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男孩欺负同学,46名家长请愿其转学,大家有啥好的解决办法吗?

转自红星新闻:

“今天有没有被打?”这是武汉某小学一年级某班学生家长,每天放学后都会问孩子的一句话。原因是今年班里转来了一名新同学小明(化名),而他经常打人。刚开始,家长们以为小孩子不懂事,教育教育就好,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班上几乎人人都被这名同学“欺负过”。

这下,家长们坐不住了。几经商量,他们决定联名向学校提出“请愿”,让这名打人学生转学。

打人孩子的妈妈王女士(化姓)表示,小明今年7岁,此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过,“显示多动症,也没给开诊断证明或是开药。”

像小明这样并不存在明显智力问题的“特殊儿童”,应不应该在普通小学接受教育?小明想要回到学校上课,其他家长又担心自家孩子被伤害,应该如何保障所有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

专家表示,对有多动症或是狂躁症的孩子来说,他们远远没有达到去特殊教育学校的标准,但在普通学校里,他们又容易出现一些出格的行为,“建议多动症孩子家长重视孩子心理问题,积极寻找专业心理机构进行治疗。

500

有网友认为,这种签字转学的要求是在变相强迫退学。

500

还有网友指出,转学其实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推给别的学校。

500

另有人提到自己儿子班上就有一个类似案例,在学校半天有专门老师带,半天回自己班级,尽量有家长来陪读……

500

500

遇到此类事情,大家有啥好的解决办法吗?

