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新剧《切尔诺贝利》的演绎与历史的现实

2019.5.18在末尾更新了我朋友的一点话。

两集看完之后,我与朋友梳理了一些编剧艺术加工后的剧情,以及它们与现实历史的差别。特别提醒下,个别平常精于转图转播,且不会俄语查证的红V就不要再说什么不能定性了,实际上这剧还真就是细节“定成败”。我们且来看Wiki所说的电视剧主创奔着塑造欧洲拯救英雄而来到底是个什么套路。

500

1. 瓦里西.阿列克耶维奇.列加索夫(Легасов.В.А)1988年的自杀事件。录音在短剧第一集一开头就登场,列加索夫发表了涉及贾特洛夫(Дятлов,字幕组译为迪亚洛夫)的类政Z性声讨。实际上列加索夫本人在5卷磁带中多是谈及其参与的事故处理过程、高层决策,还有RMBK和VVER反应堆的技术问题等,没有涉及审判、监狱,以及贾特洛夫的名字。不过列加索夫在磁带中提及了一些官方层面没有谈到的东西,历史上他被戈尔巴乔夫排挤也是事实,有兴趣的可自行查阅根据5卷磁带录音整理出的文本:http://www.pseudology.org/razbory/Legasov/00.htm

500

500

2. 最早参与救灾的军事化消防队并非完全没有防护措施。参与灭火的防煤气烟雾勤务分队(Звено газодымозащитной службы)实际上一开始佩戴了КИП-5防毒面具,但碍于事故现场的高温,消防队员很快将防毒面具脱下。不过消防队员们也确实没有身着防化服进行作业。

500

500

3. 辐射的测定和知晓。按剧中人物的说法,由于1000伦琴的辐射计坏掉,他们找到军事化消防队要了一个200伦琴的仪器来测量……而实际上,军事化消防队于1点23分出发到事故地不久,即2点左右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辐射存在,因为一些队员出现了虚弱、呕吐和“核黝黑”的症状。因为携带的两部1000伦琴/每小时的仪器一部发生故障,另一部出现阻塞,队员们测量得并不顺利,直到接近3点30分才测得高辐射量的存在。至于那个“3.6伦琴梗”的出处实在是无法得到确认。碍于此前不清楚厂房及厂房周围的确切辐射等级,加之不清楚反应堆内部的情况,消防队员认为反应堆仍然完好,只须进行冷却作业。广为流传的“消防队全灭说”也不属实,出现症状的消防队员在电厂医疗点接受了医疗处理,然后被转移到了第126医疗所;4月27日由于医疗所中的辐射背景显著提高,医务人员将消防员衣服扔进地下室(剧里面有一定体现),当天则有28个重症者被飞机送往莫斯科第6放射学医院接受治疗;消防车司机则基本上没有受到辐射伤害。

500

4. 要命的侦察飞机。剧中的侦察飞行是为了塑造谢尔比纳以及列加索夫的角色性格,且剧情设定是飞行员对侦察飞行的危险性毫不知情。事实上对反应堆的穿云检验飞行并不是军方临时起意。这次飞行由当时的基辅军区空军参谋长,空军少将尼古拉.季莫费耶维奇.安托什金(Никола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Антошкин)亲自组织驾驶飞机完成,他本人也因此遭受大剂量辐射(幸运地活了下来),并且在事故后的头十天中连续指挥空中作业,因此也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第11552号)。

500

500

500

5. 直升机撞塔吊。该剧对日期的变更不必多说,变到了1986年4月;摔飞机的原因被归结为飞得距烟团太近,似乎飞行员缺乏经验还有些鲁莽。可是现实中的这一事件发生在1986年10月2日,一架米-8直升机撞上了塔吊坠毁,事故原因据推测是连续高强度的作业疲劳或辐射的影响,与“飞得距烟团太近”没关系。

500

6. 再提个问题——剧中那个相当于40颗、48颗原子弹的辐射量是怎么计算来的?RMBK反应堆装载的是192吨低浓缩铀(丰度1.8%,后续型号丰度有增至3%)。而一般而言,丰度大于90%的浓缩铀才是高浓缩铀,才被用到核武器上。

500

7. 最后,我们还是把苏联-阿富汗战争老兵克耶穆尔(Т. М. Кецмур)1993年12月在白俄罗斯明斯克法庭上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控诉贴上来:“阿列克谢耶维奇现在正写着切尔诺贝利的书,这将不比泼在我们身上的污秽物更干净。她夺去了我们所有阿富汗一代的精神生活,得出结论——我们(苏阿战争老兵)是机器人。”以上内容出自1993年12月明斯克中央区法庭的记录,在这次诉讼中法庭认为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谎(篡改受访者的话)并对阿列克谢耶维奇罚款(给予耶穆尔1320卢布):http://ross-bel.ru/about/news_post/kak-svetlana-aleksiyevich-lzhet-v-svoikh-knigakh-svidetelstva-i-dokumenty-suda

500

看完了两集就是那么一个感觉——淡化——该有的那些小人物英雄们被淡化成了背景板,作为NPC“被”消失“被”替换掉。于是,“故事”就只剩下编剧们在制作访谈中想表达的东西,塑造了一个极度悲情的、政Z化的、集主要功劳于一身的列加索夫,虽然他确实功劳大有悲情,又因为敢做刚当说了些别人不敢说的话而被排挤最终自杀,但现实里是不是剧中描述那般,相信看到这里我们应该都明白了。

不知道仍然健在且活跃在俄罗斯政坛的安托什金看到这一二集里HBO的张冠李戴会作何感想。苏联是死人,可自己还是活人啊,当然了,人家也许不在乎HBO什么的。

500

上面那张黑白是他当年着苏联军装,这张是俄罗斯时期的。

“十八年前,《兄弟连》在美国播出,两年多以后被央视引进,在中国也成为经典。通过这部电视剧,我第一次知道多视角的严肃历史还能这么拍,不由地佩服:可以只说历史的光明面或者阴暗面,也可以混合着说,人物为了立体也可以艺术化;但绝对不会对推动剧情发展的历史细节做逻辑性的修改,哪怕为此牺牲剧情的连贯性。这样的严格要求在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落实得更明显,哪怕导致其剧情过于跳跃,仍不妨碍它成为经典。”

“遗憾的是,最近的新剧《切尔诺贝利》似乎忘记了前辈们赖以生存的信条——在无知之幕后的公平选择,变成了因缺乏理性而肆意建构的遮羞布。我很少谈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由于这样的人祸往往隐藏着比天灾更多的历史细节,谈得越多,模糊的论证就越多,就越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桎梏中。所以这次我们只提供少许当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救援的历史细节——全部来自于第一手资料,而不是来自于某本自我感觉良好的“悲鸣”。至于信不信,就全靠聪明的读者们判断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