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 ——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时至今日,世界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展示人类文明的国际盛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

1851 年5 月1 日这一天,伦敦海德公园人声鼎沸,乐声阵阵, 公园内一座晶莹剔透的“水晶宫”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尽显雄伟, 所有的英国人都为其感到无比荣耀与自豪。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正在前往公园的路上,他们将赴一场规模空前的聚会——伦敦万国博览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国际博览会,也是英国进一步确立工业强国地位的机会。

500

在“水晶宫”举办的万国博览会

由于博览会是在被称为“水晶宫”的展览馆中举行,因此又被称为“水晶宫世界博览会”。作为东道主的英国是当时世界工业革命的领导者,这次博览会俨然成为其工业革命成果的大检阅,“日不落帝国” 在自己搭建的国际舞台上技冠群雄,出尽风头。

在当时,英国仅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0.2%,人口也只有1000 多万。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能够成功举办国际性博览会,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工业实力是密不可分的。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 世纪中叶, 19 世纪40 年代,英国开始机械化生产模式,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9 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主要工业指标在世界上遥遥领先:重工业方面,1850 年,英国生产世界上40% 的机器、2/3 的煤;生铁产量早在1848 年就超过了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轻工业方面,英国纺织业迅速发展,几乎消耗了全球棉产量的一半。交通运输业方面,铁路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形成了密布全国的铁路网;轮船制造业迅速发展,垄断了国际航运。对外贸易方面,贸易量独占世界商业的1/5,制成品贸易的2/5。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 年)中期,英国国民生产总值高达5.23 亿英镑。作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英国取得世界工业霸主的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是由阿尔伯特亲王发起并亲自组织的。阿尔伯特亲王是德国人,1840 年与维多利亚女王结婚。起初,出于对德国人的敌视,英国议会反对他担任任何政治职务,甚至将其年金从传统的五万英镑降低到三万英镑。但阿尔伯特亲王是一位具有自由主义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人,他关注社会进步,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对科学和艺术在工业中的应用特别感兴趣。

500

阿尔伯特亲王

早在1851 年之前,英国就曾有过多次举办工业产品博览会的经验,但都仅限于国内。阿尔伯特亲王认为“艺术和工业创作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所以提出“博览会必须是国际性的, 必须包含国外产品”的设想。他的想法得到维多利亚女王的大力支持, 女王首创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其他国家来参加博览会的方式。法国总统第一个对举办博览会的提议表示接受,其他欧洲国家也相继响应。正是在英国强大的号召力之下,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源源不断地抵达伦敦。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吸引了25 个国家及15 个英国殖民地参展, 展品分为四类,共十多万件。

举办万国博览会起初在英国国内引发很多争议。一些保守派人士担心大量的游客聚集可能会导致社会混乱,甚至革命暴动;一些人则反对在海德公园建造展览馆,他们担心会对公园的环境和树木造成无可挽回的破坏。此外,由于时间紧张,资金困难也成为博览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1850 年1 月,英国政府专门为博览会建立皇家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阿尔伯特亲王主持,成员包括一部分活跃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杰出人士。委员会的工作重心就是宣传博览会的主旨和计划, 筹集展会资金,寻找参展商和展品,以达到教育大众的目的。英国政府通过演说、发放传单、举办宴会和个人呼吁等方式,宣扬举办博览会对国家荣誉和地方名声的重要意义。大众的积极性和热情被调动起来,博览会的捐助情况也有所改观: 铁路承造商萨穆尔·皮托捐赠5000 英镑,女王和王储各捐赠1500 英镑, 随后,更多的资金开始注入,其中不乏来自普通民众的积蓄。

就在委员会为博览会展馆的设计和建造问题一筹莫展时,约瑟夫·帕克斯顿别具匠心的“水晶宫”方案脱颖而出,获得了公众和建筑委员会的好评和认可,展馆的设计和建造问题随之解决。帕克斯顿出身农家,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由于勤奋和好学,他从一名园丁成长为享有盛名的设计师。帕克斯顿设计的“水晶宫”, 是受王莲叶子背面呈环形纵横交错脉络的启发,展馆设计用铁栏和木制拱肋为结构,用玻璃作为墙面,通体透明。“水晶宫”从奠基到竣工仅用了9 个月的时间,建成后一鸣惊人,令人叹为观止。其全长563 米,宽138 米,高33 米,建筑面积约9.2 万平方米;只用铁、木头、玻璃三种材料,各面只显示铁架和玻璃,没有多余的装饰,总共使用了超过4500 吨的钢材、30 万块玻璃和1.7 万立方米的木材。建成后的“水晶宫”成为无与伦比的建筑奇迹,而其背后展示的正是英国强大的工业力量。