热门评论 7

  • 星期天KUK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二年级的男孩身上,我也做过几个这种孩子的心理咨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第一,幻想与现实不分,无法正确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行为,几乎把所有身体接触和大声说话声全部理解为攻击行为,所以这种孩子往往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反而认为自己在正当防卫,并且因为同学们都怕他而表现的自信且强大。第二,这种孩子的攻击行为不是小学才有的,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有了,抢玩具,打哭其他小盆友是常事。只是幼儿园没有成绩和学习要求,幼儿园老师基本是尽量让孩子单独玩,不与其他小朋友待在一起,反而错过了锻炼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三年,把问题延迟到了小学才爆发。第三,这种孩子的多动是结果,不是原因,孩子也是能感受到压力和冷漠的,而且这种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敏感,他会把所有感受到的敌意全部转化为攻击行为,没有攻击对象就尖叫,扭动,扔东西等等。我能探究出来的原因是以下几点,第一家庭教育中攻击行为偏多,多以大声呵斥,大骂来教育孩子,导致孩子也只会这样与人交流,第二孩子大脑发育偏迟缓,这也是他们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根本原因。第三身份转变认知有障碍,他们分不清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以为只是换个地方上学而已,还在用原来的模式参与学校生活,自然会格格不入。解决办法:再让孩子去读一年幼儿园,一方面等待孩子大脑发育更健全,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年努力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带去公共场合,教导尊守公共秩序的规则。同事家长也应该利用这一年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让孩子学会心平气和的与人交流。
    这个才是正解~~ ADHD的孩子应该晚一些上学,其实跟阿斯伯格征一样都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大脑杏仁核没开完全导致的生理性疾病~~ 我小时候也有,就是表现为注意力缺陷,但我不是多动症而是阿斯伯格征(但又不是严重到智力明显迟滞的高功能自闭症那种),同样注意力缺陷我不会打其他同学,而是老师在讲课、自己大脑不知道神游去想别的什么事情去了~~ 喜欢自己跟自己玩儿~~ 观察一些校园霸凌,霸凌者普遍是ADHD,被霸凌者普遍是AS,其他普通孩子一般被称为NT~~ 这个ADHD小孩进了一个全是NT的班级,没有呆呆的AS给他欺负,他去欺负NT会被集体反击的~~ 智人脑容量不如尼安德特人,但最终能击败尼安德特人统治地球,靠的是团队合作~~😀🤣
  • 橙哥迷妹 作者
    12日,@央广网 记者采访到了该校区的负责人,她表示,4月1日学校已经与家长沟通了孩子的行为,并提出希望家长先将孩子带回家去。这个孩子年仅7岁,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学校安排了网课,班主任每天也会关注孩子的学习。同时,学校也希望家长给孩子足够的包容,通过教育慢慢转化。
    jpg
  • 铁剑先生 轻舟千里外,曾载少年郎
    女儿小学时班上也有个小男生多动症,往同学身上吐口水、用口香糖粘女生的长头发…
    先是安排最后一排的单独座位,效果不好。
    后来就妈妈几乎每天陪读,座位就在讲台旁边。
    这类孩子的成绩,实际还不是班上最差的。
    看这个贴子问了女儿,说那个男生后来去职校学修汽车,现在开了家洗车兼小保养的店,还挺好的。
  • ChinaUs丶君无悔 我的中国心
    哪有什么多动症,不过是被父母宠坏了罢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得找他父母,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这种情况下他家长应该是不怎么配合的。我初二的时候,班里也有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同学,喜欢捉弄同学,比如他同桌被提问站起来,就在他椅子上放个水瓶…最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某一天这个学生没有来,老师联系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进了医院,就此退学。
    1.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家长之间也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家长应该是要面子的。
    2.每次被其他家长举报,就让双方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要明确跟家长批评犯错的学生。
    3.屡错不改,老师应该带家长找校长面前进行评理,一般情况下校长面前也是多次不改,应该在周一升旗仪式全校通报批评的,如果还不改,那么会变为严重警告留校观察,下一步就是找家长劝退了。
    4.以上,一般情况下经历不了几个步骤,家长就没法接受这么丢面子,要严厉教育孩子的,如果无果一般也会选择退学,不然家长面子挂不住。
    5.学生其实年龄不大,根源还是家长
  • ChinaUs丶君无悔
    哪有什么多动症,不过是被父母宠坏了罢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得找他父母,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这种情况下他家长应该是不怎么配合的。我初二的时候,班里也有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同学,喜欢捉弄同学,比如他同桌被提问站起来,就在他椅子上放个水瓶…最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某一天这个学生没有来,老师联系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进了医院,就此退学。
    1.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家长之间也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家长应该是要面子的。
    2.每次被其他家长举报,就让双方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要明确跟家长批评犯错的学生。
    3.屡错不改,老师应该带家长找校长面前进行评理,一般情况下校长面前也是多次不改,应该在周一升旗仪式全校通报批评的,如果还不改,那么会变为严重警告留校观察,下一步就是找家长劝退了。
    4.以上,一般情况下经历不了几个步骤,家长就没法接受这么丢面子,要严厉教育孩子的,如果无果一般也会选择退学,不然家长面子挂不住。
    5.学生其实年龄不大,根源还是家长
    想来我小时候也是多动症。一年级到处打人,同学家长已经找过学校和家长,说了不听,被我爹也打了不少次,没用。
    直到有一天,我动手把同学打倒。他爸正好在学校做工程,上来就一巴掌把我打倒在地,脸被扇肿了。我才安静下来,后来我爸找上对方劈头盖脸一顿骂。但是自从那以后,我再没有手欠打人过。反正这种事情就很奇妙。
  •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一二年级的男孩身上,我也做过几个这种孩子的心理咨询,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第一,幻想与现实不分,无法正确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行为,几乎把所有身体接触和大声说话声全部理解为攻击行为,所以这种孩子往往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反而认为自己在正当防卫,并且因为同学们都怕他而表现的自信且强大。第二,这种孩子的攻击行为不是小学才有的,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有了,抢玩具,打哭其他小盆友是常事。只是幼儿园没有成绩和学习要求,幼儿园老师基本是尽量让孩子单独玩,不与其他小朋友待在一起,反而错过了锻炼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三年,把问题延迟到了小学才爆发。第三,这种孩子的多动是结果,不是原因,孩子也是能感受到压力和冷漠的,而且这种孩子比其他孩子更敏感,他会把所有感受到的敌意全部转化为攻击行为,没有攻击对象就尖叫,扭动,扔东西等等。我能探究出来的原因是以下几点,第一家庭教育中攻击行为偏多,多以大声呵斥,大骂来教育孩子,导致孩子也只会这样与人交流,第二孩子大脑发育偏迟缓,这也是他们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根本原因。第三身份转变认知有障碍,他们分不清小学和幼儿园的区别,以为只是换个地方上学而已,还在用原来的模式参与学校生活,自然会格格不入。解决办法:再让孩子去读一年幼儿园,一方面等待孩子大脑发育更健全,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年努力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带去公共场合,教导尊守公共秩序的规则。同事家长也应该利用这一年改变自己与孩子的交流方式,让孩子学会心平气和的与人交流。
  • 张仲麟 波音买办、特斯拉鼓吹手、运十扼杀者、行走的50万
    ChinaUs丶君无悔
    哪有什么多动症,不过是被父母宠坏了罢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得找他父母,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这种情况下他家长应该是不怎么配合的。我初二的时候,班里也有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同学,喜欢捉弄同学,比如他同桌被提问站起来,就在他椅子上放个水瓶…最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某一天这个学生没有来,老师联系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进了医院,就此退学。
    1.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家长之间也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家长应该是要面子的。
    2.每次被其他家长举报,就让双方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要明确跟家长批评犯错的学生。
    3.屡错不改,老师应该带家长找校长面前进行评理,一般情况下校长面前也是多次不改,应该在周一升旗仪式全校通报批评的,如果还不改,那么会变为严重警告留校观察,下一步就是找家长劝退了。
    4.以上,一般情况下经历不了几个步骤,家长就没法接受这么丢面子,要严厉教育孩子的,如果无果一般也会选择退学,不然家长面子挂不住。
    5.学生其实年龄不大,根源还是家长
    “哪有什么抑郁症啊,不过是自己矫情罢了”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63
最热 最早 最新

