接受了苏联订单并及时交货——性能与美国产品完全一样。

巴统组织愤怒地指责法国,但法国并不承认,宣称这些机床都是汽车厂专用,和造飞机无关。

这说明,只要充分利用美欧矛盾,苏联有很多机会去打破美国的封锁。

但绝不能因此说巴统组织是个摆设,——有漏洞的网依然有用,至少可以挡住最重要的技术输出。1962年苏联企图修建通往东欧的“友谊石油管道”,美国随即禁止西德出售大口径钢管,导致东欧油管耽搁一年。

不过,这起事件的后续很值得一说——西德不卖的大口径钢管,英国倒是快乐地卖给苏联。事后美国没有惩罚英国,但是苏联此后连续6年不向德国买任何钢管。

总之,巴统组织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让他们自己吵起来,苏联就能打破美国的封锁,获得技术甚至是资金。


3

买个不停

当然,对于苏联来说,最好还是不需要买。1929年西方大萧条,苏联趁机抢购设备和技术,但买到1932年,苏联也越买越少。

500

1935年苏联外贸部长发言,解释了进口下降的原因:

“我们要系统削减对外购买。”

“我们完全有能力不再做非重要的进口。”

苏联的雄心很值得赞许,但结果并不乐观,并制造了一个专有名词:周期性波动进口。

从苏联的立场来说,当然希望技术进口是一锤子卖,然后消化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赶超,最好以后让西方反过来求自己转让技术。但现实很残酷,往往是引进后技术后发展不如西方快,差距重新拉大。等到差距再次不可忍受,苏联还得重新大规模进口设备。最后西方都发现这是一个“周期性波动”了。

为什么苏联总是要西方来帮忙?是科研人员不够吗?

以化工行业为例,从苏联的科研投入力度看,赶超西方是有可能的。

500

从1969年起,苏联投入到化工行业的科员人员,哪怕是按照上表C类的保守状态估计,也不会输给美国,资金也相当充裕。

500

苏联的教育体系也相当给力,为工业部门提供了足够人才:

500

至于领导人因素,苏联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非常重视化工行业,反复强调加大投入。

结果呢?

美国中情局在1978年有一份评价。他们认为,在化工领域极为重要的合成氨项目中,苏联72%的产能完全依靠西方进口装备,聚酯纤维产能75%-85%依靠进口设备,聚乙烯60%依靠进口设备等等。

这意味着没有西方设备,就没有苏联化工厂。苏联向化工产业巨额投入,企图用化肥解决农业问题,结果是给西方的精密设备厂送资金,帮助他们技术革新,过十几年再找苏联赚钱。

4

计划输给指标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的历史学家指出,苏联的科研体系庞大,但是运行效率太低,科研与生产脱节严重。下图表格就展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500

无论是科研人数还是投入力度,苏联的数据都不差,技术进步速度却赶不上西方。因为科研人员的研究往往只是停留在论文阶段,无法转化为产业资源。看来科研部门的“计划”和工业部门的“计划”并不合拍,起码考核标准不一样。

另外,即便是不得已引进西方技术,苏联官僚系统也经常把“引进先进技术”变成“获得落后技术”。

比如说,苏联要建设一个化工厂,从西方引进成套设备,一般来说从外贸部的谈判到厂子建成需要7年时间。而同期西欧国家建设一个化工厂, 3年左右就能搞定,效率整整相差一倍。等到苏联消化现有工艺,开始构思下一代产品时,西方新一代工厂已经在试车了。

问题出在哪里?

从实例来看,苏联总书记看到苏联技术落后,拍板引进西方技术,到外贸部门谈判成功,至少要10个月时间,即便西方政府不设障碍,全力配合也时如此。

因为从外贸部门自己眼中的政绩来看,他们政绩并不体现于尽快引进西方技术,而是用最低价格完成总书记的预设目标。

为了价格,外贸部门会尽可能慢地谈判,随便哪个项目都谈上大半年,以至于技术在谈判期间就相对落后了,不得不降价转让——外贸部门会高调宣传降价,来证明自己的政绩。此外,外贸部门还会要求西方提供低利率贷款,作为自己的“额外收获”,为此不惜拖长谈判时间。

然而西方早就熟悉了相关套路,本着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态度,先低价答应,让苏联外贸部门脸上有光,然后再用“巴统限制”为借口,提出另外加价,一般总不会失望。

据统计,苏联大多数技术引进项目都会因此拖延3-4年,浪费了工业赶超的重要时间。比如乙烯装置,苏联通过分析购买的年产45万吨设备后,也渐渐掌握了年产30万吨乙烯装置的制造,但从时间差来看,这期间苏联和西方的差距反而拉大了。

500

5

当苏维埃不再肃反

看到这些细节,我们才能明白苏联乃至俄罗斯人为何经常怀念斯大林,怀念肃反——不是肃反时代可爱,而是因为苏联中后期的官僚机构效率实在太低。要是斯大林时代的官僚也按上文提到的模式引进技术,下场不是枪毙,就是去西伯利亚挖沟。

当然,肃反以恐怖来保证效率,对任何微小的错误施加严厉处罚,也不是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毕竟要创新就不可能不犯错。战战兢兢的总工程师是不会为国家冒任何风险的。

总之,在斯大林的严刑峻法和勃列日涅夫的尸位素餐之间,苏联工业找不到更合适的第三条道路,只能说明苏联体制从根子上并不适合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

只是因为资本主义世界频繁内斗乃至内战,苏联才能延续70多年,并在其中大多数时间保持世界性工业强国地位。

21世纪的中国应该学习苏联分化对手的策略,但务必要避免苏联的工业经济管理制度。

(作者:香菜)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