500

万国博览会会场外景

“水晶宫”以中间的拱形为分界,东部属于外国展品区,西部为英国及其殖民地展区。博览会展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 如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机床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等。“水晶宫”的西北角埋有动力设备,使得许多展览的机器都处于运行状态,参观者可以直接目睹机器生产的过程。此外,博览会还展出了很多工艺美术设计品,比如美妙绝伦的金银器、繁花似锦的缎带、镶满珍珠的首饰盒……博览会的外国展区也是绚丽多彩、魅力十足:印度展区的大金刚钻石(重达186 克拉) 和大象标本、中国展区的瓷器和刺绣屏风、土耳其展区的打猎武器和骆驼背鞍、美国展区的缝纫机和高效收割机……美轮美奂的“水晶宫” 内无处不新奇,参观者沉迷其中,感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辉煌奇迹。

500

“水晶宫”设计图纸

英国女王也对中国政府发出盛情邀请,但清政府对此不加重视, 没有正式组团前往,英国政府退而求其次邀请中国商人出席。中国展区位于“水晶宫”侧廊的南面,整个展区面积不大,展品大多是英国贸易委员会收集来的,包括上海荣记行的丝绸样品、景德镇制瓷原料、植物蜡、绣花屏风、珍珠和象牙雕刻、青铜器、鼻烟壶、茶叶、翡翠制品等。在万国博览会开幕式的油画中,一位身穿清朝官服的中国人格外显眼,他站在画面前方靠左的显著位置。据考证,这名中国人是当时停泊在泰晤士河畔的中国船“耆英号”上的广东人,名叫希生,人称“希生广东老爷”。“耆英号”1848 年3 月抵达伦敦,船上有不少中国的工艺品,曾吸引了英国女王和狄更斯等名人前去参观,万国博览会开幕当天,希生也被邀请出席。将中国人放在油画的突出位置,目的是凸显中国的参与,画外之意是说万国博览会竟然吸引了不热衷于国际交流的东方之国——中国的参与,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伦敦万国博览会向全世界宣告英国进入了工业时代,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这一天仿佛成为英国人的一次节日盛会,各个阶层的民众都兴奋激动,维多利亚女王也受到感染,她在开幕式当晚的日记里写道:“今天是我们生活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令我自豪又喜悦的是,我心爱的阿尔伯特与这一天永远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天令我心中充满感激之情……海德公园里人山人海,前所未有。出发时, 天空微微下着细雨。当我们到达‘水晶宫’前,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个宏伟的建筑物里面布满了各种展品和装饰物,多么神奇,多么荣耀。每一个人都热爱这一切。欢呼声,每张脸上洋溢的笑容,还有我的丈夫, 这个和平节日的创造者,将来自天涯海角的艺术和工业品联合起来。” 此后,维多利亚女王多次带着孩子流连“水晶宫”,认真观赏展品。

500

“水晶宫”内景

在伦敦万国博览会160 天的展期中,前来参观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社会名流以及观光者,多达630 多万人次,这相当于当时英国人口的1/3。这样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博览会带来的收益相当可观,净赚18.6 万英镑,这笔款项后来被用于成立博物馆和设立科学艺术奖励基金。1851 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取得巨大成功后,其他国家纷纷开始效仿,争做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国,国际上由此掀起了举办国际博览会的热潮。

阿尔伯特亲王将1851 年伦敦博览会上升为国际性博览会,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虽然博览会的初衷是炫耀英国的工业成就,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次博览会打破了各国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标志着西方世界进入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新时代, 工业时代的技术交流、文明成果的展示、新生活理念的交流都成为国际舞台上新的交流形式。时至今日,世界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展示人类文明的国际盛会,见证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智慧。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