  • 全部楼层
    Allmylove
    对于没有采取适当措施的家长,导致严重影响他们的情况,当然不应该袒护。

    但有些背景你应该知晓:
    1、ADHA不是传染性疾病,很多疾病也不是传染性疾病,只要明显影响他人为什么不能集体生活?把残疾算广义的疾病,你要禁止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2、很多疾病是无药可治的。
    3、悖论: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融入社会本身就是一直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是最重要的;对于刑满释放人员,融入社会再就业同样是一种重要手段。不给机会融入,如何能融入?
    不是传染性疾病?
    那别人家孩子挨你打挨你欺负就应该?
    融入社会是治疗手段,这个承认。
    但如果让他去跟你家孩子在一起融入,换句话说,让你家孩子当沙包去帮助他融入,你乐意不?
    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别光说好听的,换位思考请学习下。
  • ChinaUs丶君无悔
    哪有什么多动症,不过是被父母宠坏了罢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得找他父母,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这种情况下他家长应该是不怎么配合的。我初二的时候,班里也有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同学,喜欢捉弄同学,比如他同桌被提问站起来,就在他椅子上放个水瓶…最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某一天这个学生没有来,老师联系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进了医院,就此退学。
    1.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家长之间也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家长应该是要面子的。
    2.每次被其他家长举报,就让双方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要明确跟家长批评犯错的学生。
    3.屡错不改,老师应该带家长找校长面前进行评理,一般情况下校长面前也是多次不改,应该在周一升旗仪式全校通报批评的,如果还不改,那么会变为严重警告留校观察,下一步就是找家长劝退了。
    4.以上,一般情况下经历不了几个步骤,家长就没法接受这么丢面子,要严厉教育孩子的,如果无果一般也会选择退学,不然家长面子挂不住。
    5.学生其实年龄不大,根源还是家长
    公认的医学病患被你说成了“溺爱”,真的是无知者无畏啊。
  • 铁剑先生 轻舟千里外,曾载少年郎
    女儿小学时班上也有个小男生多动症,往同学身上吐口水、用口香糖粘女生的长头发…
    先是安排最后一排的单独座位,效果不好。
    后来就妈妈几乎每天陪读,座位就在讲台旁边。
    这类孩子的成绩,实际还不是班上最差的。
    看这个贴子问了女儿,说那个男生后来去职校学修汽车,现在开了家洗车兼小保养的店,还挺好的。
  • 全部楼层
    飞翔
    请治好病再去选择什么集体生活。
    自己有病不去选择调整自己却是卖惨让别人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对于没有采取适当措施的家长,导致严重影响他们的情况,当然不应该袒护。

    但有些背景你应该知晓:
    1、ADHA不是传染性疾病,很多疾病也不是传染性疾病,只要明显影响他人为什么不能集体生活?把残疾算广义的疾病,你要禁止他们融入集体生活?
    2、很多疾病是无药可治的。
    3、悖论: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心理疾病,融入社会本身就是一直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甚至是最重要的;对于刑满释放人员,融入社会再就业同样是一种重要手段。不给机会融入,如何能融入?
  • 美帝崩溃指日可待 爱马列爱传统,崇拜毛主席
    全部楼层
    guan_17031253711834
    这个才是正解~~ ADHD的孩子应该晚一些上学,其实跟阿斯伯格征一样都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大脑杏仁核没开完全导致的生理性疾病~~ 我小时候也有,就是表现为注意力缺陷,但我不是多动症而是阿斯伯格征(但又不是严重到智力明显迟滞的高功能自闭症那种),同样注意力缺陷我不会打其他同学,而是老师在讲课、自己大脑不知道神游去想别的什么事情去了~~ 喜欢自己跟自己玩儿~~ 观察一些校园霸凌,霸凌者普遍是ADHD,被霸凌者普遍是AS,其他普通孩子一般被称为NT~~ 这个ADHD小孩进了一个全是NT的班级,没有呆呆的AS给他欺负,他去欺负NT会被集体反击的~~ 智人脑容量不如尼安德特人,但最终能击败尼安德特人统治地球,靠的是团队合作~~😀🤣
    有价值的探讨,比无脑输出情绪的发言更突显了知识储备的差异
  • 美帝崩溃指日可待 爱马列爱传统,崇拜毛主席
    全部楼层
    拖把大叔叔
    有多动症的孩子手比较欠,也不一定是打人,就是不自觉的拍一下、摸一下、推一下,伤害性不大,但是特别烦人
    是的,就是这么回事
  • 美帝崩溃指日可待 爱马列爱传统,崇拜毛主席
    全部楼层
    contra
    悲不悲哀不是影响别人的理由,好人就该被人用枪指着?
    老这么搞,总会碰上更暴躁的老哥做掉那小崽子的,有暴力倾向又不是他家的专利,家长不管孩子的暴力倾向等于是看着小崽子找死。大家都不管,那就恢复弱肉强食,
    老哥,别激动,我只是稍微介绍一下有这么一个症状,很多人没接触过不知道。
    另外,国家也有提出融合教育的概念,出发点是让各种缺陷或者残疾儿童在普通教育环境学习,但是配套没有做好,才有类似的无助。
  • 全部楼层
    烈焰寒冰
    事发当时确实不算,事后群殴就算。超过必要性叫防卫过当,23人一起上,统一口径就能免责?
    你我皆路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不相信46个家庭没有人采取过措施,奈何。
    这样的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特殊学校。
    不免责也不是霸凌啊。总不成规定只许他打人不许人打他。
  • ChinaUs丶君无悔
    哪有什么多动症,不过是被父母宠坏了罢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还是得找他父母,需要老师跟家长好好沟通,这种情况下他家长应该是不怎么配合的。我初二的时候,班里也有这么一个桀骜不驯的同学,喜欢捉弄同学,比如他同桌被提问站起来,就在他椅子上放个水瓶…最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某一天这个学生没有来,老师联系家长,才知道这个学生在校外被社会青年打进了医院,就此退学。
    1.班级定期召开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多交流,家长之间也是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家长应该是要面子的。
    2.每次被其他家长举报,就让双方家长来学校跟老师沟通,老师要明确跟家长批评犯错的学生。
    3.屡错不改,老师应该带家长找校长面前进行评理,一般情况下校长面前也是多次不改,应该在周一升旗仪式全校通报批评的,如果还不改,那么会变为严重警告留校观察,下一步就是找家长劝退了。
    4.以上,一般情况下经历不了几个步骤,家长就没法接受这么丢面子,要严厉教育孩子的,如果无果一般也会选择退学,不然家长面子挂不住。
    5.学生其实年龄不大,根源还是家长
    初二了,应该不是这个问题了
  • 全部楼层
    Allmylove
    “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综合征”ADHD,核心症状是注意力集中困难,其次是活动过多、冲动行为、学习困难。“多动”是最容易被观察的,所以也有叫“多动症”。大概65%的人智力正常。注意力缺陷综合征具有非常明显的大脑的器质性病变特征,是非常典型的疾病,而不是教育问题。

    同样的,重度抑郁症(不含轻中度抑郁)也有大脑器质性病变特征,是疾病,不是矫情。

    大脑的器质性病变通常不可逆,也没有特效药物。
    请治好病再去选择什么集体生活。
    自己有病不去选择调整自己却是卖惨让别人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病态。
  • 全部楼层
    我华开后百花杀
    一年级,七八岁的孩子,懂得什么叫欺负吗?会有意的去欺负其他人吗?小孩子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规训的过程,同时也是孩子们学会独立的与世界对话、学习与他人相处的过程。遗憾的是,现在这些都让家长们越殂代疱了,家长们让人转学,矛盾并没有消失,只不过是转移了;同时,这46个孩子也失去了与他人和社会对话的机会,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想一想,将来进入大学,进了社会,还能继续叫家长?俗话说,小孩脸六月天说变就变,孩子们之间应该有自己的相处方式,比如说打上一架、最好再出点血,家长和学校要做的是引导和安抚,而不是越俎代庖处理问题。
    对于特殊学生,就是应该特殊教育,不论是孤独症、自闭症,还是天才或者某些专才。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把特殊人群丢在大众里面,产生不良影响或者毁坏前途。
  • 不是转学,应该去就医住院。
  • 全部楼层
    Quanta Von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莫名其妙
  • 全部楼层
    guan_15832111162635
    你家孩子打回去,但又打不过,挨了更重的揍,怎么办?继续打,不死不休?
    很遗憾,我家孩子没有小朋友敢无故寻衅。
  • 全部楼层
    娱酒
    其他孩子只能在挨打中享受权利??
    那是你的事
  • Kingsley0724
    这一个班46个孩子都是乖宝宝,就这么一个另类?这么巧那46个都是逆来顺受的?好奇如果这班里还有个很凶的孩子,被惹到立刻打回去,这个多动症孩子,还敢再打他吗?🐶
    小孩子的所谓证词,听听就好。
    小孩子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总结能力本来就极弱,因此总是习惯性夸大现实,而且常常表现出强烈的从众心理。如果一个同学被公开舆论嫌弃,那么所有同学都会说他的坏话,而且是坏话,几乎不会有例外。
    即使只是擦身而过,也会说被对方的拳风扇倒,小孩子言辞就是这么不靠谱。
    ——说这么多,只是想表达一点:观网的各位都是成年人了,不要那么容易被带节奏,特别是小孩子的节奏。
  • 无敌大花花 学生物的苦逼大花花
    如果只是多动症,可以选择留级2-3个学期,等神经系统的发育跟上了,理论上多动症也就消失了。
    毕竟吧,只有小孩有多动症,你从没听说过大人有多动症对吧?
  • 全部楼层
    我华开后百花杀
    义务教育是权利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 全部楼层
    我华开后百花杀
    义务教育是权利
    其他孩子只能在挨打中享受权利??
  • 善言无瑕
    现在教育部门有规定,公立学校不得拒收有精神病症(不处于发病期)的孩子,家长的集体请愿能大过国家的法规吗?
    善待弱势群体,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程度的一个表现,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怎么造成自己麻烦就要歧视他们,甚至要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何况精神病症和残疾人群中,天才的比例特别高。被诊断为多动症,这就是精神病症患儿。
    在你眼里2其他学生是什么,人类文明进步的代价???还是培育天才的祭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